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顾骏 《社区》2005,(24):10-10
近年来,关于业主与开发商的“斗争”时有耳闻,人们往往同情业主一边,因为人们想当然地以为业主是弱势群体,开发商以及由开发商指定的物业管理公司相对业主而言是强势,它们总在处心积虑地占业主的便宜,不斗不行。但随着业主对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的斗争日渐为人们所熟知,一个新的现象开始占据舆论的焦点:业主委员会渐渐也成为众矢之的。有些曾经作为业主维权象征和民主自治象征的业主委员会,在实际运作中逐渐表现出有违人们期待的一面。理应作为业主代表,代表业主行使自我管理职权的业主委员会,时常表现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机构。具体表现为谋…  相似文献   

2.
张学冬 《社区》2005,(22):19-19
2005年11月14日,对于那些冒死也想成立业主委员会的业主来说,是值得记住的一天。这一天北京市小区管理办公室主任赵春凯宣布:今后北京小区在参评“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和“北京市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时(以下称为“国优”和“市优”),是否成立业主委员会将成为一个考核要素,并且在评比中占一定分值。据悉,目前相关文件正在制定和审核中。据北京市建委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北京共有3032个住宅小区,其中2495个物业公司进入管理服务。但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只有440个,仅占到14.5%,还有超过85%的小区并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没有业委会,…  相似文献   

3.
杨金奇 《社区》2005,(14):37-38
2004年,全国性的能源短缺引发了煤电油气价格的连连攀升,不少新能源开始倍受青睐,这其中就包括环保、节能、经济、安全的太阳能。然而,在城市的许多小区,开发商往往把“不装太阳能热水器”写进了卖房合同,小区物业更是为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与业主闹得不可开交。在福建省福州市,这种矛盾开始日益激化。太阳能热水器为什么难以爬上新社区的楼顶?禁装太阳能热水器,开发商说了算吗?业主质疑:社区禁装“太阳能”郭先生是福州市金山小区二期的业主,2005年5月1日交房时,他发现物业门口贴有一则公告,说是为了小区的整体美观和验收方便,禁止业主二次装…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月15日,北京光明桥附近某小区的门口被近百辆小汽车堵死。车主称,他们是该小区的业主,“十一”假期刚过完,开发商新成立的物业公司发出车位租售通告:每辆小型车收费由原每月150元提高到650元。由此引起业主的强烈不满。针对此次纠纷,物业公司称自己程序合法,业主们如有  相似文献   

5.
余玮 《社区》2002,(4):7-9
(一)买房人成了“卖房人” 在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一下712路车,不远处的日月东华小区门口,那张偌大的漫画吸引了记者。走近一看,一位房地产开发商被画作一只凶狠无情的大灰狼,图画上醒目标注“业主不是羊、不任人宰割”。出于职业习惯,记者从中嗅出几份社会新闻的滋味。 步入小区,一片片的大小标语、条幅让人怵目惊心,从这里进出的居民大都一脸的愁容,仿佛这里曾发生过什么战事。“我怕买房,我怕提房,我要退房,我怕心伤”、“公摊太黑钱,业主心胆寒”、“住总,管管你的黑儿子”、“杀狼者,武松也”、“不要再坑人害人了”等等,不一而足--从小区的  相似文献   

6.
小区一号楼     
小区是三年前落成的,铁艺的围墙里面有二十几栋楼。原来这地方只是一片50年前的平房,被开发商动迁了以后,建了这个小区。这几年,到处都在圈小区,也到处组建物业公司,原来没有围墙的时候,都叫“居民”,圈了围墙,有了物业,就开始收费,这时候就叫“业主”了。现今物业公司最头痛的  相似文献   

7.
李志东 《社区》2010,(13):51-51
“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了,暖气热了,业主委员会也建起来了,很多人都希望住到我们小区来。”居住在香苑小区的胡国宝老人自豪地对新华社记者说,“这还不都是羡慕我们小区和谐的氛围。”但是,谁能想到,这个让大家争相居住的小区过去竟然是一个各种治安案件频繁发生,社区居民与开发商、物业公司纠纷不断,甚至要集体上访的“麻烦社区”呢!  相似文献   

