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后,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of Scientific Knowledge,简称为SSK,又时常被称为强纲领SSK或科学的社会建构论)以激进的姿态登上学术舞台,开始了对科学的全方位文化解构,引发了20世纪末的科学大战,也激起了库恩的强烈不满。正如库恩所说:强纲领SSK在科学中的谈  相似文献   

2.
科学知识社会学作为一门富有生命力的新学科,它的诞生直接受益于库恩哲学;特别是其核心主张强纲领理论,更是深受库恩范式理论的启发。库恩哲学对科学知识社会学整体架构有着深远的影响,涵括了相对主义认识论、历史主义方法论以及跨学科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知识属性问题的一条重要进路.近来,SSK的认识论抱负,关于知识的观点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鉴于此,在与传统认识论的比较中阐释SSK的认识论抱负,通过比较SSK与传统认识论一脉相承的研究旨趣和研究进路上的差别,表明其对知识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激励了对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研究,但是库恩本人并不认同科学知识社会学者们的激进立场。在某种意义上,库恩的历史意识促使他更多地去关注历史上的科学而不是现实中的科学实践。这种研究进路上的差异正是库恩激烈批评SSK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5.
自然主义认识论从个体到社会再到实践维度的转向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科学社会学在传统逻辑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下产生、发展直至解构;科学知识社会学借助自然主义与相对主义认识论对科学社会学提出挑战,并促使自然主义认识论由个体认识维度转向社会认识维度,但在科学规范问题上存在无法克服的缺陷;重视实践转向,是推动后科学知识社会学及自然主义认识论发展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6.
干承武 《阴山学刊》2010,23(2):102-105
科学知识社会学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产生以来,一直致力于对科学的知识进行怀疑和批判,试图说明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科学认识的成果无不包含着社会的内容。爱丁堡学派的"强纲领"和"利益模式"为我们认识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8.
在古典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和齐美尔的社会学理论中,就已经蕴含了对于社会行动及其意义的深切关注,而胡塞尔现象学则通过为哲学建立科学基础的尝试,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方法论的指导.在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的启发下,人文科学中也开始出现现象学的思考,而舒茨关于日常生活实在的现象学分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现象学社会学有着远远早于舒茨的多重传统.而现象学社会学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是时代的必然,是学科知识积累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冥王星降级事件说明,社会因素乃是科学知识形成的必要条件,要完全避免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也不必要.不过,社会因素影响的主要是科学知识的表现形式,并通过科学知识的表现形式对科学知识的内容施加影响.从根本上说,科学知识的内容主要源于自然界,受自然界的支配,而且,科学知识总是要朝着最大限度地反映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方向发展的.应当看到,正视科学知识的社会性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1)适应大科学时代科学与社会关系空前密切的现实;(2)有利于对科学认识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区别对待和因势利导;(3)有利于发挥科学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4)有利于引导公众按照科学的本来面貌尊重科学;(5)有助于为科学营造宽松的文化环境.等等.  相似文献   

10.
江国平 《东岳论丛》2011,32(3):90-95
社会结构与社会建构是社会学领域的两个重要词汇。他们来源于两个截然相反的社会学源头,因此常常被认为是相悖的,但审慎的考察却不难发现二者之间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宏观视野出身的结构论偏向于实证主义、决定论、社会唯实论及现实主义认识论;而微观视野出身的建构论偏向于诠释主义、自由意志论、社会唯名论及相对主义认识论。另一方面,社会结构与社会建构互为基础,不可分离,且相互影响;社会结构是通过社会建构而形成的,而社会建构是在社会结构的框架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1.
理性主义从强调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或追求对科学知识的“应然”理解走向绝对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完全客观的;社会建构论从表达科学知识的主观性,或追求对科学知识的“实然”理解走向相对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完全主观的。事实上,科学知识既非完全客观的,也非完全主观的,而是实践基础上的主客观性统一。  相似文献   

12.
受库恩范式理论相对性的启迪,爱丁堡学派以激进的态度解读库恩的著作,并极端化库恩思想中的相对主义。因此,库恩范式理论中的相对主义成了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直接理论来源,强纲领理论则成为SSK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主体是哲学认识论的基本概念,不同的主体认识推衍形成了不同的知识观.从普罗泰戈拉到笛卡尔、康德,再到黑格尔、胡塞尔,一部西方主体哲学史就是一部人性问题的探索史.本文以主体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为线索,分析了科学知识主体的历史嬗变,即科学知识的主体由神转到了人,再由个体的自我演变到他人及共同体.在主体嬗变的影响下,科学知识的性质也由自我的内心独白转向“自我—他人—物”的社会建构.  相似文献   

14.
爱丁堡学派反对传统科学哲学对科学知识的理性主义理解,提出了系统的科学知识社会建构论。爱丁堡学派试图把"社会建构论"普遍化、绝对化的做法是值得批判的:一是它对科学知识不加区分,致使其没有充分考虑科学知识社会建构的程度问题;二是它不注重考察不同学科领域科学知识的特征,而认为"社会建构论"适用于一切学科领域;三是它的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并不能为普遍化的社会建构论提供强有力的方法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华裔美国社会学家杨庆堃一生致力于中国社会研究,从1930年代对华北地方集市的系统调查,到1960年代对中国宗教结构与功能的阐释,从1940年代对乡村社区和家庭的研究,到1970年代对晚晴社会运动规律的探索,在历史的脉络中解读社会秩序的构成、解体与变迁.其学术洞察与思想创见,不仅给后续性的研究带来了理论滋养和灵感,也彰显了中国社会研究对世界社会学理论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朱伟珏 《社会科学》2007,40(12):78-84
日本社会学诞生于19世纪明治维新时期,二战以前主要受德国社会学的影响。战后,日本社会学获得了很大发展,其间共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即重建期(1945~1960年)、发展期(1960~1980年)和转型期(1980~1995年)。马克思主义、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和福柯、哈贝马斯等后现代主义分别成为这三个不同时期主要的社会学理论范式。民主化和现代化建设贯穿于整个战后的日本社会学。展望21世纪,日本社会学正致力于自身的变革,在继续为民主化建设服务的同时,努力从为现代化和工业化服务的科学,转变成为一门为人类与社会服务的科学。  相似文献   

17.
精细化是对社会现代化的另维观察,在粗放社会向精细社会的过渡中,科学知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知识通过转化成为技术和方法,改革完善组织和社会管理及其制度,促进社会的精细化,科学知识的这种作用,具体表现在促进社会的定量化、标准化和理性化三个大的方面。为此,中国现代化要大兴科学之风、学习之风、责任之风和精细之风。  相似文献   

18.
公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从绝对客观和价值中立的理念中解构出来,并逐步走向相对主义与社会建构论.而在社会背景中丰富科学教育的科学知识内涵是公众理解科学的基础,这也正是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两大范武——STS教育与HPS教育的目标与方向.  相似文献   

19.
海洋社会学是社会学领域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在海洋活动中个人、群体及其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规律性的科学。海洋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理论、范畴、方法等对海洋社会进行分析、研究,围绕实现沿海社会和谐发展这一主题,探讨海洋区域社会结构变迁的规律。海洋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将为海洋发展的战略选择提供科学的政策依据,为建立健康、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空间社会学的缘起及发展 --社会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学术史角度观察,社会学领域的一种新兴分支学科-空间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而齐美尔、列斐伏尔和吉登斯分别是这三个阶段的代表性学者.通过展示空间社会研究从古典社会学到现代社会学的演变,表明了空间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的产物.对于社会学来说,从空间观察社会是推动社会学发展的一种新颖且有力的前沿方法,值得学界的关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