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巫术文化可能是人类最早的文化现象,一切原始的文学、艺术、宗教等等的产生,都同它有密切的联系。这里仅从人类文字的产生加以论述。人类成熟的文字,即所谓文字符号系统,是在原始图画文字的基础上形成的。图画文字的前身是记事图画。记事图画是一种原始的记事方法,还不是文字。原始记事方法除了图画记事以外,还有符号记事和实物记事。结绳记事是一切民族在文字发明以前都曾使用过的一种符号记事的方法。对文字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社会的需求,而巫术的发展则是文  相似文献   

2.
一、引论在人类生活中,有两大基本符号系统,这就是交际系统与记录系统.交际系统包括手势、体态、实物、烽火、鼓声、口哨语等等;记录系统包括结绳、系珠、契刻、数豆、图画记事、粘土记事等等.语言属于前者,而文字属于后者.从文字起源来看,无论前文字是图画样式,还是粘土标志,这二者都不是记录语言,而是直接记录人的思想观念.这些表达意念的象征性符号其有超语言的性质.只有在前文字系统中的符号经分解,与语言交际系统中的单个符号(词)取得对应,并用语言符号也必用语言符号来释读文字符号时,才使人们逐渐形成了文字是语言的派生,文字的功能仅在于记录语言的观念.语言符号的能指是语音,所指是语言化的概念即语义.文字符号的能指是字形,所指是文字化的概念即字义.语音指称字形(在文字中为字音),而沟通了语义和字义,因  相似文献   

3.
早期文字符号体态特征及其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号体态是文字的外形特征,是体现文字本质的重要依据。共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产生环境,使得各早期文字的符号体态同中有异。对不同来源的早期文字符号体态呈现的多样性进行分析比较,有利于探寻文字在产生之初受到的多重影响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完善整个文字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字起源试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汉字中,甲骨文并非中国文字之开端.偃师二里头遗址中的陶文,是夏代文字,其中许多可以与甲骨文、金文相对应.二里头文化陶文结构复杂、简繁并存,故还不是最早的中国文字.距今约6300年-42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些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已脱离了原始图画的范畴,具备了文字的性质和特征,这才是汉字的源头.  相似文献   

5.
关于文字起源的论著很多,其中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一文影响广泛,其最大贡献在于介绍了原始民族保存的和考古发现的物件、符号、图画这三类原始记事,并针对文字发明的问题提出了重要的观点.在汪文基础上重新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原始记事方式与文字发明之间的逻辑联系;二是从原始记事到原始文字发明所依赖的外部条件;三是文字发明...  相似文献   

6.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一书,是我国历史上保存下来最早的一部系统的文字学著作,贡献极大,为我国近两千年来文字学家所公认。但许慎是经古文学家,受当时社会历史观点的严重束缚,对于文字的产生,不可能象我们所理解的那样:是人们长期在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中,对事物的认识,逐渐由一个一个的图画或符号积累发展变化而来的。他认为是由某一个帝王圣贤,为了统治、管理天下,一下子造出来的。他说:  相似文献   

7.
追溯到文字的源头有可能接近语言的原始面貌。世界各民族的文字,最初大都是从图画发展而来的。三大古典文字——楔形文字、埃及圣书字和甲骨文字表面看起来差别迥异,但它们的源头都是象形字,其共同的认知动因就是象似性。象似性存在于语言发展的始终。语言的象似性特征在其发展进程中逐步“磨损”了。象似性是个动态的概念,需要在当前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们的认知框架中得以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在传播史、文献史、艺术史上皆占有重要地位的金石文献一直是国内外学界较为重视的研究对象。本文欲在厘清藏族金石文献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藏族金石文献作一探讨。人类最早的传播符号是图画,如各文明古国发现的众多岩画作品。而文献则不能脱离文字这一传播符号,距今5干年前  相似文献   

9.
绝大多数贺兰山岩画基本上都是用线条简单勾勒出的程序化或者说样式化的图形.正是这种简略化、程序化的省略和抹去表示所指的能指的表现方式的存在,使得贺兰山岩画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绘画或图画艺术.而具有象形文字的特性:它是指明意义而不是表现自然的概念性图像,一个自身拥有象形、表达单个词、系统性、词法和句法、形式的繁简与排列方式五大基本特质的视觉语言符号系统.世界文字史和中国古代大量文献资料及考古发现也证明贺兰山岩画就是中国文字符号演变历程中结绳记事到甲骨文中间的一个重要的过渡环节.  相似文献   

10.
从哲学的角度看“图像”,它不是简单的图画、图形和视觉形象,它是与人类共在的“存在者”,它是“语言”的始祖,并与语言共同构成了符号系统,它就是人类的文化.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是图像文化深厚的社会基础.在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中,人们所消费的已经不是物的使用价值,而是转为一种符号价值,一种身份的自我肯定,商品的消费也成为一种符号的吸收过程.在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中,图像的使用成为最大的消费对象,同时图像文化也正是借助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使自己得以传播和发展.在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中,大众渴望信息、渴望娱乐、渴望时尚、渴望成为消费的主体,图像文化正好满足了大众的这一需求.  相似文献   

