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族藏族人口约460万,主要分布在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这里名山大川纵横排列,长江,黄河发源于此。藏族自称“博巴”。历史上人们曾对藏族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唐宋称“吐蕃”,元代称“吐蕃”,“西蕃”,明代称“西蕃”,清初称“图伯特”、“唐古特”等。...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于藏族情歌所蕴含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信仰习俗、审美观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认为藏族情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它进行广泛、细致的研究 ,有利于我们对藏族民俗民风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如果缺少了一些独特的饮食,中国的许多传统佳节也就不成其为佳节了———至少,会少了许多乐趣和许多回味。就象月饼之于中秋或者粽子之于端午一样,没有了月饼和粽子,中秋还能叫中秋,端午还能算端午吗?而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有些节庆活动完全就是对本民族饮食文化的一种展示和演绎。通过端详这样的展示和演绎,我们或许可以触摸到蕴藏在饮食文化中的一个民族最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藏族是一个歌舞的民族,几乎人人能歌能舞,不但在喜庆集会时歌舞,就是在日常生产活动中也要歌舞,借以增强劳动的节拍和减轻疲劳。这些,早已为大家略知或熟知了。然而,藏族中也有曲艺,并且还获得过文化部创作、演出一等奖,却是很少有人知道了。其实,藏族的曲艺是很丰富的,它历史悠久,流传很广,象汉族曲艺一样,是群众自己创作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财富。在这里,介绍几种给大家。 相似文献
5.
百根柳条能扎笤帚, 五个手指能攥拳头。一根毛线织不成毡, 一棵松树成不了林。独木盖不成房屋, 一人成不了社会。石头虽小垒成山, 羊毛虽细织成毡。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到藏胞家作客,热情的主人会首先捧给你一碗滚烫喷香的酥油茶。制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放在壶中煮熬、过滤,乘热将茶汤倒入特制的桶内,放入盐巴、酥油,然后用一根木棍在桶里上下捣动,使之融合而成。有的地区还放入花生米、核桃仁、芝麻等。藏胞一般是随做随喝,客人上门总要以此茶相待。喝时一手端碗、另一手二指托底,边喝边加,直到告辞时,才可一口而尽。 相似文献
7.
美丽的甘南草原上,无论是市镇的街头巷尾,或村落向阳的场地,或牛羊觅食的草坡下,会看到一对或几对,甚至十几,几十个男女老少兴致勃勃地围在一起,在为别具风格的藏族棋艺助兴。下面介绍几种棋艺: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藏族文学传统诸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代诗歌、历史散文和传记文学为藏族古典小说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养分,它们两者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根据保存下来的藏族历史书籍来看,明永乐以前,藏族地区是没有印刷工艺的。在元帝武宗海山年代,卫巴洛赛向·秋益西和菊登·日比热赤二人把西藏所有的甘珠尔和丹珠尔编纂起来,这便是第四次把藏区的这两部编纂成套,从而初步形成了甘珠尔和丹珠尔的完整的原文。在错普寺庙,在萨迦、阿巴、康区、蒙古等地区以及内地广泛流传的全都是手抄本。虽然早在松赞干布时期,藏族就已有能工巧匠随心所欲地在木壁或石壁上雕刻树 相似文献
10.
糌粑酥油茶 糌粑,藏语的意思为青稞炒面;酥油,是用牦牛乳提炼而成。酥油茶,则是藏族人民每天不可缺少的饮料。《中甸县志稿》中这样记载:藏胞一见酥油茶,“其胸中已有悦乐,若一入口,则其辛苦忧郁恐怖疑惑完全冰解,如饮甘露焉。”由此可见酥油茶与高原藏胞的生活关系是何等密切。糌粑和酥油茶是藏族的两道名食,因食用配套,故往往连在一起。糌粑酥油茶的制法:制糌粑:青稞炒香熟后磨成面,再与酥油茶汁拌和捏成团。制酥油:用牦牛乳除去奶渣,使油脂凝固成饼状。打酥油茶:取特制酥油筒,先放焙香成泥的核桃、芝麻、麻籽和酥油、… 相似文献
11.
(一) 收藏在我国敦煌千佛洞中的古藏文文献中,有份七至九世纪吐蕃时期的卜辞手卷。这份卜辞手卷首尾均已残缺,保持比较完整的仅有三十首。每首卜辞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诗歌体的卜辞正文;第二部分是散文体的有关这首卜辞应验什么的解说。 相似文献
12.
