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婉 《百姓生活》2011,(10):47-47
大概有3年的时间,每逢冬春两季,我的喉咙就经常瘙痒得咳嗽不止,吃药也不管用。前年夏天,我参加了一场医学研讨会,与旁边一名学员谈及我的咳嗽问题,她建议我用香蕉炖冰糖试吃。她说,已有不少人用此方治好常年咳嗽。  相似文献   

2.
随薪 《百姓生活》2010,(1):20-20
那次我与妻子闹矛盾,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火气越大,最后甚至说“干脆离婚算了”,“下午就去办手续”机敏的女儿见势不妙,便偷偷去给她爷爷打了个求救电话。两个小时后,父亲便带着母亲,从百里之外赶到了.进了家门,父亲并没有发脾气,只是说:“我们开个家庭会吧!”于是大家都坐下来,开家庭会  相似文献   

3.
开怀一笑     
《今日南国》2006,(11):21-21
报告单父亲看儿子带回来的报告单,越看越生气:数学,中;语文,差;英语,差。“啪!”他把成绩单朝儿子甩过去:“我看你越来越不像话了,你还有什么好的?”“爸爸,”儿子抖抖索索地重新把报告单送到父亲面前,“你看到那一项了吗?”他指了指最后一行,那里写着:健康状况,优。足球与爸爸托比的爸爸给托比买了一个小足球,托比把它带到学校里去,玩得挺开心。老师过来了,摸着托比的头说:“托比,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所以要懂得关心同学,把你的球借给那个没有爸爸的小男孩玩玩,好吗?”托比犹豫了一会儿,说:“老师,我能不能不借给他足球,而借给他爸爸呢?…  相似文献   

4.
《金陵瞭望》2008,(11):86-86
“最近总是感到胃酸反到喉咙,从食管到胃都火辣辣的难受。”刘小姐无奈地说。她的抽屉,里面放满了茶叶、咖啡、巧克力。其实,刘小姐反映的情况是典型的反酸烧心症状,她说:“我的很多同事都和我差不多,经常感到反酸烧心。他们有时吃片药,但在药片起效前还得忍着,继续工作,非常难受。”  相似文献   

5.
积雪草 《社区》2014,(25):54-54
一个女孩,结婚才半年,原本粉嫩的脸蛋很快便消瘦下去,像一朵快要凋谢了的花儿。她唉声叹气,愁眉不展,看到我便说,人还是那个人,为什么一结婚就不一样了呢?原来的那个人去哪里了呢?我笑着问她:“你说什么啊?什么这个人那个人啊?”  相似文献   

6.
母亲菜     
卫宣利 《社区》2008,(32):60-61
结婚后,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偶尔往家里打个电话,母亲便欣喜得像个孩子,逮着我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她说,园子里的青菜都泛青了,油绿油绿的,中午去掐一把回来,洗了下锅,一锅的鲜啊;她说,今年菜贵,我每样都种了点,菠菜,香葱,西红柿,黄瓜,辣椒……再过两个月,你就不用买菜了;她说,你有空就回来一趟,自己种的菜都吃不完,你还买着吃?再说,  相似文献   

7.
按照家政公司广告上的电话打过去,在简单询问了保姆工资和介绍费情况后,我请他们帮忙介绍一个保姆。第二天,家政中介公司的人便把一个叫桂香的河南女孩带来了,小姑娘又瘦又小,看上去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身上穿了一件皱皱巴巴的男式衬衫,很旧,一点也不合身。我心里想,雇她吧,她太小了。小姑娘看出我的心思,就说:“叔叔,你放心,我7岁就开始煮全家人的饭了,有不懂的你只要告诉我,叫我咋个做我就咋个做,保证听你的话。”我便不好再推托了。谁知第一顿饭她就没煮好,把饭烧煳了。没人说她什么,她却伤心地哭了一场。她说她在家里平时吃的都是馒头,…  相似文献   

8.
纯贞的心     
隔壁二十三号里的郑德菱,这人真好!今天妈妈抱我到门口,我看见她在水门汀上骑竹马。她对我一笑,我分明看出这一笑是叫我去一同骑竹马的意思。我立刻还她一笑,表示我极愿意,就从母亲怀里走下来,和她一同骑竹马了。两人同骑一枝竹马,我想转弯了,她也同意;我想走远一点,她也欢喜;她说让马儿吃点草,我也高兴;她说把马儿系在冬青上,我也觉得有理。我们真是同志的朋友!兴味正好的时候,妈妈出来拉住我的手,叫我去吃饭。我说:“不高兴。”妈妈说:“郑德菱也要去吃饭了!”果然郑德菱的哥哥叫着“德菱!”也走出来拉住郑德菱的手去了。我只得跟了妈妈进去。  相似文献   

9.
早晨刚到校,就见到我班上的一群孩子围着一个女孩。走近一看,原来被围着的又是霞。因为家庭过分的宠爱,霞性格孤僻,平时在班上很不合群。连课任老师也常常因为她的“不合作”而对她颇有看法。今早,是因为霞值日来迟了,遭到了其他值日生的“围攻”。霞站在那里,流着眼泪。我走上前,其他孩子便纷纷向我诉说着霞的不是;而霞一言不发,毫不为自己辩解。看着泪流满面的她,我知道她已在认错了,只是没有说出口。我想帮她擦一下眼泪,可是一掏口袋,发现手帕没有带。于是,我便伸出手臂,用衬衫的衣袖将她满脸的泪痕轻轻地拭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托比的财宝     
“丹尼,丹尼,瞧我发现了什么?”托比大呼着从外面冲了进来。托比是我的弟弟,今年八岁,满脸雀斑,掉了两颗门牙。  相似文献   

