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东北亚反日本法西斯力量的聚结及其历史意义──兼论东北抗联与苏联远东军的关系赵俊清本世纪20年代后期,日本法西斯势力崛起于亚洲东方。1931年它发动“九一八”事变,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与此同时,东北亚地区——主要是中国东北、朝鲜、日本、蒙古、苏...  相似文献   

2.
狭义的抗战文学一般指创作于1937-1945年间的反映与日本侵略者作斗争的文学,但广义的抗战文学却应向前追溯至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从此时起,对日作战已成为影响国人精神生活的重大时代内容,而报纸文艺副刊则成为抗战文学的重要土壤."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比较有影响的私营进步报纸<国际协报>率先利用副刊,刊载大量抗日救亡文艺作品,充分发挥了媒体的力量,成为中国抗战文学的先锋阵地,从而在现代新闻史和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印记.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九·一八”事变后到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战争主要是日本侵略军在东北同东北义勇军和抗日联军作战;同时还不断向关内,主要是向华北扩大。“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由华北开始,很快就扩展到华东、华中和华南,战争进入了第二阶段,一直到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战败投降。整个战争持续长达十四年之久。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名称。恰当的名称能正确反映出事物的内容和本质,不恰当的名称则具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6O周年纪念日。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召开的“九一八”事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9月17日至20日在“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沈阳举行。参加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  相似文献   

5.
日本于1926年成立了日本太平洋问题调查会,日本太平洋问题调查会在成员构成、资金来源以及系统独立等方面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民间性,实际上是作为为日本官方外交政策和行动进行善后的民间外交组织而存在的。本文通过解读当时日本太平洋问题调查会的文献史料、会议记录,厘清日本太平洋问题调查会参加第四次会议前后的历史背景、经过以及日本政府的态度来对第四次太平洋会议中日本太平洋问题调查会的民间外交活动形成一定的认识。第四次太平洋会议召开时,正值中日间围绕东北问题展开外交交涉的最盛期,亦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不久之后。为此,通过研究日本太平洋问题调查会在第四次会议中的外交活动和主张,有助于我们从日本外交政策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九一八”事变后中日关系走向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以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开始,其中,日本军部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日本外务部门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外交活动,竭力为日本侵占东北进行辩护与开路,促进了侵略战争的不断发展.关于日本外务部门所起的作用,事变期间其在国联的外交活动就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迅速完成了对东北海关的强占.日本对东北海关的强占主要通过三个步骤:派遣日籍顾问进入东北海关,实施政务监督;封锁税款,不准将其汇往上海总税务司;驱逐海关中国官员,武力强占东北各海关.从此以后,东北海关成为日本掠夺原料、倾销商品的工具,东北贸易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从贸易额来看,逐渐由出超变为入超;从贸易种类来看,出口货物中农作物及原料占据大多数;从贸易国家来看,日本居于最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开端,但日本统治集团策谋已久的“满蒙问题”却是欧美列强无不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因而“解决”这一问题不只是向中国行使武力,同时也意味着向列强挑战,意味着日本对外政策的重大转变。所谓“满洲国”方案,从制订到实行,集中,典型地反映了国际因素对日本外交决策过程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后,除东北军爱国官兵、东北义勇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外,还有一批在东北沦陷区坚持反满抗日地下斗争的国民党爱国人士。作者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论述了这一时期国民党爱国人士的反日斗争情况。作者认为: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国民党爱国人士的斗争事迹在以往的论著中往往记述过少,因此对这一问题作出公正评价,全面地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了整个东北,并在这一地区建立了殖民统治。在直至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14年期间,日本法西斯为建立殖民地经济体系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对东北地区的工人进行了残酷地压迫和剥削,对工人们的反抗进行了惨无人道的镇压,所有这些构成了东北现代史上的重要一页。本文仅就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工人在沦陷14年期间的政治经济状况以及与此有关的殖民地经济等问题作以探讨,望同行赐教。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东北流亡文学”的独立体系和结构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东北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十四年东北流亡文学”的独立体系和结构形态。东北现代文学由“启蒙文学”、“反日文学”和“变革文学”组成,井以“反日文学”为主。“反日文学”又呈现出关内“流亡文学”和关外“沦陷区文学”两种形态。“东北流亡文学”形成群体在1936—1938年,到了40年代又明显地分化为香港桂林的“东北作家群”和延安的“东北作家群”两部分。“东北流亡文学”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具有系统的整体性、层次的转折性和自身调节性等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12.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中国东北殖民贸易述论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马一虹“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中国东北的贸易已经具有不平等性质。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各项不平等条约,特别是通商条约所攫取的特权,向中国东北地区大力倾销棉纺织品等工业品,同时又以廉价大肆掠夺东...  相似文献   

