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经济     
中国崛起比"9·11"事件更具影响力如果以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先入为主的看法来判断,近10年中最重要的事件毫无疑问就是"9·11"事件。但事实上,这10年中一个重要得多的事件是中国的崛起,以及伴随而来的美国的衰落。"9·11"是一个被过分渲染了的事件,它之所以具有现在这样压倒一切的重要性无非是因为两点,一是因为这次事件是针对美国的,二是美国对此做出的种种反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之前.美国总统克林顿曾悬赏1000万美元,捉拿恐怖组织头号头目本·拉登,但收效甚微。“9·11”事件之后,总统布什迅速把赏金提高到2500万美元。但令人不解的是,阿富汗民众对巨额赏金依然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3.
张帆 《领导文萃》2007,(3):17-21
“9·11”事件后,美国将恐怖主义视为其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威胁,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打击恐怖主义确定政策目标和实施手段。从“9·11”以后5年多的实施情况来看,美国的反恐战略——无论是国土安全还是国际反恐战争——取得一定成效,但这些战略的实施也引发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美国的反恐战争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4.
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德国黑森州政府意识到各种重大问题不再是是否会发生的问题,而是“何时、何地”会发生的问题。因此,在最高层面建立一个协调与决策机构成为州政府克服危机必须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9·11"恐怖袭击是2001年世界上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它极大震撼了美国经济的各个行业和各个部门,甚至对美国人心理也产生了影响."9·11"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是广泛的.  相似文献   

6.
“全球软件大王”比尔·盖茨:创新、创新、再创新 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创办人兼董事长,他通过创办和经营美国微软公司,31岁时成为亿万富翁,40岁前就成为美国历来最富有的人,2001年受到全球经济下滑以及“9·11”事件的影  相似文献   

7.
<正>"新十字军东征",是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9·11"事件发生后,于2001年9月18日提出的一个口号,是其打出的一面"反恐战争"旗帜。这就难免使人想起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使人不能  相似文献   

8.
姜奇平 《领导文萃》2008,(15):122-125
人算不如天算,机关算尽却算不尽。黑天鹅的存在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无论是“9·11”事件、美国的次贷危机、我国的雪灾,都是如此。人们总是以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和不堪一击的信念来解释不可预测的事件,其实我们更应该做的是顺应这种不可知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领导文萃》2008,(20):10-11
美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如果让持有约1万亿美元债券的中国不高兴,而大量抛售美元债券,美国就会遭到毁灭性打击。布什总统在8年前的总统选举中称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但如今成了一个要看大股东脸色的企业经营者。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9·11事件,是美中关系改善的转机。为“疆独”的恐怖活动所困扰的中国呼吁美国,两国共同开展“反恐战争”,转变了布什政府“打击”的矛头。接着。中国担任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主席国,让美国欠中国的情,进而通过美国来控制“台独”活动。中国在伊拉克战争及伊核问题上与俄罗斯合作牵制美国,  相似文献   

10.
这一天真的没有什么大的动静。稍微值得读读的是: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的一名发言人9月5日称,“9·11”事件后世贸中心大楼废墟升起的第一面美国国旗竟然被人掉了包。这面国旗去年10月随“罗斯福”号航空母舰开赴阿富汗反恐战争前线,今年3月送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作为一个政治问题凸显并引起欧美普通公众的强烈关注,源于“9·11”事件,当时恐怖分子曾扬言要将食品和供水作为下一个生物恐怖攻击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时间5月2日上午10点半,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对外宣布,基地组织头目,10年前引爆“9·11恐怖袭击事件”的主谋奥萨马·本·拉登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附近藏匿地被美国海豹突击队击毙。尽管这是拉登第七次“被死亡”,但由美国国家元首出面宣布,足见此次拉登之死是确凿无疑的。  相似文献   

13.
<正>如果要概括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十大事件",那么"9·11"恐怖袭击事件理当归入其中。"9·11"事件改变了美国,也改变了世界;同时,它也改变了国家安全的定义,传统上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大多限制为针对另一国家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
自2001年“9·11”以来,美国对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对中美关系的定位,美国对台政策以及对中国在国际体系中作用的认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曾一度陶醉于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短视而自顾眼前,忽视了外部世界的危险性。“9&#183;11”事件唤醒了美国人,促使美国人开始反思美国在世界中的角色与作为。时至今日,美国终于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答案:布什政府“主动进攻”的新军事战略已经浮出水面。美国总统布什将于今秋向国会提交他上台以来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份报告最引人瞩目的内容就是正式宣布向恐怖分子和拥有化学、生物以及核武器的“敌对国家”发动“主动进攻”的新军事战略。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是一个危机多发的世界。从美国“9.11”事件到“卡特里那”飓风,从巴黎郊区骚乱到西班牙连环大爆炸等一系列危机事件表明,现代社会虽越来越发达,但却十分脆弱,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是绝对安全的,各种公共危机随时都可能发生。公共危机管理是任何国家的政府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美国媒体的政治角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后,美国传媒日渐失去它在越战和水门事件期间的有力监督作用。美国总统布什近来的政治气运越来越糟,是明显的事实。这一情况的例证兼原因之一,便是美国传媒界终于改变了“9·11”事件后对白宫的毕恭毕敬,而以越来越严厉的眼光和批评态度对待布什政府。在历史传统上,美国传媒界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记者有“无冕之王”之称,以监督政府、揭露不法为己任。在上一世纪中后期,美国传媒界直接促成了两桩内外大事:美国的越南战争以失败告终和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传媒界的政治影响力达到了顶峰。如果没有传媒积极参与,这两件大事都不会发…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1事件对美国政治的影响@郝雨凡$美国科盖特大学  相似文献   

19.
阿拉伯、伊斯兰与西方:复杂多变的关系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9·11”恐怖袭击发生后,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不论美国还是阿拉伯和伊斯兰,都明确表示在反对恐怖主义斗争中,要把极少数恐怖主义分子与阿拉伯国家或伊斯兰教区别开来。这种“区别对待”的态度表明,双方都不愿看到现有的关系再受到损害,不希望这一本来就复杂多变、非常敏感的关系格局出现新的变数。撰写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溯恐怖主义的根源,更不是为“9·11”事件讨个说法,而是为了从宏观的视野来探讨阿拉伯、伊斯兰与西方世界之间漫长而复杂多变的关系史。在普通西方人的观念中,“东方”至今仍是一个含混不清的…  相似文献   

20.
在“9·11”事件发生之后最初的几个小时里,有两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情况的混乱和信息的匮乏;二是总统迅速地认定这是场战争,并将带领全国人民赢得这场战争的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