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Y先生考试     
我认为从遗传学角度来说,Y先生不是考试的料。因为y先生的父亲是一个天然的考试失败者,从小念很差的小学、很差的中学,最搞笑的是连续4年都没考上大学。Y先生很小的时候,大概是小学二年级吧,到我办公室来玩,他问我在单位里是干什么的,那时候我正在分发报纸,就随口答道:"我在单位就是送报纸的,这都是小时候没念好书的缘故。"Y先生当时傻乎乎的,但似乎也明白送报纸不是一件很好的活,是混得很差的一种表现,他用嘲笑的眼神看着我,一个劲地念叨:"送报纸的,送报纸的。"  相似文献   

2.
近日,江苏省芜湖市副市长詹云超骑自行车送女儿上学的照片在网上引发热议。一些网友对詹赞美有加,说他是一个好爸爸、好市长。一位记者采访詹副市长,他说:"这没什么,我经常这样。骑自行车送女儿上学是尽一个父亲的义务与责任。"记者较真,暗访詹副市长的左邻右舍,甚至守在詹副市长每天送孩子去学校的路上观察,发现事情确实如此,而且詹副市长每天上下班都骑自行车,并不是在作秀。一位职位并不很高的领导干部骑自行车送女儿上学或上下班,实在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为什么会引起社会如此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怀念母亲     
母亲是位身材弱小的缠足妇,没读过一天书.她就是凭着那双小脚、那副弱小的身躯和如柴的双手,跟父亲一起担负着繁重的农务劳作,还要整天为全家人的吃饭穿衣精打细算.然而就在我长到7岁时,妈妈竟下定决心,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宣布要送我去学堂念书.记得那次妈妈说:"我想了想,只有念书,学到文化,才能改变咱们一辈子在地里刨食的命运.我看小三挺机灵的,是块当先生的料,让他去念书吧."  相似文献   

4.
女儿的吻     
母亲去世了,父亲和女儿相依为命。可是屋漏偏遭连阴雨,父亲又下岗了。40挂零的年纪,又没技术,只好每天出去帮人家打短工,装修、搬运、送套餐、送报纸,只要能挣来钱,什么都干。好在女儿学习很出色,而且已经能够熟练地做家务。父亲回到家里。一碗清淡但是热气腾腾的白菜汤就会端到他面前。  相似文献   

5.
父亲是去年10月去世的,医生说送他终老的病是脑溢血,但我总觉得我们兄妹6个才是父亲的催命鬼。如果他不是养育6个孩子,他就不会成年累月地含辛茹苦,那铁塔一般壮实的身体就不会倒下。父亲是个苦命人。他出生在一个贫穷偏僻的山村,3岁时就死了母亲,成了没娘的孩子。家境的贫寒,严重影响了他的婚姻,我的母亲双目失明,其家世比父亲更糟。当年,母亲嫁给我父亲的目的就是找一碗饭吃。父亲用勤劳与坚忍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穿过一件完整的衣服,饥饿与寒冷是他常年征战的两大敌人。为了让一家人吃饱穿暖,…  相似文献   

6.
老爱情     
秋丽水  浏泓 《现代妇女》2005,(10):30-30
爱情会老吗?那天傍晚,在华南植物园,当夕阳的余辉暖暖地轻抚父亲母亲的背影,看着他们手牵着手走在前头,我的心中充满感激,我想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前天晚上,父亲跌倒了。那是一个台风袭击广州的夜晚,母亲到联络会参加活动,九点多钟活动结束,雨还是淅淅沥沥地下,父亲几次到阳台去探看雨势,然后走过来忧心忡忡地说,母亲出门好像没带伞。一会儿,父亲换好衣服,说是要给母亲送伞去。结果,伞送到了,母亲接回来了,父亲却在送伞的路上滑倒了。勉强走回家,就躺在床上动不了身了。“他还以为自己十八岁呢!都已经六十几的人了,下那么大雨,居然一边骑…  相似文献   

