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幻觉是示现修辞(文学创作)的心理基础。示现修辞的三种形式与幻觉所涉及的三种时间相契合。但幻觉“真实性”的实现机制却在于原始(儿童)心理的同一性范畴。示现修辞是审美幻觉在审美理想呵护下的产物。它所实现的是艺术的真实而非现实的真实。  相似文献   

2.
马书林用水墨写意京剧人物,追寻的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审美心理。中国传统艺术,大多不是再现性的,不仅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还原,而且还要疏离真实。就京剧艺术而言,唱腔和脸谱都提示了演员与观众和剧中角色之间的距离,这种审美距离才是中国京剧艺术的灵魂。这和西方戏剧不同,幻觉主义的真实不仅要求演员和角色之间连一根针也不能插入,而且要求观众也要入戏,忘了自己身在剧场,完全融入剧情的生活现场。  相似文献   

3.
小说是以对人物、情节、环境的具体描绘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种“具体描绘”是相对于诗歌、戏剧等艺术体裁的表现手法而言的.它仍需要“虚”的处理和“空白”的设置,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事件等生活真实的限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小说的创作与审美也讲求言简意赅,以一当十,含而不露,虚实相生的空白艺术手法的运用.小说中所谓的“无墨之墨,“无笔之笔”,正如电影中的“空镜头”;戏剧中的“静场”;乐章中的“歇拍”,并不是完全的空泛、贫乏,而是一种“计白当黑”“化白为黑”的空白艺术运用.从小说的产生和发展上看,小说的源头是古代的神话、传说.这样,在血缘上,小说多少就被赋予了神话、传说等民间文学的艺术特性:虚构、模糊、夸张、幻想等;从艺术创作方面讲,作为文艺创作中的小说创作与审美,应当遵循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艺术创作中的“虚实相生”“疏密有致”“小中见大”“言此意彼”“含蓄朦胧”“言有尽而意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此时无声胜有声”等等艺术手法都影响着小说的创作与审美;从社会文化学方面思考,古代的朴素的哲学辩证法和传统的宗教思想,也直接影响着小说的创作与审美.形成于我国商周时代的《易经  相似文献   

4.
“生活流”作为艺术创作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电影理论中,此后在文学创作中也有越来越多的运用。它是创作者以冷静、客观的态度真实地展现生活原生态的创作方式。对这种创作方式进行全面的阐释,对其艺术特征进行总结和概括,并且对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生活流”的构成方式和审美意义进行分析具有特定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气论与中国美学的生命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是中国古代美学、艺术理论使用最广的范畴之一。它在由哲学范畴向美学范畴的转化过程中,其审美的心理内涵和艺术内涵越来越丰富,它以宇宙生命为依归的万物一体观孕育了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生命精神,甚至构成了以“气”为内在逻辑的审美心理体系,对美学理论和艺术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是建立在真善美基础上的艺术之塔,而艺术美是它的核心,审美价值是它的生命。美,虽然要以真与善为前提,但它却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真与善的“质”。文学作品本身的系统是一个审美系统,纳入这个系统中的真与善都必须首先具有审美价值。如果过于强调了真与善而忽视了美,那么文学作品就与科学论文没什么差别了。生活中那些既真且善的事物不一定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的事物不一定是真的和善的,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还有着相当的距离。即使是写真人真事的作品也离不开作者的艺术裁剪之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绝对地反映“生活真实”的作品是不存在的。作者的才能就是把生活真实转化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真实的才能。因此,文学创作必须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其至是特殊的艺术手段来弥补生活真实的局限,强化作品的审美价值,从而使作品具有震憾心灵的艺术力量。本文所要阐述的错觉描写,便是一种饱含艺术辩证法的特殊艺术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7.
观念与理性的超越─—论朱自清早期抒情散文的审美心理尹钟宏艺术感觉是艺术创作中一个基本而又重要的概念,是艺术创作审美心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作家、艺术家的感受力,是对于客观事物的审美的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和艺术表现力。艺术感觉又是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8.
变形,是指改变对象的原形的自然形态所作的一种“破格”描写,它是作家在一定的审美思想、审美情趣的观照下,根据作品内容的特点和创作主体内在情趣的需要对人物、事件、环境等所作的有别于“常格”表现手法的突破。作家作为创作的主体,必须对创作的客体——生活进行粗细加工,产生各种映象,这些映象,有些与生活的原形叠合,融为一体;有些则根据作家的审美情趣、个性气质等差异而产生新的意象,而作家反映在作品中的生活形象大多是作家加工过的艺术创造。这种生活形象既具有生活的真实,更具有艺术的真实,  相似文献   

9.
李立 《南都学坛》2007,27(4):10-13
汉人对桑女采桑活动的描绘,在诗歌和绘画的层面上已经呈现出一种超越于一般生活的唯美意义的艺术追求与艺术创作。“桑笼”虽小,但其小巧而精美的造型与刻画,从一个侧面表现和反映了两汉时期独特的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情趣的生成,显示出汉人在继承前代审美传统基础上的变化与求新。其生活基础是汉代家族生活和庄园经济,而其艺术基础,则是与之相适应的汉代“庄园艺术”。是汉代“庄园艺术”之乖巧、灵动与精美的艺术特点与艺术追求,给予了这种审美情趣以新鲜的活力和生存的根基。  相似文献   

