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晨燕 《中南论坛》2010,5(2):116-117
本文通过对非物质社会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当代设计影响的探讨,强调以人为本与人性化设计的设计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以人为本"这个时代主题出发,就"以人为本"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办学中坚持"以教师人才为本"和在育人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人机学又被称为“劳动学”(主要研究人—机关系 ) ,185 7年起源于波兰。后来人机学分两大流派 :以人为本的人机学强调“机器适应人”、劳动保护、减少职业病 ;以机器为本的人机学强调“机器效率”。  相似文献   

4.
设计事理学与非物质设计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物”的设计上升到规律性的研究时,发现问题,分析、归纳、判断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成为了“事”的设计,就是设计的方法论的研究。事理学认为设计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事”。“事”中可以看到“物”存在合理的关系脉络。“非物质设计”认为“物质”与“非物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设计将经历一种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的过程。通过设计事理学与非物质设计的比较分析,提高我们对设计方法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践行以人为本的实践表明,不能脱离人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外在的客观规律抽象地谈以人为本,尊重规律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前提和基础,探讨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不仅涉及到指导思想问题,也涉及到发展方式问题,尤其是涉及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创新探索问题,更涉及到实践中的理论到位问题.因此,从人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外在的客观规律看,以人为本必须明确“以什么人为本”和“以人的什么为本”.而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以人为本要以“个体的人”、“延续的人”和内在需求的人为本,这才是符合客观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的.所以,以人为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实现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这样才能实现科学发展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展中的人本思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存在着"物本"和"人本"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以物为本"偏重物的产出及物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以人为本"则突出强调人的发展和人的基础作用。"以人为本"的发展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同人的全面发展同步进行的发展,是确保所有人而不只是部分人的发展,是重视并依靠人的因素而不是偏重于物的因素的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应坚持以学生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首先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生应成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参与者,承担起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重角色。学生参与管理,既能给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带来新的理念、变化和成效,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三十多年来,我们在发展中所遇到的诸多难题,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往改革在某些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因此,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完善改革,倡导一种科学的改革观。科学改革观的鲜明标志,就是要实现改革实践在价值取向上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9.
文章考察了现代教育教学关系这样一个涉及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原点性问题,动态地剖析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和“以自由为本”三个命题的内在肌理和逻辑层面,以此把握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价值本质,设定教育教学关系中双重主客体机制,从目的性角度认识和把握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构建创造性人才培育的终极趋向。依据动态的逻辑演进,又进一步推论出“以新型教育教学关系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0.
物质设计和非物质设计是现代社会里的两种设计观。人类的物质和非物质生产是相辅相成,一起发展的,非物质设计给人文的启示是思想上的革故鼎新,它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对今天乃至未来都会产生直接的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设计及其设计方法是后工业社会所独有的设计现象,依托数字化技术的设计及其设计产品、设计方法显然归属于一种随着时代和科技发展而产生的新兴门类。非线性图形由科学可视化技术催生,属于典型的非物质设计范畴。文章研究目的与意义在于丰富非物质设计理论,结合非线性图形探讨其非物质设计方法,努力拓宽设计领域,形成新的设计理念。同时,为非线性图形在图形及纺织设计的应用中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非物质社会的来临,信息的普及标志着社会的需求方式已经从“硬件需求”转变为“软件需求”,促使人们对非物质社会的思考与探讨与日俱增。设计观念和背景都发生了转变,设计走向“艺术与科学的边缘”。非物质社会设计更加注重“非物”的客观性和重要性,以设计终端的需求为己任,产生新的设计标准和设计特点。非物质社会设计本身呈现出设计伊始的多目的化与普遍化,设计过程的虚拟化与灵活化,设计理念的人性化,设计功能的超级化,设计形式的艺术化,设计消费的多样化以及设计保障的服务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信息社会的发展变化促使情感因素越来越成为设计的主要方面,对于同是信息社会产物的非物质设计与产品符号学,二者之间的"情感"共性是毋庸置疑的;同时,文化、符号、情感、非物质这几个概念之间的难分彼此、互生共存性,也使得二者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方法上,都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合作博弈、集体理性与城市交通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基于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提出了多方博弈中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行为的选择上,在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方面应当高度重视给予合作博弈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关系.在城市交通运输方面,通过交通规划和城市交通政策使个体行为集合而成的集体行动应当趋向公共交通,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5.
值得重视的城市蔓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了目前中国城市化过程值得重视的现象城市蔓延。认为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无序建设、大学建设由城市中心向郊区的扩张等乃是城市蔓延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城市蔓延带来的环境问题,指出城市蔓延将导致城市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湿地资源的浪费,是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提出了解决城市蔓延问题的相应对策:城市管理者应该转变观念,关注发达国家城市发展过程中提出的“精明增长”和“紧凑型城市”的理论;注意城市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并加强城市的环境管理等。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两重属性,包含作为文化多样性的表征和作为认同政治的文化标识。文章重点分析了基于文化多样性的非物质文化分类保护策略,并讨论了基于认同政治的保护困境。文章认为,在从事遗产保护与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以上两重属性,在不同的情境中采用不同的话语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论无形财产权理论及立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形财产权制度的产生远远落后于有形财产权,但其发展迅速,内容常常更迭,各国立法者一直在为构建完善的无形资产权体系而不懈地努力着。我国的无形财产权发展也与其他国家类似。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地制定民法典,鉴于无形财产权的性质及其作用,我国在维持现有民法体系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建立一个范围大干知识产权的无形财产权法律制度是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古典经济学家从社会财富的角度关注到非物质商品,现代西方经济学则更关注服务形态的非物质商品,马克思将非物质产品引入了商品领域,但未做深入分析.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非物质商品生产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我国部分学者从非物质商品的客观实在性、生产与消费、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等多视角对非物质商品进行了初步研究.非物质商品生产迅速发展的趋势,要求我们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商品的研究,从物质商品扩展到非物质商品.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与困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两重属性,包含作为文化多样性的表征和作为认同政治的文化标识.文章重点分析了基于文化多样性的非物质文化分类保护策略,并讨论了基于认同政治的保护困境.文章认为,在从事遗产保护与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以上两重属性,在不同的情境中采用不同的话语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论述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趋势及相应而来的城市住宅问题 ,探讨 :1.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2 .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3 .城市住宅的发展方向及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