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从社会、哲学、文学三个方面探析了接受美学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接受美学是当时德国社会历史的产物;现象学哲学美学、解释学哲学美学和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为其提供了哲学的背景;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文学社会学和萨特存在主义文学观则是其产生的文学背景。  相似文献   

2.
通过借鉴接受美学对读者的接受研究成果,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内涵,并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可接受性,具体从接受美学中的"读者参与"、"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第二文本"3个方面进行借鉴,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相似文献   

3.
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思想是其神学思想的一部分,主要散见于<神学大全>中.阿奎那美学思想体现基督教神学立场和哲学根源,具体体现在美的本体论、美的形式论和美的经验论三个方面.阿奎那美学思想具有独特倾向,对西方美学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论劳动与美的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创造美的思想,这一思想是在分析和描述异化劳动时提出的,它是对劳动本性的揭示.劳动创造美的思想是以劳动作为存在和本体来规定思想和美的,这在哲学上与形而上学相分离,不再是传统的古典哲学以理性来规定思想,在美学上也不再是受理性规定的感性,而是受存在规定的新感性.这使得马克思美学思想既区分于其他时代的美学思想,也区分于同时代尼采和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由此,马克思告别了传统形而上学哲学而成为一个现代哲学家,并且实现了美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向,不仅丰富了美学思想,也使美学成为了哲学的美学.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是西方唯心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其理论体系博大深邃,以哲学为最高统摄,囊括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美学等多个领域。具体到美学范畴,柏拉图思想不仅在西方美学发展谱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当代中国文艺美学的话语建构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关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理论著述卷帙浩繁,我们从柏拉图美学思想研究的"固有传统""新兴拓展""方法论启迪"三个角度出发,将国内取得的论著成果进行梳理总结,以期助力于学界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为柏拉图美学思想的后继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老子美学思想是极其丰富的,本文只就老子美学思想中的生命美学思想进行深入挖掘,笔者细读《老子》文本,发现老子对生和身这两个字使用频率很高,分别出现29次和23次,一共52次,仅次于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73次,老子52次反复论述身与生,概括起来老子表达的思想就是贵身、重身思想。本文就是从老子生命美学思想探源、生命美学思想具体体现、老子生命美学思想的当下意义这三个方面,来阐述老子美学思想,以期老子美学思想的当代应用。  相似文献   

7.
卢卡奇早期著作<心灵与形式>和<小说理论>是20世纪美学的重要文献,其所包含的文艺理论思想反映了卢卡奇早期世界观、美学观形成的渊源与特点.这两部著作是在卢卡奇信仰马克思主义之前完成的,受到康德主义和黑格尔主义的影响,也受到狄尔泰生命哲学的影响,但他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是正确的,而且在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又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些思想,建立了自己完整的哲学、美学和文艺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8.
肯尼克是继承维特根斯坦的美学思想并运用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方法率先向传统美学发起进攻的第一人,其具体的美学思想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反本质主义;艺术的家族相似论;艺术的意义在于它的用法。  相似文献   

9.
叔本华是西方美学由古代向现代转型中一位重要的美学家,王国维则是中国近代美学的奠基人.正是通过王国维的努力,“从此西方的‘美学’、‘美育’等概念以及叔本华、康德、席勤、尼采等人的美学思想、文艺观点,开始为中国人所了解,所接受.”王国维早期的美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他于1904年发表的《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红楼梦>评论》等重要的美学论文中.由于这一时期也正是王国维沉潜于叔本华的哲学中为之陶醉并以之“为伴侣”的时代,因此,在他的美学理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叔本华哲学与美学思想的鲜明印痕.  相似文献   

10.
《艺术哲学》是谢林关于美学的重要著作,不仅是他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对艺术进行了哲学的研究,而且着重辨析了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分析了各种具体的艺术形态。尤其是在针对艺术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上,谢林持有与以往哲学家或美学家不一样的独特态度。在谢林看来,艺术具有与哲学等高甚至更高的地位,因为艺术比哲学更适宜于把握“绝对”。  相似文献   

11.
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是从民族共同体的角度对政治文化进行划分和界定而形成的一个特定范畴,指的是民族共同体成员中普遍存在的对政治的主观取向。为了尽快使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长、发育、成熟,并在人们的政治思维和政治行为中占据主导地位,把握机遇和迎接挑战这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保障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手段,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政治发展是少数民族政治体系随着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一种政治关系结构模式向另一种政治关系结构模式的变迁,从而建构起一种更加合理的政治关系模式。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状况、历史传统、政治文化等变量的制约,使少数民族政治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政治民主化程度相对较低。为此,必须在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建构新的政治机制和政治关系模式,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能力,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等方面科学地选择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的路径,以推进少数民族政治发展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在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上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必须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治价值观、平等民族观、政治参与、大众传媒、法制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政治社会化手段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杨增新统治新疆时期,在民族与宗教政策上,利用娴熟的政治手腕,注重怀柔与牵制并行,笼络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他们分而治之,在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同时,实行政教分离政策,反对门宦制度及“泛伊斯兰主义”在新疆的传播。通过以上措施,在他统治时期,新疆的社会政治达到了相对稳定的状态。杨增新的民族与宗教政策,虽然有实用主义的特征,但他在复杂多变的政治形态下保持了新疆的统一与稳定,粉碎了外国势力的企图,维护了祖国西北边疆的安全与统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家族势力与家族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势力和家族治理机制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变迁。在当代 ,由于农村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而出现了家族势力复兴的现象 ,在局部地区则形成了大家族强势干政的“家族政治”格局。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形态和经济文化类型具有其独特性 ,探讨西南地区不同民族社会家族力量的非制度性政治参与 ,有助于我们更审慎地推进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金融是现代经济制度的核心,而我国民族自治地方金融发展较为落后,阻碍了其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以法律制度保障差别性支持民族地区金融的发展。现行法律政策等对民族地区金融发展支持力度较弱,应从普惠金融法的价值如“安全、效率、普惠、共享”等以及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发展入手,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创新、完善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法制,促进民族地区金融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为视域,以民主政治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共生互动关系为主线,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结合角度,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的背景、范式、内容及价值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利益源泉多元化、社会结构变化以及其他矛盾问题存在的情况下,关注民族社会稳定需要构建反映民族社会发展的民族政治发展理论体系。民族发展政治理论体系包括民族自身发展、民族与外部关系发展、民族与国家关系发展。在民族发展政治实践策略方面,设计民族发展正义与公平的政治制度考量维度;发展民族群体的差异政治权利;发展民族个体成员的社会化、公民化和政治参与意识;重视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在现代民族社会政治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对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提高少数民族人才质量,培养民族干部,加强民族团结等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要创新思路,拓宽培养路径,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组织发展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20.
现代出版事业,已经形成极为庞大的产业规模,为第四产业(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能强有力地推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全面进步。现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加速发展,应该特别倚重出版事业的催化作用。新闻出版能保证党的方针、政策、任务在民族地区加速发展进程中的强有力宣传覆盖率和正确导向;教育出版能保证民族地区加速发展所需的文化普及与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科技出版能保证民族地区加速发展获得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新科学技术;大份量的多媒体民族经济报道对民族地区加速发展可起重大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