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明清之际的中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中国内部局势混乱,政权更替。先是李良成率军攻入北京,明朝灭亡。接着清军人主中原,定都北京。而不甘败亡的明朝遗臣相继在南京、福州等地建立小朝廷,继续与清朝对抗。在这种政权鼎革之际,作为原来臣属于明朝,向它称臣纳贡的琉球国,如何因应局势变化,继续保持和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然而,由于清代有关琉球史籍的记载过份简略,使人无法详细了解这段历史的演变过程。本文拟根据琉球《历代宝案》所载的档案资料,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津就派人招谕海外请…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160件明清福建地区一般租佃契及43件乾隆刑科题本案例的计量分析,阐述了明清福建地区普遍存在的一般租佃关系的发展变化。文章认为,明清时期,福建地区的一般租佃制继承了宋元时期的基本特征,但也有较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定额租代替分成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地租形态,出现了一定数量的货币租,稳定的佃权崭露头角,业佃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等。  相似文献   

3.
福建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一直呈现上下波动状态,其变迁历程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这一变迁具有长期性、周期性、现实性,而且地位变迁不同阶段的幅度、速度差异较为明显。福建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地位变迁的成因可归结为政策、发展状况、战乱、灾荒、战略位置及国际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基于福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SWOT分析能够推断出福建在其中地位的变迁趋向。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能够寻获这一变迁历程的启示及提升这一地位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明初,琉球与明朝建立了朝贡与册封关系,成为明朝的藩属。对于琉球的朝贡,明朝将之看作是"万国来朝"、"四夷咸服"的盛世象征,而琉球却认为是难得的赢利机会,频繁来贡,使明朝不胜其烦。至于对琉球国王的册封,虽说明朝很重视,派遣给事中、行人等近臣涉险渡海前往琉球,但其中亦包含有贸易成分,即册封使随从携带货物过海以牟利,以至于到后期的册封几乎是流于形式。不过,琉球通过与明朝建立的封贡关系,大量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而中国文化亦通过明太祖派往琉球的闽人三十六姓和册封使等传播到琉球。  相似文献   

5.
一、杨时在维护与传播洛学及沟通一程与朱熹思想上的作用杨时维护洛学、传播洛学、张大师门以及沟通二程与朱熹思想,使他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确立了贡要地位。1、杨时维护洛学、传播络学、张大师门洛学是奠定来明理学理论基础的重要学派。但这一学派在北宋时曾多次遭禁。作为洛学著名传人的杨时(他1081年时使已师事程颢),对统治者禁洛学的行为作了顽强抗争。他自觉地传播洛学、张大师门,这在二程弟子中堪称使使者。元年间,洛学第一次遭禁。宋哲宗元(1086年一1093年)初,治学创始人之一程颐虽然在旧党领袖司马光、吕公著的支持下由布…  相似文献   

6.
<正> (一)在齐梁文坛上,任昉曾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当时人看来,他的成就并不亚于谢朓、沈约,所谓“沈诗任笔”(《诗品》)或“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文章”(《梁书·沈约传》),是当时人普遍的看法。梁简文帝萧纲在给湘东王(元帝萧绎)的信中曾称:“至如近世谢朓、沈约之诗,任昉、陆倕之笔,斯实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梁书·文学·庾肩吾传》)。即使在北朝,人们也认为他是梁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如北魏济阴王元晖业说:“江左文人,宋有颜延之、谢灵运,梁有沈约、任昉,我(温)子升足以陵颜轹谢,含任吐沈”(《魏书·文苑·温子升传》)。所以北齐文人邢劭和魏收,一个爱慕沈约,一个  相似文献   

7.
论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单纯给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上定位,是一个具有相当的挑战性的问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见仁见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他的生命历程和哲学创作始终与风云变幻的中国社会交织在一起。在大约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冯友兰的哲学思想在...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地位,已为众人所知;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则尚未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这篇文章,试图通过探讨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思想(简称“社会哲学”)来确定它在哲学史上的地  相似文献   

9.
论屈原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不仅是中国的伟大诗人、文化名人,也是为世界公众所承认的伟大诗人、文化名人。这是值得华夏子孙引以为豪的。然而.究竟屈原以其成就、贡献与名望,在世界文学史上应占有何等地位,对此似迄今尚无确论。本文试图从纵横两个方面,将屈原置于世界诗坛上作一比较审视——横向:扫视上古时代的世界诗坛;纵向:鸟瞰上古至十九世纪末叶世界诗歌发展史;以期对屈原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出较为客观的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0.
建安时期“群彦蔚起”、“门户各立”,掀起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高潮。建安诗歌“五言腾踊”、“彬彬之盛,大备于时”,开创了我国五言古诗的黄金时代。六朝诗人踵其步武,继其风范,“抱篇章而景慕,映余辉以自烛”,唐代诗歌革新运动也以“汉魏风骨”为旗帜,心慕手追,奉为楷模。然“陈思为建安之杰”,“邺中诸子,陈王  相似文献   