11.
早期文字作为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在文字制度与符号体态方面都有其自己的特色。我国早期文字的代表仰韶文化出土符号、大汶口文化出土符号和河北藁城台西出土符号在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文字符号与语言单位对应关系、文字符号体态等方面都蕴含着表词一意音文字的萌芽。早期汉字中的表词一意音文字萌芽,为汉字发展史和汉字发展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材料。  相似文献   

12.
又可分为图画文字和象形文字两个部分。图画文字是类似连环画的文字,一个符号至少读两个以上音节,某些方面近似图画。著名东巴文化大师李霖灿先生对图画字艺术价值给予极高评价,他说纳西族东巴中“真不乏天才横溢的大艺术家”,“无论是龙的飞翔,鹤的舞姿,愤恕的野牛,疾驰的骏马一一具有刚健流利的线条”,“都使人惊讶不已”(参《么些经典艺术论》)。  相似文献   

13.
双重语言符号系统的运用,是科技写作、特别是科技广告写作的主要特色。 所谓双重语言符号系统,就是自然语言符号系统与人工语言符号系统。而自然语言符号系统,系指全民共同使用的、用文字书写的语言符号系统,如中文、英文、俄文等;人工语言符号系统,又叫“非自然语言符号系统”或“超自然语言符号系统”,系指自然语言符号系统以外,可以用来交流思想、传达信息的假定性书面符号系统,如图象、表格、公式等。  相似文献   

14.
对汉字性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作为符号的文字必然具备符号的一般特点.符号功能成立的基础是符号形式和符号内容两项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符号形式是可以通过某种外在的物质形式感觉到的对象,符号内容是包含在符号形式中的成分.从“能够感知”这个意义上说,符号形式的确比符号的另一个侧面——符号内容——更容易被感觉得到,于是就有了符号形式优先的说法.在语言中,符号的形式是通过听觉来感知的声音,符号的内容是由声音所传达的意义;作为书写符号的文字,其符号形式是通过视觉来感知的字形,而字形这个符号形式所包含的内容一般是声音和意义两个部分.符号形式中同时包含音义这一特点就将文字与类似路标、宗教符号等其他一些符号区别开来,同时这一特点也是一切文字所共有的.  相似文献   

15.
布依族传统择吉书古文字广泛流行于贵州、云南等省布依族三个土语区.从结构形式看,这个文字体系包含了象形字、部分汉字和至今尚未识读的字符.用这些文字记载的典籍文献主要内容是择吉日良辰、择方位、占卜等,属于布依族先民的巫书.布依族传统择吉书所使用的古文字是壮侗语族先民古骆越文字.这些文字及其文献,对布依学、百越文明史乃至汉字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美新 《学术论坛》2006,4(5):175-179
大新土语属于广西壮语南部方言,据专家研究,壮语南部方言比北部方言更接近泰语。文章通过对大新土语和泰语亲属称谓语的比较研究,分析大新土语和泰语异同及原因,并探求它们曾经历的古代婚制以及原始信仰方面的文化内涵,使人们了解大新壮族和泰族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郗文倩 《文史哲》2007,(3):86-93
汉代有图画圣贤忠孝以示表彰纪念并教化世人的风尚,这是像赞特殊的生成条件,对其体制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武氏祠堂等画像赞看,像赞大都体制短小,言简意赅,以说明性文字为主,体现出像赞的辅助性功能。受像赞影响的人物赞虽还保留其形制上的特点,但由于是独立的文本形式,颂扬之旨完全借文字传达,故文体表现出鲜明的颂扬态度,这直接影响了人们对赞体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陈晓强 《殷都学刊》2007,(3):114-119
汉字发生阶段,一形多本义现象是汉字记录语言的客观需要和图画向文字演变的必然结果;汉字发展阶段,一形多本义现象表现为"形借"现象,"形借"又有纯粹借形和形音兼借两种现象的不同;汉字成熟阶段,一形多本义现象大多通过加区别符号、加声符、加意符、异体分化几种途径实现字形和词义的分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中国校对符号的角度入手,探讨了在文字校对过程中的方法和意义,记述了在敦煌 经卷抄写中所应用的校对符号和具体的校对办法,它对传承优秀文化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人们对符号 的创造和智慧性应用为后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夏作为一个国家是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随着建国后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发现了夏文化和城邦遗址,已不容置疑。但夏时代尚有许多问题还未解决,由于年代久远,地下考掘实物太少,要肯定地回答一些问题是相当艰难的。比如文字,夏的文字至今还没有系统地发现,但已有了刻画符号甚至较为复杂的已具有了字的意义的符号则是可以肯定的。所以,图画与刻写符号就十分可能是当时主要交流形式。这是由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夏部族姒姓,以“女”为偏旁,反映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的痕迹。传说中的鲧,实质上正是母系社会的代表,以“鱼”为偏旁,它的意象表征着当时的社会对生殖的崇拜。如西安半坡出土的绘有口含双鱼人面纹陶器,还有绘有鱼、蛙等陶器图纹,这些绝大部分是远古人追寻生殖崇拜的孑遗。“禹”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