11.
原来是……     
实习快半年了,作为一名小助理,办公室里的电话我可没少接。记得有一次接到一位客户的咨询电话,对方的声音嗲声嗲气的,我一听就觉得是位年纪不大的姑娘。听完“她”的叙述,我便说:“小姐,请稍等,我帮您转接相关业务专员。”说完我按了转接按钮并放下电话。第二次,我又接到了这位“小姐”的电话,“她”似乎也认得我的声音,口气生硬地询问我某某同事在不在,我依然很客气地说:“小姐,某某不在,您方便留下联系方式吗?”“她”犹豫了下,便告诉了我名字和手机,然后匆匆挂了电话。  相似文献   

12.
儿子去美国留学,毕业后定居美国。还给我找了个洋媳妇苏珊。如今,小孙子托比已经3岁了。今年夏天,儿子为我申请了探亲签证。在美国待了三个月,洋媳妇苏珊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这个中国婆婆大开眼界。不吃饭就饿着每天早上,托比醒来后,苏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顾自地忙去了。托比会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面  相似文献   

13.
今年我刚好四十岁,进入不惑之年,自己心里明白离不惑还远着呢。屈指数来,自己从教竟已是第十六个年头,前些天在公交车上碰到一位女士,她上车后,便冲着我直截了当地问:“您是某学校的老师吧!”我说:“啊,对!”然后我也没再说什么。她紧接着说:“我认得你”。我说:“嗅!”。然后又不再说话。我的确不认识她!她接着慢慢地说:“我是您十五年前教过的学生,第一眼我就认出您来了!”。  相似文献   

14.
回家的路上,妻神秘地说,今年除夕年夜饭她要进行一项重大改革,必定让我感动半天。我不信,说她故弄玄虚。她说走着瞧。从城里回到家,熟悉的小院洒满温暖的阳光。母亲听到门外的说话声拍着身上的灰尘,笑着走出厨房奔院门而来。女儿甜甜地叫一声:“奶奶。”便扑了过去。进了门,女儿就嚷开了:“哪儿有茶叶蛋的香味?好香哎。”母亲拉着女儿的手:“就你鼻子好使,快进屋吃,赶了路,肚子肯定饿了。”每年三十这一天,母亲都要拿自家鸡下的鸡蛋,煮上满满一盆茶叶蛋让我们吃。稍事休息,妻子对母亲说:“妈,您已把菜都洗好了,我来炒菜…  相似文献   

15.
宋尚明 《老友》2013,(3):42-42
去年,我给老妈买了部老年手机,老妈嫌不会用,一口拒绝了。前不久,有一天老妈从老年大学回来,看我用手机打电活,就说她同学中也有人在使用手机,连这个同学的名字都说得十分清楚。一开始我没在意,过后一想.大概老妈是想用手机了,于是我便把早已买好的手机拿出来,递到她手里,老妈果然很开心。  相似文献   

16.
高胥文 《山西老年》2012,(12):26-26
“老公就是遥控板,我是拿遥控板的人。”这句话,是老婆的口头禅。家里新添了小家电,老婆不看说明书,先捣鼓一阵,实在达不到她想要的效果,便把遥控板扔给我:“老公,你说,这东西咋弄呢?你教教我。”我也没用过呢,可是老婆迫切地想知道,我只好喜滋滋地找出说明书研渎,和她的操作方法一比较,她弄不好的原因就出来了。  相似文献   

17.
我叫刘麦儿,75岁,老伴比我小两岁。37岁的那年,我收养了因父母离婚出生不到8个月无人抚养的女孩,给她起名叫刘乃香。我家很穷苦,雇不起奶妈,老伴只好用小米加工做成米糊糊喂她,就这样把乃香养大成人,并一直供养乃香高中毕业。后因车祸,乃香没有考上大学,便到本村小学当了个民办教师。乃香18岁那年,她后嫁到太原的生母多次来信叫乃香去太原走一趟,乃香在太原住了几天。据乃香回来说,生母劝她去太原找个对象,并给她安排上个工作,免得在山村里一辈子受罪。乃香回答:“你生下我不到8个月,就丢下我不管,我父母把我抚养…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偏方     
梅子 《社区》2008,(10):56-57
我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在发育生长时期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由于缺乏营养,我常年小病不断,每当我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母亲就会说:“上火了,没事,过两天就好了。”母亲说得多了,我便知道“上火了”不是什么大病,不舒服的时候,只要听到母亲说这三个字,我心里就踏实了。  相似文献   

19.
生活观感     
《社区》2009,(21):60-60
小丽在睡觉时梦见姥姥来家做客,姥姥给了她两块巧克力。小丽嫌少不去接,对姥姥说:“您好久没来了,应该给我5块才行!”话刚脱口,她就醒了过来,发现手中什么也没有,于是马上又闭上眼睛,喃喃地说:“请原谅我,姥姥,我现在只要两块就行了。”  相似文献   

20.
事功夜静悄悄的,仰望天上的星点,不久便进入梦乡……大雨下了三天三夜,我独自蜷缩一团,正在盼望着阳光与温暖,还有明朗的天空。“丁冬、丁冬……”一阵急促的门铃声传入耳中,我去开了门,一个身体扁圆形、衣衫破烂的老婆婆站在我家门前。她见了我,用她沙哑的嗓子哀求道:“孩子,救救我吧!”我觉得很奇怪,便问她:“你是谁呀?怎么我没见过你?”“我,我是你们人类的母亲——地球呀!”“地球,就是那个长满碧绿的草,头戴鲜红的花儿的人,她有两只水汪汪的眼睛,可你像吗?”我又问她。那位老婆婆就哭了起来,她边哭边说:“是的,以前我是很美丽的,我的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