7.
六年间     
父亲在外做生意,从我懂事起,我们就聚少离多,只有节日才见上一次。尽管这样我觉得自己是爱父亲的,从小到大我都没顶撞过他,每年都记得祝贺他的生日。我开始工作那年,父母亲搬到广东定居。此后我每年只能见上父亲一两次。当然,每个周末我都会给他们打电话。可跟我聊的几乎总是母亲,偶尔父亲接到我电话,我们的通话也总是那几句。一般是我问,爸,吃饭了?父亲答,吃过了,你呢?也吃了!即使没吃,我也不想他担心。  相似文献   

8.
阿春 《女性天地》2010,(1):29-30
我和妻子轮番“还感情债” 2008年3月9日上午,我办完房屋按揭手续刚回到家里,等候已久的父亲就开门见山地说:“你叔叔要动手术,我和你妈琢磨过了,你就代表我们家送些钱给他,也算尽了你的一份孝心。”我答应下午去银行取几千块钱送过去。  相似文献   

9.
女儿的吻     
母亲去世了,父亲和女儿相依为命。可是屋漏偏遭连阴雨,父亲又下岗了。40挂零的年纪,又没技术,只好每天出去帮人家打短工,装修、搬运、送套餐、送报纸,只要能挣来钱,什么都干。好在女儿学习很出色,而且已经  相似文献   

10.
送你一条路     
大卫·布伦纳是美国著名的喜剧演员。他出导贫赛,小时候,当利的预子力设青轿车没有到皇嘟目不休的时候,他却在为一双鞋子、一项饱饭而发愁。中学毕业的,他的同学,有的得到了父母送的新衣服,有的得到了汽革县至别墅。春到八家摆到这么贵重的礼软,大亚出眼巴巴地望着父亲,希望父亲能送点什么。他父亲微笑着,手也进裤兜望,摸出了一权谋币,送给了他一历终生难忘、受益无穷的礼物:“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用2工实份报纸吧,逐字逐句地冒——那上面目伽的路。”大卫享着他父亲给他的一枚镍币,当冥实7一份报纸。他留到一篇分绍一值喜剧…  相似文献   

11.
读字典     
文革初期,没有书读,父亲对我说去学一门手艺吧,艺不富人,艺不穷人。那时父亲在一个偏远的山村供销社工作,月工资才32元,要养活一家六口,也希望我早日学成手艺人,为他分担生活之重,便领我到他工作的村子拜师学做篾。母亲出生于大户人家,她和父亲的认识不同,她说没田不叫富,没书不叫智,要我不能放弃了识字读书,让我带上一本字典。  相似文献   

12.
男人啊,你的名字叫黄连文/西郭林先生本小利薄的个体户武大郎早出晚归.挑着炊饼沿街叫卖,风雨无阻,惨淡经营。他知道已婚女同志不好找工作,即使女同志找到工作还得工作、家务一肩挑,弄不好因为送孩子去幼儿园而迟到几分钟被上级扣发奖金。武大郎百般体贴老婆,就没...  相似文献   

13.
吴兴英 《老年人》2006,(5):30-30
我决绝地把父亲给的5000块钱塞回他的口袋,并把他送上了返回老家的汽车。旁边一位大爷见了,问我父亲:“老伙计,这是你儿子吧?”父亲笑着说“:是的,他送我回家。”可我分明看见父亲笑得勉强。长途客车徐徐出站,我对着父亲挥手。父亲坐在窗边,一副倦怠失落的样子,并没有往常的热情。车走远了,也带走了我对父亲的牵挂。回想起这天清晨,我和妻子刚刚起床,父亲就大汗淋漓地敲响了我家的门。正是春耕农忙时节,父亲的突然到来让我有些吃惊。难道家里出事了?因为父亲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平时很少进城找我,而且他在老家还种着几亩水田,这时的农…  相似文献   

14.
轮回父女情     
父亲的脾气越来越坏了。我去省城出差,走得匆忙,没来得及在冰箱里准备菜,上了火车给他找电话,叮嘱他这两天去超市买菜,不想做就在楼下的那家“怡然居”凑合一下。  相似文献   

