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如树     
假如可以选择生命,那么我愿做一棵树。当大地上传唱着雪的白色恋歌时,我会在冰雪下欠伸,静静倾听生命的种子萌发的声音。而当烟雾在晨光中飘散,当春天已描画出了花的颜色时,  相似文献   

2.
《太平经》中的《起土诀》篇可谓中国最早的大地伦理学。它不但彰显了道教"有机思维"模式,凸显了古人敬畏生命、感恩生命的意识,而且还以各种禁忌和承负说的威慑机制唤起人们对大地的感恩之心,最大限度地规避了人们对大地的伤害。在自然环境不尽人意的今天,经典中的环保理念无疑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主持语:人类文明中"女性"与"花"之间存在某种天然的暖味关系,"花"是她们传递内心世界和情感的媒介。在"花"中她们注入了自己的情爱,进而"花"成为了生命延续、繁衍的象征之物。女性艺术家们从第一人称的视角出发映射出作为女性的职责、社会心理、以及生命的反思,并为之寻找源于生命体验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命诗学视角的观照,蒋三立的诗歌具有独特的价值,其蕴含了"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居住在此大地上"的生命价值的思考,是诗人对其所熟知世界的心灵镜像的外化,是诗人用独语与禅思的方式对生命的内蕴的诗意言说。  相似文献   

5.
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提出伦理演化从人类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向自然环境延伸,其依据"大地共同体"的客观事实推理整体主义生态伦理的逻辑遭到源自于"自然主义谬论"的批判。海德格尔批判传统哲学对"是"的追问,在存在论中阐发大地作为此在在世的终极境域具有世界性,先行领会存在意义的大地具有语言性,在天地神人四重整体世界的构造中被给予可见性。亨利提出优先性的生命显现模式,其中大地之自行运动唤起生命之自行触发的悲惋之情,以恻隐-与共(pathos-with)之方式与诸生灵构成生命共同体,大地在不可见的自行运动显现自身。  相似文献   

6.
生命     
天地之间有许多鲜活的生命,生命总是不间断地在产生,繁衍,也在不间断地死亡,这就是生命永不消失的缘由,大地总是生机勃勃的根据。当一棵小草破土而出时,是充满活力的,她  相似文献   

7.
生命     
天地之间有许多鲜活的生命,生命总是不间断地在产生,繁衍,也在不间断地死亡,这就是生命永不消失的缘由,大地总是生机勃勃的根据。当一棵小草破土而出时,是充满活力的,她像一个不卑不亢的勇士正向世人展示她的活力,使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气息。小草的生命延续率是最高的,受到人们无  相似文献   

8.
露珠     
露珠的生命虽然短暂,它的灵魂却最纯美,正是这种缘故,绿叶最喜欢它,花蕾最喜欢它。怎样来评述露珠的生命意义?叶那么翠,花那么美,不就是露珠用自己的灵魂滋润了它们  相似文献   

9.
吉安民间灯彩艺术是吉安大地上盛开的民间艺术之花,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血脉承袭了农耕文明的基因。其原生文化情结在农耕文明的浇铸下,折射出生殖崇拜、和谐生存、韧性抗争等极富农耕文明特质的生命旨趣。  相似文献   

10.
林白<万物花开>与毕淑敏<女工>虽然题材类似,但却呈现了巨大的美感差异.<万物花开>是表现自我的,是生命自我的自由体验,"万物花开"是物我合一的生命自由象征.林白是生命型作家;<女工>工是表现"她们"的,是对底层不幸的现实书写,是理性自我的普遍性伦理关怀,毕淑敏是理性型作家.她们的心理习惯分属于生命的与理性的两种不同的价值世界之中,她们各自依据自己的心理习惯呈现自己的文学风格.各自具有自己的文学价值和精神价值.把这两部作品并置起来.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这两部作品和这两位作家.  相似文献   

