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冷战"、民族主义与"十七年文学"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长安 《河北学刊》2004,24(2):124-129
一 "十七年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全球化过程中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的文学,"冷战"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变得相当重要.从这一意义上讲"十七年文学"的全球化,就是社会主义化.  相似文献   

2.
面对着百年中国"现代性"的历史文化语境,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承担了在"现代性"境遇中引领人们"归家"的创作使命.呈现出漂泊--寻找--皈依或逃离的叙事范型并从中展示出海德格尔的"在无家可归的现代世界"的"归家诗"的艺术哲学特质.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的"归家诗"叙事大致呈现了两种形态:其一是既具有古典式和谐理想又富于人类普适性意识,且体现出一种宏大叙事特征和哲学探究意味的漂泊叙事,这是一种生命化了的存在方式和人生姿态;其二是对个体存在的认同性焦虑和对一己"身份"进行自我确证的过程性追问.由此永远"在路上"、"在途中"的精神漫游和灵魂寻觅成为最富于哲学意味的生命方式,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还乡".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文学史面对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这一特殊文学团体时,因习惯于社会政治学和纯文学两个极端的思维和认知,遮蔽了它许多丰富而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精神现象。它身上鲜明而强烈的意识形态化倾向,其特征也不是单纯的主流政治话语,它是一种整合的意识形态文化概念,是一种政治革命信仰体系依附文学精神主体幻象的特殊形态。本文旨在通过“左联”文学社群政治与文学胶合的意识形态信仰系统的构成分析,来贴近和认识“左联”这样一个繁杂群体真实的本体世界。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Ideology)的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传播开始到现在,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术语,就与文学发生了密切联系,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从特拉西发明的语言符号到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从前苏联意识形态文论到中国意识形态文论,又从意识形态文论到审美意识形态文论,就是关于意识形态与文学的一种知识谱系发展过程.对意识形态这一术语作一个谱系学的考察,有助于对20世纪中国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同时也有利于对当前文学状况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话语和意识形态存在盘根错节的关系,而不同的政治语境又决定着文学的不同走向,呈现不同的审美规约,形成了文学的阶段性繁荣.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可清楚地看出其由"革命文学"逐步开始的"神圣化"渐次走向以"新写实"为主要代表的"世俗化"流交线索,怎样梳理这种流变的语境与评估其意义,怎样看待"新写实"之后文学的鄙俗化倾向是文学史研究必须加以澄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宏观的历史视野下,20世纪中国文学先后掀起了四次文学潮流,即"清末民初启蒙主义(思想)改良主义(语言)文学新潮"、"五四新文学潮流"、"工农兵文学潮流"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文学潮流",彼此各有特点而显出其不同的阶段性,但都共处于"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总体之中,有着共同的对于科学、民主和人的解放不断追寻的现代性特征;其中"五四新文学潮流"及其传统的接续,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具有特别重要的革命意义,不仅规范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总体方向,也标示着它启蒙主义、民主主义的基本性质.回顾一个世纪的文学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源于启蒙,兴于启蒙,衰于脱离启蒙向"政治文学"的演变;取得经验教训之后,最后又回归启蒙,复兴于启蒙和科学民主的继续追寻.这样看取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才能深刻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性及其经验教训,正确把握其主体倾向和基本性质,将我们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认识和研究大大深化一步.  相似文献   

7.
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为代表的主体论文学史观,是20世纪80年代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阐释范畴.主体论文学史观强调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将"文学史从社会政治史的简单比附中独立出来",主体论文学史观的这一诉求是针对革命文学史观而提出的,它是主体论文艺学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内的具体化,也是新启蒙主义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进化论的历史观,以及隐含于这一范畴中的意识形态属性,导致主体论文学史观在90年代后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8.
王启凡 《理论界》2010,(12):149-150
新市民文学是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产生的一种文学现象,它是因中国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由以政治意识形态为中心转向以商业意识形态为中心"而产生的。商品化经济的建立使中国市民阶层发生了一种新的变化———新兴市民的兴起,表现他们在经济转轨、市场竞争的文化转型期的遭际、个人感性化的生存状态和文化价值,传达作家对于生存的个人化的独特感悟和理解的新市民文学也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
"个人化"写作是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一个关键词.它意味着以个人的姿态反抗集体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为主体独立和人性自由赢得了一定的美学空间.同时,它专注于个体私人经验和欲望体验的表达,无可避免地堕入了文学自恋的泥潭,又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市场运作的消费规则.  相似文献   

10.
汤奇云 《云梦学刊》2008,29(1):156-157
立足于现代性价值内涵,对20世纪中国文学进行重新认知与解读.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重写文学史"和"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范型后主流学界所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方式.这样做,有着显而易见的三个好处:一是明确了20世纪文学的现代性属性,为中国现代文学"正名";二是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一张完整的百年文学史的"地图":三是赋予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一种紧贴时代思潮的现实意义,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本身也实现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样板戏"作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种重要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史研究中经历了三种述史模式的嬗变,即基于个人与社会记忆分类与整合的经验复现模式,基于文化理论与方法移植的概念想象模式,基于历史同情与语境还原的学理建构模式.为了进一步探讨"样板戏"现象所昭示的文化意义,必须把"样板戏"放到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性历史语境中,建构一种文化整体性视域,寻绎与梳理"样板戏"与传统质素的深度关联以及它作为"文革"中国家仪式的文化表征.  相似文献   

