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北朝各国统治者在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多种方式的经济救助的同时,也采取了政治性的救灾措施,主要包括:检讨为政过失,调整统治策略;整顿吏治,实行国家救灾政策;安抚灾民,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问民疾苦,稳定民心.这些救灾措施的实施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辅助救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积粮备灾与明代吏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粮是救灾的物质基础.为积粮备灾,明政府不仅将预备仓积粮达标与否与地方官的考核、黜陟结合起来,而且采取了纳粟入监、纳粮任官、纳粮免考、纳米充吏等多种措施.这些措施的采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救灾钱粮的筹集,却给明代吏治带来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1936-1937年,重庆及附近的江北县和巴县爆发了特大旱灾,对城乡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政府和民众都进行了祭拜神灵救灾.在当时较为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祭拜神灵求雨迎合了民众盼雨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安定了灾荒时期人们的心理动荡,对疏导民众对灾荒的恐慌心理,维护社会稳定有较大的作用.当然,祭拜神灵求雨浪费大量时间,耽误了科学救灾的有利时机,所浪费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也大大影响了科学救灾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川西在民国时期(1912-1949)进入了地震高发期,发生了地震80余次,如1933年的叠溪大地震等,破坏性极大.本文分析了民国川西大地震的典型个案,并通过分析国民政府的救灾赈灾措施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当时川西地震后的救灾赈灾,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医疗条件落后,物资匮乏,更由于中国只是处于一种形式上的统一,中央与地方很难通过有效的沟通形成赈灾救援机制,甚至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隔阂与对立,军阀之间相互猜忌,救灾赈灾成效甚微,大规模的救灾赈灾根本无法展开.  相似文献   

5.
1950年湖北发生了严重的水灾.湖北省党政机关围绕“救灾”这一中心任务,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人力物力总动员.这次动员指导思想明确,组织保障有力,舆论宣传得力,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这种救灾动员模式,最大限度地弥补了物质条件的不足,实现了高效救灾.但也存在国家强制与社会参与被动等缺陷.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四川自然灾害救济呈现出赈灾措施多元化、赈灾机构组织化、赈灾制度法制化和救灾过程社会化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两个严重问题,一是救灾大都是权宜之计,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灾害;二是政治失序、社会紊乱,使救灾活动的开展缺乏良好的生态环境.而这两个困扼民国时期四川灾害救济的致命问题,在现今却已基本消除.当今构建和谐法治社会,救灾工作应参酌、吸收历史的经验,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救灾法律体系;完善救灾过程的同时提高救灾效率;构建多元的救灾体系,使救灾社会化;树立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同时保证市场经济手段和媒体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天人感应灾异观是中国传统灾荒观的一种."丁戊奇荒"时期,它对救灾产生了一定影响.首先,它使灾荒中以皇帝为中心的祈祷活动盛行.其次,它使人们在灾荒中注重"修德".作为传统的灾荒观,它在近代受到了基督教的冲击,但是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天人感应灾异观一方面可以促使皇帝重视救灾,并对安定民心有一定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过分强调灾荒的原因在于人事以及救灾过程中祈祷和道德层面原因的重要性,最终会使人们丧失救灾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中古时期,除了政府救灾措施之外,民间的救灾活动也开始日趋频繁,成为救灾中的重要力量。具体表现在地方宗族大姓、宗教团体、市场都参与了救灾,并起到了救济灾民,稳定地方社会,弥补政府救灾能力的不足,缓解政府救灾压力的积极作用,为中国古代救灾方式社会化、多样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些活动也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并采取措施进行倡导与鼓励。但中古时期的民间救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9.
1942-1944年,华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面对发生的旱灾、蝗灾等自然灾害,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中共北方局的领导下,成立了各级救灾委员会,树立了"党领导,民自救"的救灾理念,实行广泛的抗灾动员,充分调动了各阶层救灾的积极性。结合边区的实际情况和斗争需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救灾政策,开展生产自救和社会互助,使边区渡过了这场自然灾害。针对因灾荒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边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力图解决疫病防治、土地买卖以及人口买卖纠纷等问题,来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从某种意义上说,探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如何调动内部力量进行救灾渡荒活动,对当今的救灾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国汶川地震和美国卡特里娜飓风救灾过程中的表现差异进行了对比,进一步分析和比较了中美两国救灾体制中的法制化程度、政府层级职能、负责机构、军队作用等方面的差异,最后提出了美国救灾体制对我国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湖南的农赈和合作事业是当时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的基本内容。它们主要是在灾荒的环境里发生和成长起来的,这对于赈灾救灾和加强农村的赈务具有积极意义,但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终南捷径。关键词:湖南;农赈;合作  相似文献   