11.
自然能模型--人与自然和谐的数理证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自然在亿万年演变过程中,造化了大地、高山、江河、火、风、花、草、树、虫类、鱼类、兽畜类、人类等诸物、诸生命。诸物、诸生命孕生成长灭亡由一支"看不见的手"———自然能竖衡素平衡素调控着。中华先民对这支"看不见的手"进行了深沉的哲学思考。沿着古圣先哲探究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论说,叩问自然能竖衡素平衡素造化杂交分类传生万物万命人类的生存智慧信息,不难发现:诸生命同母,诸物同宗,诸物、诸生命同脉,天地同根,宇宙一体,自然一统;阴阳喻天地诸物、诸生命同脉,五行喻天地诸物、诸生命同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喻天地诸物、诸生命同根,阳声阴音喻天地诸物、诸生命同场。给出载荷传递自然能数字音气声波信息机制,探索自然能模型竖衡平衡人体动植物效应,证译现代人与自然和谐的数理模式,汲取大自然的生存和发展智慧,走出当下的发展陷阱,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冬季小语     
假如春天是大地的再生,那么凋零的冬季不正是一种孕育吗?时序更迭,四季循环,极像一个生命的历程,由明媚清纯的春进入热情、活力迸放而理想高燃的夏季,然后自盛放的夏转入成熟的秋;由怡美成熟的秋进入沉思的冬季。那凛冽的冬季,极像走完人生的一个历程,正期待另一次新的超越,正企望另一次新的突破,再展开另一种生命的新境界——期待另一个生命春天的来临。生命就是需要不断地超越,需要不断地突破,才不致枯滞的。冬季真是沉思而非凋零的季节。田野上,成熟的稻子已收割,田野裸裎自己的胸膛,没有稻穗摇曳,更无从听群蛙齐鸣,往昔青春绚丽,如今倒…  相似文献   

13.
徐新 《百姓生活》2010,(3):16-16
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海拔4000多米人迹军至的地方,生长着一种花,名叫普雅花。普雅花花期只有两个月,花开之时极为美丽,花谢之时也是花株枯萎之时。然而,谁能想到,这种花为了两个月的花期,竟然等了100年!它只是静静伫立在高原上。用叶儿采集太阳给予的芬芳,用根儿汲取大地的养料,努力营造自己的花香,就这样默默等待了100年!只是为了用百年一次的花开,来获得攀登者身心俱疲时的眼前一亮,以此证明生命的美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作家李娟凭借其散文集《遥远的向日葵地》获得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李娟打开生命之光,照亮了安放在心灵深处的那片向日葵地,领悟岁月的馈赠。她用"独具性灵,透明而慧黠"的文字书写独特的个人生命体验,呈现平凡生活的真实面貌,抒发内心深处对大地、母亲以及边地人民深沉的爱,展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进而反思人类的生存困境。散文集《遥远的向日葵地》寄托了作者浓浓的人文情怀,其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值得深入探索和挖掘。  相似文献   

15.
一心为公的人,总是形象地把人民群众喻为"大地"和"母亲"。这一恰如其分的"大地说",形象地道出了人民公仆与人民群众的根叶关系、鱼水关系。古人云:"根柢磐深,枝叶峻茂"。指植物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几十年来,共产党人一直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以其描绘的人与大地和谐的湘西世界和塑造的具有自然人性的湘西农民形象,抒写了一首传唱不衰的“乡土抒情诗”。沈从文以乡下人和现代文明的双重视野展现了神性大地之美和地之子生命的蒙昧。在强烈的毁灭性悲剧感中,沈从文的“乡土抒情诗”显现了源生于中国大地的神性之美:和谐的乡村世界与善良的地之子。因此,沈从文的“乡土抒情诗”体现一种深刻、自觉的生态意识,建构了一种中国维度、生态思想的新文学。  相似文献   

17.
王自立 《老友》2008,(8):1-1
生命的钟摆刹那间剧烈地摇晃。大地被撕裂,生命被吞噬。烟尘裹着惊恐,瓦砾中传出呼喊和呻吟。四川汶川,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让天地都震惊的时刻,一场8级特大地震灾害突如其来地降临。  相似文献   

18.
"当干部神气吗?" "当然神气。" "为什么?" "管大哪,同学都得听干部的。" 其实,当了干部就知道了,想神气?没那么容易。我就神气不起来。 为什么呀?我是铁岭市银州区实验小学二(五)班的劳动委员,叫李雨侬。我当上干部第一天就有人给了我"当头一花"。应该是当头一棒啊,怎么会是"当头一花"?听我讲完你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9.
张锦芸 《百姓生活》2008,(12):32-32
(一)国庆节去看望母亲之前,我和妹妹带着6岁的小外甥秀灏,一起去自选商场给母亲买东西。秀灏却把他妈妈选的商品重新放回货架,妹妹见了,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振振有词地说:"花那么多钱,浪费。我们刚买了房子没钱了,  相似文献   

20.
嫦娥的出逃营造出了特殊的生命事迹.无论是逃离羿,还是逃离大地,出逃本身都已经显露出了存在者往出逃处安顿生命的原始性踪迹.作品立足于此,从嫦娥"奔月"的美学画面当中,跟踪其之所以"出逃"的原情事迹,以此澄清"出逃"即在获取"安顿"的存在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