12.
刘邦奎  周丽 《船山学刊》2008,(4):186-190
20世纪四十年代的"民族形式"论争是抗战时期政治意识形态渗透下的一场非纯文学问题之争,它的兴起有其必然的历史原因和时代需要,同时也对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本文回溯论争要点,结合实践情况,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从追求文学民族化的视角总结和反思了四十年代"民族形式"运动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3.
立足于现代性价值内涵,对20世纪中国文学进行重新认知与解读.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重写文学史"和"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范型后主流学界所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方式.这样做,有着显而易见的三个好处:一是明确了20世纪文学的现代性属性,为中国现代文学"正名";二是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一张完整的百年文学史的"地图":三是赋予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一种紧贴时代思潮的现实意义,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本身也实现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黄水源 《兰州学刊》2010,(1):181-183,191
延安文艺整风对20世纪政治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在运动的组织形式,还是指导运动所产生的理论体系,文学后果,对20世纪政治文学发展的影响是空前的。正是因为延安文艺整风,文学一政治范型正式转化为政治一文学范型,政治文学的理论范式定型化。对当代中国来说,文艺整风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它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演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激活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潜力,并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范型.受外来影响和本土经验的双重规约,20世纪中国文学形成了自由主义文学和左翼文学两大传统,它们既矛盾又统一、既对立又互补,其消长起伏反映了中国各大政治力量博弈所形成的综合平衡,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经验对文学现代化转型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保证了20世纪中国文学在受到外来影响时保持了自己的民族特色.20世纪中国文学在消化吸收外国文学过程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倾向,到了世纪末则出现了另一种盲目追随的片面性,这些问题说明学习外国文学要有正确的出发点,要有自觉性和自主性,要具备艺术的眼光.  相似文献   

16.
存在主义文学实际上是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进程中的一种世纪性思潮(现象),同时它又始终处于边缘性状态,所谓边缘性是由其"非理性的僭妄"所致."非理性的僭妄"源于存在主义的怀疑精神和否定意识,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则是对主流文学"现代性"叙事原则--历史进化说和社会进步论的持疑和质询.从世纪初鲁迅的<野草>到世纪末的新历史主义小说,历史的"虚无化"和文明的"非理性"成为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创作立场.这种不合"时"宜性使其只能处于边缘性地位,同时也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策略化,亦即将文学作为从意识形态和情感一心理角度巩固新生政权的基本手段,是"文革"文学发生的根本原因.文学策略化的本质在于文学的意识形态化和工具理性化.包括红色文学传统和所谓启蒙主义文学传统在内的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都具有这个特征.因为忽视了对批评本身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前提的反思,从自由主义和启蒙主义出发的多种对"文革"文学的批判都没有切中这一要害.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而言,文学活动作为一种有着戏剧行为属性的自我表述行为,具有自身的基本规范和有效性要求.文学的策略化改变了这种规范和有效性要求,促使审美表达蜕变成为有目的的宣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语境与三分文学格局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肃文学"、"纯文学"、"俗文学"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三家分立的基本格局,三者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着中国现代文学的演进和发展.这种三分文学格局的形成与20世纪文化、文学的"现代性"指向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整体性的文化、文学的"现代性"指向,颠覆和再造了文学"雅"与"俗"的观念,并在一种"追求现代"的文学理念的主导下完成了文学的现代性转换.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文学的青春主题发端于世纪初国人对于"少年中国"的渴望,它自始至终强调青春个体与青春民族、青春国家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但不同的作家在个体与民族、国家之间却各有侧重,以此而形成两种不同的青春主题范型一重国家,一重个人;一重现实,一重理想;一类昂扬向上,一类感伤消沉.  相似文献   

20.
东方的"忧郁":川端康成与20世纪中国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端康成及其创作与20世纪中国文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影响性关系,而川端康成式忧悒或东方化忧郁是理解这种关系的重要构成点.川端康成式忧悒与20世纪中国忧悒类文学的相容性首先体现在审美"虚化"上."虚化"之一是追忆与怀旧叙写,它足以使创作成为对落魄现实的诗意慰藉,并由此而重建生命的意义;之二是情调化抒写,它能将寂寞与忧伤的情致、人性和生命意义的诉求以及文字蕴涵的韵味、妙趣融合一体.其次,相容性的另一表现是"物哀化"叙事.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美学的"物感说"与日本传统艺术的"物哀美"兼容互洽的结晶.在川端康成的作品和20世纪中国文学创作中,"物哀化"创作表达的是传统的诗意或不合时宜的美好在渐行渐远中所透露出的失乐园意味和挽歌风貌.正是在东方语境中,20世纪中国文学的忧悒类创作既有川端康成式色调,更有其本土化的生成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