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从上世纪初传入我国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目前,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面临来自中国现实妇女问题和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两方面的挑战.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基本原则和方法论的前提下,吸收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有益内容,针对中国现实的妇女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相似文献
2.
3.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得益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位领导人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使之不断产生新的飞跃:提出"三个有利于"并作为评价一切工作最根本的是非标准为标志,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第一次飞跃;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提出为标志,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第二次飞跃;以"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阐释为标志,从六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使之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支点,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第三次飞跃.新时期以来,三次飞跃的历程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4.
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及分析阶级社会各种现象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本文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涵入手,在阐述了由于时代变迁而导致的西方国家阶级阶层的变化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面临的时代挑战,最后指明了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本质、地位、作用及目标等思想内容,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资本主义体系正在进入“衰退”阶段。很难说有多么严重,进行预测我认为不啻是想充当巫师。但可以几乎确有把握地说,不会有撒满玫瑰和鲜花的锦绣前景,特别是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在这样的形势下,为数不多的仍然忠于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很容易用一成不变的老调重申一贯的不朽信念,试图未卜先知地“证明”始终保持传统面貌的马克思主义的完全正确性。时至今日还迟迟不承认必须承认的预言的严重错误,这是一种错误态度,要知道这样的预言的错误是社会主义过渡遭受挫折和资本主义中心的各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处于气息奄奄状态的原因(并非次要的)之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范式研究对象主要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过程中所坚持和发展的理论创新方法、原则、路径、标准、信念、价值观等概念和范畴。理论创新范式具有科学性与革命性、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一脉相承与继承创新的辩证统一性。理论创新范式的历史形态可以从理论创新主题转换、主体思维状态、问题出场逻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视角进行梳理和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领域发挥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但随着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知识分子在社会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要深刻反思。在继承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基础上,知识分子应高举起“人格之独立,思想之自由”两面大旗,崇尚五四以来的科学与民主的精神,才能实现为万世开太平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的道德特质使社会工作的道德情感介入成为必要。宗教信念、同情心、人类的互助心理成为社会工作源起的丰富的情感动因,然而,在专业理性主义的冲击下,社会工作的专业姿态让社会工作保持与情感、价值的疏离,社会工作陷入困境。社会工作者的正义感、责任感与关怀感的道德情感的重构是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形态与伦理形态的。社会工作者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塑造需要社会、社会工作教育以及社会工作者自身各个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体现了时代精神、实现了全面推进、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特征,同时也实现了研究主题和思维方式的重大转换,并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实践哲学、人的哲学、发展哲学和文化哲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和突出的问题需要正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11.
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掌握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处的内外环境,以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引入了SWOT分析方法,试图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具备的内在优势和劣势、所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也有着不同的规定性与指向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要求是将理论的大众化传播转变到关注理论本身的大众诉求,进而满足大众诉求,获得社会主体的认同.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范式为大众诉求-主体认同.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是指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应用于当代中国的实践,提出许多新的理论观点,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问题。而检验“发展”的客观标准是生产力,即所提出的新的理论观点,是否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三大初步总结、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进一步概括的十二条,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它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基本实践。我们要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双百方针”,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和繁荣文学艺术,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以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世界眼光创立了内蕴世界化要义的马克思主义,并由此开启由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发展的世界历史期许。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它以深邃的世界眼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解释世界的真理体系,在时代之变中形塑了改变世界的实践格局,自觉锻造出其同时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宏大世界品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自我超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内生使命,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走向振兴。同时,为人类贡献了一种正在生成的新文明,并以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使命和追求,引导世界历史发展进路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5.
海洋是地球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球上的生物。近些年来海洋生态系统已经被人类破坏得非常严重,世界各国也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本文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去研究针对于海洋生态环境的道德关怀理论,旨在能够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观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理论。从一般意义上说,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和人的和谐发展三重内涵;从主体角度看,人的发展包括人的个体发展和人的类整体发展;从历史维度看,人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转化的辩证过程。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观确证了人在物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强调了人与社会、自然发展的和谐统一;人的发展观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突出了人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和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世界形势和中国形势发生的革命性的深刻变化,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思考全球化时代背景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固有的内在品质,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性是其内在根据,实践性是其基础,开放性是其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18.
由于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范式转换的未完成以及史学理论研究中过度的去意识形态化倾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呈现出一种逐渐边缘化的趋势。必须回到马克思的思想文本,重新阐释马克思史学思想,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范式的根本性变革,才能真正阐明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关于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教育和引领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的话语体系,其现实起点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介入视野、进程把握和效果评价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起点应该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科学阐释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增强人民群众践行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20.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文艺理论学说,已经明确表明不再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道路.这在当前理论"多元"的时代,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