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金融中心辐射力研究——以南京为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南京区域金融中心为研究对象,选取CDI中国金融中心指数作为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标准,运用经济地理学中的威尔逊模型和断裂点理论对南京区域金融中心辐射力进行度量,明确了南京区域金融中心的辐射范围,论证了南京“承接上海、合作苏杭、辐射中西部的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的合理定位,提出了未来南京区域金融中心增强辐射、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金融地理学角度诠释了金融活动的聚集,金融聚集既是一种结果,更是一个过程。优越而独特的地域条件决定了北京天津之间具有鲜明的金融职能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和金融外部空间效应,这种特有的空间结构可以看作天津建立北方金融中心的地学基础。在新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北京的空间溢出势必会促进天津的金融聚集。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75-79
金融创新竞争力是指根据市场的变化,构建、创造和组织金融要素的能力。它具有一般技术创新竞争力的共性,同时又有独特的个性。从空间上来划分,金融创新竞争力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内容,其中队伍创新能力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部分。在全球混业经营的浪潮下,金融创新能力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金融体系的市场适应性,是各国金融竞争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谢沛善 《学术论坛》2007,30(9):89-93
金融集聚及其效应的影响导致金融中心的产生.构建泛北部湾区域性金融中心,是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提升区域经济合作成效的战略抉择.但其约束性条件也是明显的.文章提出了构建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以满足区域发展资金需求为特征的区域性筹资型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提出了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内培外引,加快金融机构集聚速度;整合资源,构筑完善的市场体系;推进金融创新,吸引金融资源集聚;注重区域性金融生态建设等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中心指标评估方法及指标评价体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融中心不仅能为金融中介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 ,而且有能力提供专业化服务 ,更重要的是能够使金融机构获得在其他市场不能获取的利润和安全 ,因此金融中心指标体系应全面反映这一事实。金融中心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 ,不可想像一个不是国内金融中心的城市能够一跃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同时 ,金融中心是金融市场竞争的结果 ,一个国家不可能存在几个领导世界潮流的中心。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金融与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在特定发展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会产生对更专业化金融服务的需求,反之,金融功能的深化又可以有力地促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恰好处于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有鉴于此,近年来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成都、沈阳在内的近30个城市先后提出了建立金融中心的构想,但这些中心城市以及相应经济区的发展水平却有着较大的差别。基于此,本文构建了我国金融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主要城市的竞争力进行评估排名,最终确定了我国金融中心城市的等级划分,并针对不同等级的特点及优势劣势对我国金融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福建各城市金融竞争力指数,进而采用威尔逊模型和断裂点理论分析中心城市金融辐射的有效半径。研究结果表明,厦门的综合金融竞争力高于福州,两地在分项指标上则各有所长;厦门在对漳州和泉州的辐射影响力占据优势,福州在对莆田和宁德的辐射影响力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基于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本质要求,应逐步构建以厦门、福州为主体,泉州为延伸,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海西区域金融一体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后,在特定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支持下,福建和台湾的金融业逐渐走向合作发展的道路。在合作过程中,两地的区域金融竞争力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按照全面性、可行性、可比性和层次性的原则,围绕区域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数十个指标对福建和台湾的金融竞争力予以评价。通过金融规模竞争力、金融效率竞争力、金融环境竞争力这三大类指标的比较,分析福建、台湾金融业的状况,认为两地金融业呈现出很强的互补关系,存在较大的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迅速发展成为服务贸易大国,但是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整体偏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经济转型和平稳增长。以全球主要服务贸易国家(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采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金融发展与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分析金融发展对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服务业开放程度以及基础设施均与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第二,货物贸易与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第三,无论从金融规模还是金融效率来看,金融发展程度都会显著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且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金融发展发生了显著但并非深刻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西藏金融发展是一种典型的外生金融发展。这种外生金融发展取决于国家力量的介入和国有垄断型金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