11.
明清之际,江南沿海围垦的大面积扩大,促进了江南沿海社会的进一步开发和人口与经济的迅速发展,本文拟就明清福建沿海的围垦作一些初步的探索。一、明清福建围垦概述在战争废墟上建立起的明王朝,于开国初期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2.
六朝佛教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首先,佛经翻译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到公元五世纪的六朝前期,译出佛经多达七百零二部,一千四百九十三卷。一代大师释道安首倡“五失本”,“三不易”的译经原则,为他的弟子和许多译经大师所恪守。随后,南有佛陀跋陀罗,北有鸠摩罗什,将中国译经事业推向新的高潮。其次,佛教义学也蓬勃发展,般若性空之学肇其始,涅槃佛性之说继其后,还有儒,道、释三教的本末异同之争,夷夏、白黑之论,神灭与不灭、沙门礼敬王者与否之讼,造成了继春秋战国时代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百家争鸣的盛况。 能够在六朝时代把译经和义学这两方面成就加以总结、纪录,起了继往开  相似文献   

13.
一、官营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明清福建的官营手工业,主要有制盐、造船、矿冶、印染等行业。 明朝继承前代成法,以官营形式控制福建制盐业。洪武初,明朝在福建设立直属管理盐务的最高机构户部的“福建都转运盐使司”,作为管理全省  相似文献   

14.
论宋代福建经济文化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晓望 《东南学术》2002,(2):143-152
福建是宋代少有的长久和平的地区。北方移民入闽与灌钢工具的应用,开发了福建的森林与沼泽;官营经济的引入促进福建采矿、制茶等手工业的发展,面对海洋的开放政策,使福建成为商业最发达的区域。自宋初以来的儒学文化浪潮,使福建拥有国内最多的书院,最多的进士,印书最多的书坊。宋代福建产生许多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伟人,理学家中的杨时、罗从彦、李桐、失熹;文学家中的杨亿、柳永、张元斡、刘克庄;史学家中的郑樵、袁枢;书法家中的蔡襄;法医学开创者宋慈;道教中的白玉蟾,政治家中的章得象、李纲等人,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隋代诗人及其作品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一向被人忽视。究其原因,似乎是由于隋代出色的诗歌作品寥若晨星之故。隋结束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使分裂了三百年之久的中华大地重归统一,但当年那些在金戈铁马间浴血厚战的隋军将士,却并无于戎马倥偬之际创作诗用的雅兴。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后来只存诗一首;至于生擒陈后主的隋军大将韩擒虎,则连一首诗也没留下来。频繁的战争和待理的万机占去了这些开基创业者们大部的精力,使他们无暇顾及那纯属不急之务的诗歌。那么,能不能据此断定整个隋代诗坛是一片荒芜呢?恐怕还不能这样武断地一言蔽之。且…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长期联系,密切交往,相互依赖,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曾出现过许多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人物。其中,一些藏传佛教界人士在这方面有过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论古代中国海洋文化在世界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古代中国海洋文化在世界史上的地位徐晓望当黑格尔提出海洋文化概念的时候,在他看来,海洋文化是使西欧区别于东方诸国的文化特征。这一结论是建立在他对人类发展史———尤其是东方历史知识贫乏的基础上的。遗憾的是,这一观念曾在中国流行一时,至今仍有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福建商人积极从事国内贸易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就。明清两代封建社会商品经济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地方市场和区域大市场呈现出繁荣的局面,东南沿海一带的手工业还零星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粮食翩花、蚕丝等农产品以及棉布、丝绸、蔗糖、茶叶、烟草等手工业产品的大量投放市场,为商人的兴贩准备了充足的物资,而地区生产原料与消费资料生产的不平衡,又为商人的兴贩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如明清湖广、江浙等地粮产丰富,但福建却严重缺粮、同时也缺乏棉花、蚕丝等纺织原料,不得不仰赖于外地供给。“故漳泉贩之惠潮;兴化贩之温台…  相似文献   

19.
中小商人是晋商研究中不可忽缺的群体,他们代表着中下层商人的利益,在明清两朝商品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他们的人生轨迹与许多寻常百姓的生活命运更贴近。研究明清晋商中的中小商人对当前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福建义田仿自江南的范仲淹,范氏义庄于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告成,到宋高宗时福建兴化军莆田县的林国钧“力行善事不倦,乡邻有贫乏者取赀财投诸暗处助之,又建红泉东井义学,延族子光朝为师,置义田赡四方从学之士,由是红泉东井之学闻天下。绍兴初,更造白湖石桥,国钧倾赀成之,复砌黄石抵城路二十余里。”宋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漳州通判、尤溪籍人王必正“仿范仲淹以郭外五百余亩置办义庄,资族人冠昏丧葬之费,复立义塾,延师训族里子弟。”其后有怀庆府同知、龙岩的连镕“以族姓蕃衍,无告良多,乃以千金置义田,赡其族人,文正遗风,去其未远。”光禄寺监事、建安的杨维垣亦“设义田以赡贫乏”。顺昌的郑金吕“立义田以赈族之贫者”。赡族成为义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