10.
变形简论     
<正> 艺术变形是指文学艺术家在描写与反映生活时对客观事物(不论场景、人物)的空间、时间以及形态上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有意无意的改变;艺术创作的特征决定了它对生活的反映不是简单的摹制、机构的翻版、自然的照抄,而是既来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生活。换句话说艺术创作是“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是对象的心灵化,心灵的  相似文献   

11.
余华的真实观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的精神真实。即认为真实性没有客观标准,更不依赖于日常经验,只存在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它以个体心灵的主观感知为唯一依据。其表现形式主要有:荒诞、夸张、宿命等。其实现手段有仿梦、幻觉、精神病态等。余华的精神真实观不仅是其"先锋文学"的重要标志,也为作家表现世界打开了另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12.
人文学科历来有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中汲取灵感以拓展思路的习惯。但这一次,来势凶猛的神经科学对人文学科的冲击可能会彻底动摇我们认识人类的本性和历史的概念框架。然而,即便主张史学现实主义,也不必接受这样的"神经历史学"。因为人类历史的主体只能是人和国家,而不可能是大脑或神经系统。我们生活在整体人的层面,任何以单独的身体器官代替整个人的做法都会使命题失去意义。让大脑接管心灵或人所执行的机能,看似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但会使大脑成为某种心灵化的存在。实际上,人所独有的行为并不是因果决定论式的,而是目的论式的。即便人类能感受到各种内外压力,也不是像物那样被彻底决定的,而是会统筹考虑和谋划自己的未来。在这个意义上,自由是存在的,而且不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减少,反而会日益增多,并且因此给予了人类历史行动以意义。  相似文献   

13.
心理词库是人脑中关于词汇信息的内存,即存储于大脑中的词的知识的心理表征,属"内在"语法的研究范畴。储存在心理词库中的词汇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存放在大脑中,即安放在各种各样的语义场中。学习型词典在帮助学习者构建二语心理词库时,应按照词汇在母语心理词库中的排列方式,即语义场的方式存储,帮助学习者从语义角度来构建类似于母语心理词库的二语心理词库。《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2版)在词汇语义网络构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使用方法有"搭配"、"词族"、"同义词"、"插图"、"词汇扩充"、"释义"。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 ,是中华民族艺术审美理想的集中概括。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所追求的自由生命的精神家园。意境的内涵、创造过程、结构特点都体现了意境的这一特征。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意境产生的哲学背景 ,庄子的“游心”思想则是其具体的精神来源。气韵生动的自然成为人类追求的自由生命的精神家园。意境创造的根本途径是“澄怀观道” ,在静默中观照活跃的生命 ,才能达到艺术上的最高灵境。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点 ,“虚”是空灵和韵味之所在 ,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独特的空间意识和审美情趣。综观中国古代文化 ,体现出一种整体的空灵动荡、深沉渺远的美学追求。意境不仅是艺术 ,也是人生的极境  相似文献   

15.
屏风是《花间集》中出现频率极高的道具,《花间》词人在忠实纪录这一现实生活环境的同时,构造出了一个颇具文学价值的词境——“屏内世界”。构成“屏内世界”的现实基础是当日屏风之形制与使用方式的历史本真状态;其艺术基础则是屏风图案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与时代文化内涵。由此二者切入,对《花间》词文本所作的解读即富有原生态的意味。在原生态的视角下,可以清晰地发现《花间》词中“屏内世界”词境所独具的艺术特征,以及其对宋词词境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意境、境界是建筑在人类心境基础上的审美和道德活动,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特征。农业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使我们相比其他民族具有心境绵长的心理特征。心境转化为艺术、道德活动中的意境、境界追求。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人格境界的培育,中国传统艺术则特别重视对意境的营造。意境美具有净化心灵、美感化的心境功能。它能淘汰心理杂质,升华心境,成为人们观察生活、确定自我的心理模式,从而对主体人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改造。今天我们面对市场经济下的人心浮躁、失衡不能寻找飘渺的宗教精神支持,而要从开发传统审美文化获得资源,推广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7.
论审美接受与意境的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诗歌意境是一个开放的整体,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由无限多相互作用的意境再生状态构成.意境再生状态即是读者在欣赏中生发的审美心意状态,以内视觉图景为标志.再生状态是诗人与读者的共同创造,由文本物理场与读者心理场相互作用而成.  相似文献   

18.
文学的艺术真实是文艺理论界的一个重要命题,对艺术真实的探讨不仅仅是对艺术创作文本与客观现实之间关系的关注,更是对文本本身与创作主体情感重合可能性的探讨。文章运用英美新批评理论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对郁达夫从感伤主义到《迟桂花》中所体现的回归真实、回归自然的艺术真实的理念追求,以及从欲望未遂的行为体验与向善求真的艺术选择两方面,阐释郁达夫对于艺术真实理念的建构与坚守。  相似文献   

19.
徐志摩的死亡意识是矛盾而复杂的,他在深刻体认死亡的悲剧性前提下,又体现出消解死亡的悲剧性倾向。这一矛盾的死亡意识之形成与当时的时代环境、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艺术追求有关,也受中西方文化环境中的死亡意识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休谟既然把因果观念看成是人心习惯联想的产物,那么他也就否定了客观的因果关系的存在。事实上,休谟通过对因果性问题的考察,意在寻找因果观念产生的基础,以及人心产生因果观念的心理学机制。他既没有否定客观的因果关系的存在,也未否认因果推论在实践中的作用。休谟其实是要对本体问题进行“悬置”,排斥形而上学,认为它非人类的认识能力所为。休谟意在认识论层次上探讨哲学问题。对休谟的误解一般来自对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层次的混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