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任何社会,都需要进行语言地位规划,确定社会通行语与通行文字.语言地位规划一般是由政府领导的,但是,中国古代语言地位规划的实现具有多元性特点:只有在改朝换代或统治民族发生变换的时期,政府在语言规划中的地位才会凸显出来;常规时期的语言地位规划,往往不是通过政府的语言文字政策直接实现的,而是通过政府对经学的提倡间接实现的.经学的提倡实现了社会书面语的规划,同时也确立了社会通行文字的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2.
语言测试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评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综述国外语言测试方法的基础上,论述了目前国内外语言测试的发展趋势,以期在理论上对语言测试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语言规划发展及微观语言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语言规划随着新兴国家的独立而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新兴国家早期语言规划的目标跟国家总目标相关联,效仿西方国家的模式,坚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语言、一种文化"的理念。上世纪90年代以来,奉行后现代主义,把语言作为资源,关注语言濒危、语言消亡和语言人权问题,强调语言规划的生态环境。非国家层面如销售服务、制造业、行政管理、学校、家庭、社区等的语言规划是微观语言规划,中介在微观语言规划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笔者不仅探讨了西方语言规划观的演变,而且简述了语言作为问题、语言作为权利、语言作为资源及语言生态观的四种西方语言规划观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西方语言规划观的演变给中国语言规划带来的启示是:既要重视普通话资源的开发和推广,又不能忽视保护和开发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权利。要从整个语言生态的角度出发制定语言政策,寻求兼顾各方因素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
综述并分析了50年来语言规划研究的历史发展,主要探讨了语言规划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目标,语言规划的发展历程,主要理论框架及相关出版物,同时展望了语言规划研究的未来走向。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语言规划并不是一个理论驱动的学术研究领域,它主要立足于解决社会中的语言问题。近50年来,语言规划研究不断深入,涵盖范围逐渐扩大,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语言规划成为一门复兴的学科,日益彰显其重要性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从语言规划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西方语言资源观的历史演变及其对语言规划的影响来看,语言资源观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规划观念.作为"十一五"期间国家语委强调的重要概念之一--"语言资源"概念的提出,必将促进我国的语言规划工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当今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领域中语言规划目标的理论构架以及有关参与语言规划过程的规划者的研究这两大重要问题的描述,探索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为我国的语言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了语言规划及中国当代语言规划的定义及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当代语言规划的方法:地位规划的方法--行政方法,自上而下;本体规划的方法--学术方法,自下而上;传播规划的方法--多种方法,上下结合.  相似文献   

9.
近30年来国内语言规划研究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对国外语言规划理论的译介,一是根据国内语言实况进行的规划研究,后者占主要地位。国外语言规划研究成果的译介主要涉及语言规划的分类、语言规划的步骤及语言规划的实践等。国内语言规划的本土研究要随着新情况的不断出现而做持续研究和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0.
近现代(1840-1949)语言运动与民族意识相始终,但民族意识赋予语言的责任,首先不是"构建民族",而是如何启民于蒙昧,救国于倒悬.在清末,语文改革是在遭受列强凌辱之痛定思痛的背景下进行的,不论是从开启民智方面还是从增加凝聚力方面,他们都把语言改革的"终极意义"指向了一个心理或政治的共同体(中国).晚清文改人士心目中的"中国"仍是天朝王国"大清";而革命派和改良派的民族意识,也是民族、种族概念的混杂.五四前后,国语运动中的民族国家意识得到了自觉的强化,现代白话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唤醒民族意识的有力工具.三、四十年代的大众语和拉丁化运动是在民族意识的热烈沸腾之中产生的,从而为民族复兴提供智力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建国之初的"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是近代百年语言运动与民族国家意识凝结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爱林 《南都学坛》2002,22(3):36-42
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可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主要有二分法、三分法、五分法、六分法与八分法等几种。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可划分成企业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1 978— 1 984年 )、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深化 ( 1 984— 1 992年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1 992— 2 0 0 1年 )三个阶段。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征 ,研究这些规律和特征 ,从中使人们更进一步认识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及其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12.
外语教育规划是国家制定的外语教育政策,对外语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外语教育规划的缺失会带来外语教育发展的盲目性。我国的外语教育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语种的选择随着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起伏不定,在价值取向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但总体上以满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为核心。借鉴国外的经验,合理规划我国的外语教育是促进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从鄂尔浑一叶尼赛碑铭语言到现代维吾尔语,古代突厥语-维吾尔语时期语言中的个别基数词由于受到语音演变过程的影响,表现出独特的发展演变形式,从而使维吾尔语文学语言及其方言在数词方面表现出了许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比较分析中日大学生就母语和外语的社会地位、母语和外语水平以及学习外语态度的差异。研究发现:在中国"母语为本,外语为用"受到挑战,中日学生母语和英语水平堪忧以及两国大学生对外语学习持不同态度。在语言生态视角下,处理母语和外语关系的对策是母语为本,外语为用,母语和外语互利共生以及保持多种外语共生的语言生态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满文历史文献是以满族特有文字——满语文书写的本民族历史文献,它不但记录了满族发展的轨迹,成为我们研究满族的重要参考;同时也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弥为珍贵的文化财富。本文以满文历史文献为研究对象,从其形成发展、分类及特征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提高对这一重要民族历史文献认识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彝文历史档案是彝族历史文化遗产的精华,利用数字人文的理念和技术进行开发利用,可以有效保护和传承彝族历史文化。在分析彝文历史档案数字化开发现状及现实困境的基础上,结合数字人文与彝文历史档案数字化保护的逻辑关联,探讨数字人文视域下彝文历史档案数字化开发的思路以及具体实现路径,以期指导当前彝文历史档案数字化开发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7.
语言濒危和英语霸权是21世纪的基本特征之一。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与民族交流离不开对语言的科学、合理的规划。母语教育是根本,外语教育服务于母语教育。保护母语与母语文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汉语的国际竞争力和中国的国际势力是中国语言规划的最终目标。稳妥解决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中母语与外语的教育问题是我国语言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以现代化为核心的 2 0世纪三次巨变 ,不仅超越了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变迁 ,而且也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三次巨变既各具不同的历史特点和历史地位 ,又有着历史逻辑的必然 ,是 2 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十分重视汉语语言的规划和研究,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作为语言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外国语言规划长期处于一种被忽视的状态。这种忽视体现在政府管理机构的不重视、汉语语言研究人员的轻视和外语语言研究人员的忽视。对外国语言规划的忽视必然导致我国语言生活中的系列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外国语言规划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应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从语言规划的地位和本体两个方面对外国语言实施科学有效地规划,从而为建立和谐语言生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