从古至今,藏族民众在喜庆的集会上祝颂,在生和死的仪式上祝颂,在出征打仗时祝颂,在凯旋归来时祝颂……祝赞词广泛地存在于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中创造的富有高原特色的精神财富。藏族祝赞词与藏民族信仰、民俗、仪式、节日等关系密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藏族祝赞词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简捷。祝赞词的吟诵表达了藏族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心愿:希望生活幸福美满,万事吉祥。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二届全运会的标枪及格赛中,十八岁的藏族标枪运动员周毛加,把标枪投掷到了四十四米四一,一下子把自己保持的一九六四年全国少年田径赛标枪冠军的记录提高了九米多。当人们热烈向她祝贺时,她谦虚地说:“没有党的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我哪能有今天呢?” 相似文献
14.
藏族人民对服饰的审美是朴素的,也是根据地域而有区别的,所以“村村不一样,寨寨有差异”。一般来说,牧区人较富,穿着打扮华丽、繁杂,而农区人收入低,再加上干农活的需要,服装多轻便、少花色。而且安多、康巴、卫藏三大方言区的服装与饰品又有很大的区别。但总的来说,藏族服装基本样式为传统长袍,分冬、夏装和常服、礼服数种。这些服装的主要制作材 相似文献
15.
一、导论很多世纪以来,佛教深深地植根于藏族的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有数以方计的藏族僧侣和大德喇嘛根据佛陀、菩萨和功德成就者的教义进行修持,而且还著有涉及佛教各个侧面的大量的文献。甚至佛教教法也渗透到了藏族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为藏人的整个生活定下基调。佛教,作为一种居统治地位的因素,藏族的生活、历史、文化及其文献著作也无疑会受到它的影响。更有甚者,公元七世纪由于佛教文献的大量翻译使 相似文献
16.
藏族姓名探微旦正加藏族姓名文化是藏族博大精深文化的重要内容。研究藏族姓名文化现象,探求其一般及特殊规律,并加以总结、概括,使更多的人对其有所了解,从而加深对藏民族的认识,显然是有益的。一、藏族的姓藏族自远古就有姓。许多藏、汉文史料中不乏“四大氏族”(... 相似文献
17.
研究藏族社会学,没有任何比分析藏族女性更适宜的出发点。当我们着手研究藏族社会的基本状况时,应该首先考虑藏族女性的服饰、优先行为、劳动分工,进而考虑其经济义务,自主权、愿望以及行为目的等性别特征。1981年,埃里诺·里夸格提出,“对待女性参与社会以及观察她们如何生产食品、看管孩子是与民族学的要求相符的。”在此之前,历史学家户列纳尔也提出,“我们的任务不是为了简单地补充历史或编写具有一定价值的女性编年史,而是通过我们的思维模式和基本推测去调查和质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研究女性的工作扩展到整个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8.
藏族的茶文化,在祖国的茶文化体系中独具特色。它是由茶叶本身与祖国内地直接的渊源关系,历史上经久不衰的以茶叶为中心的经济交往,以及茶叶在藏族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功用所共同构成的。 (一) 据民间传说,茶叶未传入藏区以前(大约公元3~4世纪),藏族的先民已开始饮用 相似文献
19.
将酥油和沱茶、食盐,掺入研细的花生米、核桃仁、芝麻仁等等,放入高约一公尺、直径五六寸的木桶里,冲进开水,然后用顶端镶着圆板的木杆在桶里上下搅动,使之融合而成。此茶滚烫喷香,浓郁的茶味被酥油香和食盐的咸味中和,清醇润口,爽身怡神,还是待客的必要饮料。 相似文献
20.
一藏族饮茶历史简介 (一)茶在吐蕃王朝前后的发展茶是人类的最佳饮料之一,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种植茶树,流行喝茶的国家就更多了。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发现并饮茶最早的国家.茶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相传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开始饮茶了。生息在占我国土地六分之一的青藏高原上以藏族为主体,包括门巴族、土族、蒙族、祁连山北麓的裕固族、珞巴族等各族人民,早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据有文字记载,藏族的茶史已有1500年左右.藏族民间传说,在公元纪年以后,吐蕃居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