13.
王英英 《日本研究》2012,(1):111-118
日本的战略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影响日本战略文化的主要因素有日本的原始宗教神道教,武士道精神和“岛国根性”.当代日本主流战略文化主要有新民族主义势力的“普通国家论”和“海洋派”的对外战略思想,虽然他们的战略思维各有侧重,但其对外战略的方向是一致的.由此,本文归纳出日本今后的战略走向具有三大特征:战略主体性日益增强;在外交、安全上更强调战略性、进取性;由于中国因素对日本内政外交的影响空前上升,日本对华战略的两面性增强.  相似文献   

14.
《学问》2015,(2)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中央为加强对东北党务及东北地下工作的领导,由齐世英创办东北协会并主持国民党东北工作。其在抗日救亡、收复失地等方面颇有贡献,除国民党东北地下工作外,尤以《黑白》及《时与潮》的抗日救亡宣传成绩最大。但由于政治立场、自身局限、派系斗争等因素,限制了其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六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名义向中共满洲省委发出了一封题为《论满洲状况和我们党的任务》的给满洲各级党部和全体党员的信(简称“一·二六”指示信,见《六大以来》)。如何评价这一文件,是东北抗联史和东北地方党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二六”指示信产生的历史背景、它的基本内容、它在东北抗日斗争中的影响的分析,谈谈对这一文件的认识,以期对东北地方党史和东北抗联史的研究有所裨益。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罪恶的“九一八”事变,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即侵占我东北全境。翌年三月,日本侵略者挟持清朝废帝溥仪,炮制了满洲伪国,把东北变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我东北广大人民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在这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满铁为对象,研究“一战”时期日本对东北经济侵略的基本特征。文章剖析了满铁设立委员会在满铁中的地位以及满铁与日本财阀的关系,指出满铁是一个以企业面目出现的、由日本政府支配的殖民行政机构。揭示它既是“国民权益”的象征。又体现日本垄断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的本质。满铁在“一战”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投资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论述了“一战”时期日本对东北的经济侵略不同于关内地区的六大特征。指出满铁这样一个以不平等条约为基础设立的殖民机构,在东北主持着经济侵略事务。它同日本民间资本结合密切,促成日本对华投资集中在东北的局面。“点线面”的经济扩张模式,促使旅大租借地和满铁“附属地”迅速殖民地化。以国家资本为主导,重点投资铁路,矿山、钢铁、化工等经济部门,使东北工业殖民地化是最重要的内容和特征。  相似文献   

17.
庞宝庆 《浙江学刊》2022,(5):231-238
“九一八”事变后设立的“满洲事件费”揭开了日本战时军费政策的序幕。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军部完全主导了战时军费预算制度、支出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议会和大藏省等财政金融机构沦为举手工具和政策具体执行机构。在保证庞大战费支持大规模对外侵略战争的同时,竭泽而渔的战时军费政策不仅给日本人民,也给广大被侵略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及其御用学者散布种种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谬论 ,其中“满洲国是王道乐土”一直被历史上日本侵略者及当今右翼势力所推崇和炫耀。从日本在东北长达 14年殖民统治的历史和东北人民的悲惨生活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满洲国”是日本侵略者的“乐土” ,是东北人民的地狱 ;任何谎言、狡辩是掩盖不了历史事实真相的。  相似文献   

19.
孙继强 《日本学刊》2008,(2):130-140
以"九一八"事变为开端,日本开始了对中国长达15年之久的野蛮侵略.事变发生后,日本报界发生整体"转向",而且这种"转向"并非一朝一夕完成,它经历了一个"反抗-被动屈服-主动追随"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闻专业主义所推崇的独立、公平的原则在所谓的爱国主义、全民总动员的精神枷锁面前逐渐沦丧,报纸最终沦为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  相似文献   

20.
“交际与语言知识并重”教学模式是将语言知识输入和交际教学结合起来的一种综合教学模式.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现状,分析了“交际与语言知识并重”教学模与其他教学模式的差异,以及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指出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当今中国的教学需要和教学实际,是符合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