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娥的"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史源学的角度,剖析了东汉曹娥孝行并不符合<孝经>本义,推导出曹娥"孝行"为民间理解,非汉儒所推崇的孝道.曹娥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化,更模糊了史实本源,足证曹娥"孝行"确有正本清源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对礼义文化的品味必须置身于特定的历史视域,同时又要超越这一视域,形成了现实与历史之间互动循环的对话,从而才能找到了文化传承的根源和中国古代文明相对于现代西方文明没落的原因."古代中国人在整个自然界寻求秩序与和谐,并将此视为一切人类关系的理想."这是古代中国礼法文化的精髓所在.从先秦延续到清代儒家学说莫衷一是,然而有一个共识,即"义礼"伦常道德观念.今天,打破或重构古文化价值体系是法治建设的需要所在,但是我们要变革的更多的不是制度上的,而是文化观念上的.  相似文献   

3.
在上博简<诗论>中,孔子两次称赞<宛丘>,而古人却多视其淫荡之诗.<宛丘>一诗所写的主人公是一位巫女,一位男子为她迭宕起伏、婀娜多姿的舞蹈所倾倒,与之相爱生情,但迫于客观条件,两人无法结合为婚姻,这一对男女不得不采取冷静态度,谓"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孔子称赞这种做法.孔子之所以"善之",是由其情爱观所决定的.依照儒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情爱观,孔子既赞赏巫女对于爱情的执着,又称赞他们止乎礼义的做法.诗中巫女爱情受挫的重要原因应当在于巫觋的社会地位在周代呈下降趋势和巫女不嫁的社会习俗.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西方现代性的反思,以征服与改造自然为核心的发展观念已逐渐为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所替代,强调"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思想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视。儒家的爱物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根据,从伦理学的角度而言,其内含实用、本体和德性三个向度。它立于日用伦常,推于万物一体,终于成己成物;它不同于注重"权利诉求"的应用伦理学,是一种追求德性完善的本体伦理学,是现代生态伦理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5.
都市的发展为女性突破传统"菲勒斯中心"权力话语提供了可能.女性从此乘着都市化进程社会转型的文化思潮,进行突围表演,这类形象在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中得到生动的反映.因其迥异于传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范式的女性,我们称之为都市"巫女".因为巫女对于男性来说既是一种吸引,也带来恐惧.长期的文化积淀,巫女形象在男作家的书写中屡被成功放逐.而在女作家的视点下,因女性意识的生发,巫女形象成为表现女性精神突围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从当前的情形看,儒家伦理的"普世化"面临着诸多资源上的难题.儒家伦理在当代的复兴是儒家伦理的传统文化本性和中华民族在全球化时代的生存需要决定的.只有通过理性地思考和冷静地分析儒家伦理文化的现实生存状态,尤其对儒家伦理在全球化时代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不失客观的再评价,才能为探索儒家伦理复兴之路提供一个较为可靠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论先秦时期"不朽观"的嬗变及其在思想史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的不朽观念产生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其内涵也是在不断地发展演变的,尤其在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变化尤为显著,最终形成了几种不同的不朽观念.家族不朽是不朽观念的世俗化,三不朽观念的提出是对不朽观念的升华,追求个体不朽是不朽观念的一种异化.在这几种不朽观念中,家族不朽和价值不朽经由儒家学派的继承和发扬,构成了中国社会观念的"小传统"和"大传统",成为中国几千年的主流不朽观念;个体不朽的观念经由道家学派的努力成为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和谐"逐渐成了一个流行的政治词汇.很显然,这"和谐"一词,源出于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中"和"的观念.对一个熟习的观念,我们常常不易了解其真实的义涵;或者也可以说,熟悉和常常挂在嘴边,反倒更易使一个观念的思想内涵隐而不彰.因此,探讨儒学"和"这一观念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似乎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怪奇"诗风是唐诗风格中重要的一系,其形成与道教的影响有关.中唐诗坛表现出的尚"怪奇"倾向与儒家传统的诗教观念相异,而与此时期崇道的文化氛围紧密相联.中唐道教文化中鬼神观念的凸现不仅为文人提供了创作素材,而且对一些诗人的世界观、心理状态及其诗风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道教"齐物"与"颠倒"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诗人"以丑为美"的审美倾向.道教语言植入诗歌是中唐诗风"怪奇"的又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伦理型的社会.早在先秦时候.古人就注意到了人伦问题的重要性.后来儒家提出了"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的五伦观念,对人伦问题进行了完整的论述.受儒家影响,墨家也形成了自己的伦理观.墨家伦理现有自己的特色,墨家在五伦中首重"朋友"一伦,而"君臣、父子"等则排在"朋友"之后.墨家学派的一些重要理念,如"尚贤"、"兼爱"等为人所熟知,而这些理念背后则由墨家的"朋友"伦理观支撑.这一伦理观还体现在墨家学派团体的组织和政治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