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克忠教授的专著《论商品型按劳分配》(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全面回顾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我国个人消费品分配领域的经验教训,将马克思设想的产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出现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区别开来,明确地把后者概括为商品型按劳分配。这无疑是对按劳分配理论研究的一大拓展。全书材料翔实,内容丰富,在商品型按劳分配这一命题下,作者展开了系统的阐述,特别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深入、独到的论析。(一)分配领域严重平均主义的根源平均主义的困扰,是社会主义国家分配中长期存在而不得解决的普遍现象,往往屡“反”屡生,边“反”边生,甚至越来越严重。作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这种工资分配制度和管理体  相似文献   

2.
由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和荆州师范专科学校联合主办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理论研讨会”于5月底在古城荆州举行。本文拟就会议所探讨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主要观点作一述评。一、关于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1.现实的按劳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实现在传统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中,马恩并没有直接提出过“按劳分配”这一名词,只是设想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要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后来斯大林才把这一设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按劳分配的经济思想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一朵光芒四射的“奇葩”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实践中 ,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理论。一、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观马克思指出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只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结果。”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是指社会主义制度下要以劳动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科学的按劳分配学说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两个伟大发现的基础上 ,对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分配思想进行了革命改造而创立的 ,是在同…  相似文献   

4.
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极重要的理论,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一个极重要的内容。早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具有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思想。一八七五年,马克思在其光辉著作《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更是明确地、精辟地阐明了这一思想。马克思不仅论证了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而且分析了按劳分配的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深入理解按劳分配的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对于我们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理论和思想上进一步揭批“四人帮”;同时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执行正确的分配政策,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度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指出,在未来的社会(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全部为社会所占有,不存在商品经济,人们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在这样的条件下,他设想的按劳分配模式是:全社会是一个统一的分配单位,社会直接对每个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劳动时间是衡量劳动量的自然尺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江泽民主席在十五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与马克思提出劳动价值论的时代相比,现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不可能完全预见到现代社会出现的各种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劳动价值论,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解决新问题,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和没有商品货币关系出发,认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唯一原则。但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决定了按劳分配不可能是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单一方式,还必然存在着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其他方式。赵紫阳同志在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当前的按劳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的消费品分配方式,但是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所具备的特点、实施的条件和采取的具体实现形式等方面与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存在诸多差异,本文拟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结合我国现今的按劳分配关系进行理论上的深思。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是在大工业生产力基础上提出来的对于未来社会分配制度的一种设想,它必然会受到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局限,不可能完全反映今日社会后工业生产力条件下的分配现实.但是,因此说它"存在""不足"是不正确的.分配形式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应当把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和当代现实相结合,得出新的结论,对现实中的按劳分配实践做出全新的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10.
商品生产条件下的按劳分配是我国工资制度改革中提出的一个新问题。本文拟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的实践出发,对这一问题试作探讨。 (一) 众所周知,科学的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和《资本论》的某些篇章中,明确指出,代替生产资料私人所有者之间商品交换的,是产品(消费品)由联合的生产者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仅仅根据个人提供的劳动量直接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11.
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极重要的理论,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一个极重要的内容。早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具有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思想。一八七五年,马克思在其光辉著作《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更是明确地、精辟地阐明了这一思想。马克思不仅论证了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对个人消  相似文献   

12.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的确认,把价值关系引入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使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关系正在发生着一系列重大变革。这些变革对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为基点,对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的科学性和其缺陷作出概略分析,以期服务于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建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在对待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及其所体现的资产阶级权利问题上,从一八七五年马克思写作《哥达纲领批判》,到我党现在批判“四人邦”这一百年间,马克思主义者同反马克思主义的骗子曾经进行了多次激烈斗争。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批判了拉萨尔的所谓“公平的分配”、“平等的权利”、“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谬论,首次完整地提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并肯定在产品分配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资产阶级权利。列宁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学说,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  相似文献   

14.
试析市场经济机制对按劳分配的调节和影响赵玺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年曾经设想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是以对会为主体,在全社会范围内按同一水平,由社会中心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时间直接把消费品分配给劳动者个人。这一设想,是以未来社会(即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生产力有...  相似文献   

15.
《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是孪生兄弟》一文,将马克思的劳动力概念理解为是“自然人”的劳动力,认为劳动力应是“自然人和工具”构成的“经济人”的劳动力。人和工具共创价值。价值共创决定价值共分。我们认为,马克思在论述劳动创造价值时所说的人是社会性的人,而不是自然人,价值是社会劳动创造的,不是工具和人共同创造的;个人收入分配是由生产资料所有权决定的,而不是价值创造决定的。所以《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是孪生兄弟》一文,曲解了马克思的劳动力概念,混淆了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也混淆了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价值的创造,背离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价值创造决定价值分配的观点也是和马克思的分配理论相悖的。  相似文献   

16.
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着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马克思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的基本设想是等量劳动领取等最产品,即按劳分配。马克思假设的体制基础是社会所有制的产品经济,与商品经济体制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在实现程度、方式及主体确定方面均存在着根本差异。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的关系是当前理论与实践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按劳分配的确切含义和直接的按劳分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和按劳分配理论,结合时代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问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品分配问题,提出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与经典的马克思按劳分配的思想并不矛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刍议按劳分配中“劳”的定性问题伍鹄(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一)问题的提出按劳分配是与一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的一种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以后,按劳分配一直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之一.因此,对“按劳分配”理论本身的研究也...  相似文献   

19.
以劳动力商品论和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工资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工资理论不仅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本文力图准确地概括马克思的工资理论的基本内容,并且揭示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运动规律及工资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论述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著名原理时,提出了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的原则。经过实践证明,马克思关于按劳分配原则的设想是科学真理。它的重要意义,已超出了分配领域,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在不断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同时,还必须正确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原则能否得到正确贯彻,直接关系着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能不能充分调动起来和社会主义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重大问题。由于历史的具体进程和客观条件的变化,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资本主义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在这些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还没有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那样发达的程度,因而,按劳分配也就不可能完全象马克思原来设想的那套模式进行。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从不同的客观历史条件出发,科学地分析马克思关于按劳分配原则的设想及其在现阶段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