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促进新闻传播研究的不断深入,《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起开办"长江传媒论坛"栏目,得到了广大新闻传媒研究者的大力支持。为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长江传媒论坛"栏目特面向广大作者、读者征稿。参考选题:1.精神文化产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新闻传潘研究的不断深入,《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起开办“长江传媒论坛”栏目,得到了广大新闻传媒研究者的大力支持。“长江传媒论坛”栏目特面向广大作者、读者征稿。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新闻传播研究的不断深入,《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起开办"长江传媒论坛"栏目,得到了广大新闻传媒研究者的大力支持。为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长江传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新闻传播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要,《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起开始"长江传媒论坛"栏目,现向广大新闻传媒研究者征集优秀稿件,重点针对新闻传播学理论、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5.
一、"长江传媒论坛"十三期2010年3月4日上午,长江传媒论坛第十三期在重庆广电集团(总台)7楼的多功能厅举办,主讲人徐蓓是纪实传媒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精品部总监,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硕士毕业。1998年起从事纪录片创作,具有  相似文献   

6.
2009年9月9日.重庆工商大学与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共同创建长江传媒学院,这是重庆工商大学探索开放式办学,培育新型广电传媒人才的重要举措。2009年9月到2010年1月,长江传媒学院主办了12期长江传媒论坛。现摘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9年9月9日.重庆工商大学与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共同创建长江传媒学院,这是重庆工商大学探索开放式办学,培育新型广电传媒人才的重要举措。2009年9月到2010年1月,长江传媒学院主办了12期长江传媒论坛。现摘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建构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传媒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建设"鼓"与"呼",并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中,不断推进传媒经济的发展,从而开辟了新闻传媒的现代化发展进路.新闻传媒是现代经济伴生的产物,经济发展与新闻传媒的发展是共生互动的.在建构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新闻传媒要在服务经济发展中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互相促进,推进传媒经济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在中国首届十大名牌栏目评选中成功胜出,该栏目立足本地、为老百姓说话、说老百姓的话、节目形式不拘一格、表现手法不断推陈出新、重视栏目风格和主持人风格的培养、重视新闻资源的深度挖掘等是它的成功之道,值得新闻与传媒人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10.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当前中国新闻传媒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由于中国新闻传媒的特殊性,目前中国新闻传媒的市场身份兼备经济和政治的二元内核,它是"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双法人"主体。这种"双法人"主体身份的获得缘自中国新闻体制变革中国家主导下的渐进式制度变迁模式,它通过我国新闻传媒社会主义影响力经济市场竞争"义"、"利"的二元取向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闻传媒在"5.12"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中,充分显示了传媒在战胜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中的突出而重要作用,为抗震救灾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过得硬的采写编播新闻队伍和不断更新与提高的新闻传播设备技术,是我国新闻传媒夺取这场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新闻报道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影响力与影响力经济是新闻传媒的本质属性。媒介权力使影响力成为新闻传媒的客观职能,影响力不仅是传媒在特有传播过程中所打下的"传媒资讯渠道烙印",也与传媒公信力和权威性互为条件;新闻传播本身也是一种经济行为,媒介所具有的传播力使广告的传媒"寻租"成为必然,它和媒介组织的公共服务性质一起促使出售影响力成为媒介经营的固有法则,"利益——控制"的二元格局是影响力经济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社会工作研究的不断深入,《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近年来重点打造"社会工作"栏目,得到了广大社会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为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社会工作"栏目特面向广大作者、读者征稿。  相似文献   

14.
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频道首推以“透过现象说本质”的央视论坛。该栏目的开办为我国的电视加强新闻评论带了一个好头,对完善体制、扩大影响、提高我国电视在国际上的水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该栏目在栏目的定位,嘉宾的选择,话题、时间和地域选择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需要研究和改进的问题。本文以栏目宗旨和新闻评论的基本要求为依据,对该栏目2005年至2006年的一些节目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意见和看法,以促进人们对中国电视评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社会工作研究的不断深入,《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近年来重点打造"社会工作"栏目,得到了广大社会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为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社会工作"栏目特面向广大作者、读者征稿。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新闻传播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十年来,我国新闻传播理论滞后于国际精神同辈,滞后于传媒发展.经营管理缺乏企业理念.传媒成为以政治目标为主、兼顾经济利益的组织.媒介结构和体制与先进的生产关系不适应,面临新媒体和全球化的多重冲击与压力,中国新闻传播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武器,对传统的新闻理论进行历史性检讨,建构新时期新闻传播理论.  相似文献   

17.
传媒报道的客观性要求其不偏不倚,整体上做到平衡。但具体到不同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又必然要以社会公德、公平与正义为基准来进行合理的偏向与适度倾斜。如果偏向与倾斜不当,就会造成"传媒失语"或"传媒媚俗"等一系列媒介道德问题,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本文以公众兴趣与个人隐私为例探讨了具体报道中传媒道德为何要倾斜,向谁倾斜以及如何倾斜,试图为传媒道德的合理性倾斜提供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2月27日下午,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中国、第二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180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出席草原文化百家论坛,1800多国内政界、商界、新闻传媒人士及学生代表参加了基金会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19.
敬告作者     
正《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衷心感谢广大作者、读者朋友对我刊的关心与支持!本刊将着力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期待与广大作者、读者一道,共创新的辉煌!一、欢迎投稿《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作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双月刊,将继续秉承"繁荣学术,服务现实,创新理论,培育人才"的办刊宗旨,以"立足特色,突出重点,聚焦前沿,鼓励创新"的编辑理念,全面刊载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等各学科优秀科研成果,热忱欢迎各界人士投稿。二、民族学人类学论坛为本刊专业化特色主打栏目。本着"大民族学"的理念,下设学科研究动态述评、人类学、民族社会学、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经济、民族法学、民族文学、民族教育等子栏目。论坛采取专题化操作模式,每期发文约20篇,强力推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与新闻传媒责任担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传媒是社会变革、发展的推进器,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与新闻传媒的天赋使命具有高度一致性.当前新闻传媒存在着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不和谐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公共信息平台向强势群体倾斜、新闻镜像失真和人文精神的缺失.为更好履行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新闻传媒必须科学界定公共传媒与商业传媒的身份与功能,改革传播理念,关注弱势社群,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提高舆论监督和危机预警能力,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