15.
回老家发现父亲家的门口停着一辆大摩托车。他得意洋洋地说新买的,不到3000块钱,可以换挡。 父亲明年满80岁,以前骑一辆电动自行车,我觉得那已经是像他这个年龄的老头儿所能挑战的极限了。父亲换车的原因是要去水库钓鱼,附近的小鱼塘已经承载不了他的梦想了,看着周围的人都往更远处的大水库进发,父亲心痒手痒,终于下定决心,买了摩托车。  相似文献   

16.
姜菁 《职业》2005,(4):52
"三年前,我早上经常送小孩上学,每到北京海淀区学院路附近一个繁忙路口等红灯的时候,总会看到一个站在街头卖报的小伙子,穿着不太整洁的衣服,皮鞋好像也开了线.我在他那儿买了几次报纸.有一天要买报的时候我发现身上没带零钱,于是他说你先看吧,等下次再给.过了几天再遇到他并从他那儿买报纸的时候,我说上次的报钱你也一起拿着吧,但他给我的不是一份报,而是两份不同的报.从这之后,我们的交易基本上就不是5毛一份或是1元两份……有时我没有零钱给他,而他依然会给我份报纸;有时我会多给他两三块钱存在那里.这样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后来我想把几件旧点的衣服和鞋顺路送给他的时候,却看不见他了.每当到这个路口时,我都会想到他,他或许是挣了钱回家盖房,或者是去娶媳妇了?我真心地祝福他.我们虽然每次都是瞬间的交往,但却是一种信任的目光在互相交流."  相似文献   

17.
叶天 《伴侣(A版)》2011,(8):31-31
正恋爱的时候,她就知道他不是一个浪漫的人。人家的男友会在校园的女生宿舍楼下用999朵红玫瑰铺下巨大的心形图案,他最多一次只送过9朵;人家的男友送汽车,他只送过她一辆飞鸽自行车;人家的男友工作几年就有了别墅、名车、耀眼钻戒,他埋头苦干  相似文献   

18.
感恩的阳光     
包利民 《老年人》2005,(5):29-29
大学毕业那年,我没有找到接收单位,只好回了家乡。在家乡的小城,要找工作也十分困难,两个月奔走下来,竟然没有一点门路。恰恰这个时候,与我相爱3年的女友提出分手,真是雪上加霜,让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绝望。那些日子,我的心冷到了极点,常常无缘无故地跟父母闹别扭。一天晚饭后,父亲来到我的房间,劝我振作精神,出去找点事情做。他的话还没说完,我就生气地拒绝了,而且牢骚满腹地说:这年头没钱没关系还想找工作?你看人家前院的李飞,大学没毕业,家里就给他安排好了工作,这就叫父母的能力!”父亲遭到我的抢白,一脸灰暗,默默地走开了。那一夜,我听…  相似文献   

19.
我年过古稀,多年重病缠身,能活到今天,搭帮张家界市永定区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彭德米。是他在我生命垂危之时热心相帮,为我排忧解难,使我战胜了病魔。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的冠心病、高血压病发作,情况十分危急。老伴给我服了药,要送我去医院,可我原来单位的公费医疗定点在中医院,而那里不具备抢救危急冠心病人的条件。老伴心急如焚,一时没了主意,只好打电话到区委老干部局求援。彭德米副局长听完电话,马上来到我家,要送我去医院抢救。老伴说出定点医疗的难处,他就赶到中医院去协商。谁知找不着院领导,他十分着急。怕拖下…  相似文献   

20.
圆西藏梦,一直是我心中最大的期待。今年8月,为去西藏已慢跑两年的我,在网上查了些资料,准备了一些进藏必需品,便准备择日出发了。由于爱人工作忙,无暇照顾孩子,每次出去,孩子都只能让父亲带着。母亲去世后,父亲一直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至今已8年。其间,许多人劝他再找个老伴。只是,每当看到我和妹妹一脸不快的样子,这件事他就再没提起。我和爱人曾多次让他搬来同住,他说已习惯了老房子里的一切,不搬了。母亲在我怀孕3个月时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