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督教社会教育在晚清的西学东渐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通过自己所拥有的才华卓越的基督教社会教育家的努力以及广泛的教育对象,加上由基督教势力兴办的轰轰烈烈的基督教社会教育事业和向当时的国人传授丰富的社会教育内容,证明了晚清基督教社会教育的存在。通过对基督教社会教育在晚清社会上所发挥出来的作用的研究也证明了晚清基督教社会教育又是非常成功的,对晚清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受印刷技术不断改进、传媒制度相对宽松、城市商业繁荣、市民文化日益发展等因素影响,诞生于晚清时期的中国画报画刊在短时间内得以兴盛,成为开启民智、传播风尚、浸润审美的重要媒介。研究发现,从出版时间、发行地点来看,晚清画报画刊出版具有聚集性;从出版类型、周期以及外观形式来看,晚清画报画刊出版具有多元性;从出版内容来看,晚清画报画刊出版具有通俗性;从运作与销售策略来看,晚清画报画刊出版具有灵活多变性。图文并举的画报画刊不仅开启了图像阅读的序幕,为人们提供了精神食粮,也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提供了可靠史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中国近现代史及东亚基督教史的视野中,讨论了基督宗教是如何被植入中国社会并在其中逐步生长的。基督教经历了三次输入中国的失败后,在具有西方基督教背景的列强对华殖民扩张时代再度传入晚清中国,且在不平等条约支持下使得传教信教合法化,开启了基督教与中国政治力量互动及其自身成长的进程。基督教得以传入并嵌入中国社会的原因在于,从外部社会环境看,从晚清到民国在不断变化的政教关系中,除了短暂间隙,基督教一直具有维持其存在的"合法"的地位;从内部动力看,基督教自身一直因应中国社会处境主动或被动地参与社会现代性转型的改良、革命与反对外来侵略,特别是反对非基督教背景的日本侵华,谋求基督教传播和发展。基督教在近现代东亚中日韩三国中的际遇有共性也有差别。在近现代中国,基督教的传入对中国宗教传统有其补缺性。而在当下,基督教的中国化则是中国基督教存续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察晚清西学传播与陕西社会转型,采用了文献解析与梳理的方法进行研究.晚清陕西虽然不是西学传播的中心地带,但却非常活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在西学传播的过程中,新式学堂的建立、教学内容的改变、留学日本的兴起等促进了陕西教育的转型;晚清西学在其传播的过程中促进了陕西实业和科技的发展,并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西学的传播不仅为陕西注入了新鲜的空气,而且为民主思潮的传播及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一定基础;晚清西学的传播对陕西社会转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宁夏近代基督教史研究较为薄弱,且舛误甚多。宁夏基督教史始于1877年1月6日,在晚清先后经历四个阶段,即第一次内地会时期(1877~1895年)、宣道会时期(1895~1900年)、无差会时期(1900~1904年)和第二次内地会时期(1904~1912年);晚清时期基督教在宁夏的传教效果欠佳,这与接受方、传播方的因素均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作为晚清洋务事业重要机构的福州船政局,派遣了四批船政留学生,他们在晚清的海军教育中发挥了桥梁的作用。他们迈出了中国军事留学教育的第一步,传播了西方先进的军事理念,制造了先进的军舰,培养了一大批新式人才,促进了晚清海军教育的近代化,对当时乃至后世的中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百年间上海基督教文字出版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 ,文字出版是重要的手段。而上海正是基督教文字出版的中心。墨海书馆、美华书馆和华美书馆、益智书会、上海土山湾印书馆、广学会、中华浸会书局、青年协会书局等是当时教会的主要出版机构。它们在传播西方科学以推动中国现代科技的变革、用白话文翻译圣经等宗教读物以促进中国新文学的发展、编译学校教科书以促进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统一术语译名的工作以推进西学引进和中国现代学术规范的确立、编印杂志和创办社团组织以倡导现代学术精神以及为近代中国引进先进的印刷技术等方面 ,对近代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传教士在晚清时期西方人体生理知识在华传播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传教士从传教需要和普世关怀的双重动机出发,在数十年的时间内系统地从事将两方人体生理学知识与其他两学知识一道输入中国的事业.在此过程中的代表人物有合信、柯为良、德贞、傅恒理、惠亨通等人.传教士不仪编撰了有关人体生理学的学术著作,而且写作并刊行了众多通俗性小册子,并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大量文章,对大众进行知识普及.在长期传播过程中,西方人体生理知识逐渐进入中国本土知识体系,从清末开始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产生不同层次的影响,最终以进入国家教育体系为标志,确立了其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洋务运动时期正是中西文化不断冲突、整合的特殊历史阶段。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清政府通过成立专门的翻译机构,系统地出版介绍和传播西学。这些翻译机构,如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局都发展成为晚清重要的西学传播中心。洋务运动时期的英语翻译和出版活动成了西学东渐的重要媒介,促进和推动了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中国传统的思维和语言方式的转变。同时,洋务运动时期的西方科技图书的译介出版活动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出版发行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0.
教会医院与晚清教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传斌 《南都学坛》2007,27(5):25-29
教会医院与晚清教案发生了较多联系。除一些教案对教会医院产生影响外,教会医院有时还引发教案。因为教会医院所传播的基督教和西医与中国的文化、习俗完全不同,它们之间往往会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案的发生。列强的侵略也是教会医院引起教案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以上二者之外,中外利益冲突也是值得注意的。在上述诸多因素中,有时是一种原因,有时则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导致了教案的发生。需要指出的是,教会医院并不必然引发教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