12.
清季湖南救灾赈务措施基本上继承了古代的传统方式.赈务主要有急赈、蠲缓、平粜、工赈等措施;救灾措施主要有抗洪救灾、治理和防疫治理等.  相似文献   

13.
湖南华洋筹赈会存在于1921-1924年,主要从事筹赈、急赈、工赈、米禁等灾害救济活动.它是当时一所新型的近代义赈机构,以典型的官绅合办模式运作,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色彩和浓郁的近代化气息.它是此间湖南灾害救济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4.
灾荒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问答形式,探讨灾荒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关于湖南改赈为贷的问题;传统社会与近代社会荒政的差异;政府和民间人士在赈灾活动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北方五省1920年发生特大旱灾。灾情发生后,国内外救济机构和团体对救灾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实施救济。在有关方面的建议下,北京政府交通部利用所辖的路、电、邮、航四政附收赈款筹集资金,采用以工代赈方式修筑烟台至潍县公路。可工程开工后不久,由于交通部把持赈款,引发社会不满,遭到舆论抨击,不得不将所收的一半赈款用来办理急赈,这对工赈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烟潍路工赈在取得成绩时,也存在工程离灾区过远、赈济人数太少、拖欠工资和地价、管理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光绪年间的“丁戊奇荒”对青州府造成严重影响。这场大旱灾持续时间长、破坏严重,引发一系列诸如粮贵物贱、卖妻鬻女、公序良俗遭到破坏,社会动荡不安、大量民众外逃和死亡,人口减少等社会问题。“丁戊奇荒”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吏治废弛、仓储空虚、战乱频繁、饮酒之风、人口增长造成的环境破坏等都加重了此次旱灾的破坏性。青州府在此次旱灾中采取的多样性的救灾措施,呈现出近代特点:首先是救灾主体多元化,实现从政府主导向政府、社会多方参与转变;其次是救灾方式多样化,实现从单一救灾向多样救灾转变,救灾手段愈加灵活,救灾经费来源更加多元;最后是救灾机制规范化,逐步设立专门的救灾机构,制定完善的救灾制度。  相似文献   

17.
人类对灾害的态度经历了畏惧、奋起抗争、防范与抗争相结合的变化过程。灾害对人类生命造成了威胁,因此,面对灾害,人们的道德态度应以保全生命为道德底线,积极实施自救和他救,勇敢面对灾害。灾害时期,正常的道德关系被破坏,原有的道德规范失调,灾害救助的道德冲突愈加突出,对灾害救助提出了更大的道德选择难题。灾害救助的道德共识是共同承担、共同抗灾,人们应勇于承担灾害救助的道德责任,发扬仁爱互助的精神。在灾害救助中应遵循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守秩序的基本社会公德,尽快将灾区生活秩序导向正轨。人们在长期的灾害救助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灾害救助的道德管理机制、道德运行机制和道德评价机制,这为灾害救助的道德实践提供了可能性,是人类与灾害抗争的道德体现。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代救灾制度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救灾制度源于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就其本质而言,还没有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存在许多的弊端,有待进一步的完善。该文通过对我国当代救灾制度的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救灾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民国前,东北地方政府在赈灾政策中主要采取"旗民分赈"的二元化赈灾体系;民国后,在五族共和、人人平等的旗帜下",旗民分赈"的二元化赈灾体制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按受灾严重程度的平等赈济。这种变化不失为民国时期东北地方政府在赈灾政策上的一大进步。同时,民间义赈逐步兴起。这些转变对于整个近代东北地区社会慈善救助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华侨华人救灾政策呈现出阶段性变化,在不同阶段,党和政府对华侨华人救灾的参与态度和开放程度不同,并呈现出政策优待、统筹化与法制化趋势明显、动员组织与政策激励并存、加强服务管理等特征。这一政策演变与民族情感和历史传统、主流国际救援观念、国内外形势等均有一定的关系,并在事实上对华侨华人参与新中国救灾的规模、流向、程度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