8.
刘春燕  李江涛  张玉玮  刘晶 《社区》2005,(16):10-12
物业管理本来是一项很普通的“我提供服务,你缴纳费用”的服务行业。但是在北京2300家大大小小的物业公司中,能够正常收费的仅占25%。业主有业主的“交费之痛”,物业公司有物业公司的“收费之难”。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则,二者的纷争不断。2005年7月5日,北京市发改委举行了一场物业收费听证会,据悉,听证会之后,北京市建委小区办的“1195”政策体系即将全面出台,这其中就包括详细的“物业收费办法”和“物业服务标准”。然而,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种种纷争,似乎也并不能靠一纸规定彻底解决。这其中,应该包含更多的理性、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9.
武洁 《社区》2009,(4):5-5
“我决定退出业委会筹备小组,将这项艰难的事业交给其他可能的热心业主!”近日,北京某小区曾致力于筹备业委会的业主代表阮先生无奈地声明,该小区业主自2006年入住以来,与物业公司和开发商的纠纷不断,业主维权多因势单力薄屡屡失败,业主们希望能够尽快成立业主委员会,但历经两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北野 《社区》2004,(17):7-7
从业主维权的角度看,石家庄世纪花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业主从对物业和开发商的不满,到要求炒物业,成立新的业委会,选聘新的物业公司,新物业进不来期间还出现了业主堵路,到要求政府帮助等一系列事件。是是非非,决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前几天到石家庄开会,晚上抽空到世纪花园看了一下,得到的基本印象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闹到今天这个地步十分可惜。都是业主,我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的沟通比较容易。其实,我们银枫家园,北京的很多小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很多痛苦的经历使我们业主学会冷静地思考:到底什么是业主的根居民…  相似文献   

11.
开发商不准业主安装“太阳能”现如今,在许多新建小区的楼顶,都可以看到一顶式样独特的金属“帽子”,那就是居民们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作为一种既省钱又环保的能源来源,太阳能热水器越来越受到居民的欢迎。然而,许多开发商不准住户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社区居民对此颇有微辞。遇到这种问题,应当如何解决呢?南京市某小区的业主范女士说,她原来的房子装的就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虽然要比普通热水器贵一些,但用太阳能热水器,不仅随时可以使用热水,而且太阳能是清洁能源,每年电费可以节省四五百元。干嘛不让用?”范女士对开发商的…  相似文献   

12.
杨涛 《社区》2011,(36):21-21
据媒体报道,历经一年,小区的会所仍是深圳香荔绿洲诸多业主的“心头病”。一年前,开发商农科地产公开对外出售会所,在业主抗议下,出售取消;一年后,开发商将一个产权的会所分割为多个产权,部分对外挂售。  相似文献   

13.
杨涛 《社区》2011,(24):21
据媒体报道,历经一年,小区的会所仍是深圳香荔绿洲诸多业主的"心头病"。一年前,开发商农科地产公开对外出售会所,在业主抗议下,出售取消;一年后,开发商将一个产权的会所分割为多个产权,部分对外挂售。开发商称,会所产权登记在开发商名下,开发商有权出售。但业主们则认为,开发商原来关于会所的诸多承诺早已落空,现在再  相似文献   

14.
孟谦 《社区》2010,(10):8-12
一个还在开发中的小区如果屡获国家级的荣誉称号,那么会怎样?如果在北京。这无疑会被开发商看成难得的机遇,也许还会顺理成章地转化成“获利增长点”。所以在大城市中绝少有获得这样荣誉的楼盘。然而,位于河南省新乡市的星湖花园社区却是这样一个小区。2007年,这里被命名为“全国绿色社区”;在2009年。又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而当地各级政府和社会机构所授予的荣誉更是林林总总。 不过当你走进这个“名声在外”的小区时,就会发现,这里宁静、恬淡。这是一种含蓄呢?还是开发商浪费了某种“无形的价值”昵?  相似文献   

15.
住宅小区业主车辆的增多使得小区车位、车库的权属问题的争议日益增多。通过对政府、开发商与住宅小区业主之间的博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可知,开发商作为逐利主体在理性选择的支配下会作出修建小区车位、车库的最优决策,而政府的最优决策是将小区车位、车库的权属规定为“业主共有”。结合学术界的各种观点的分析,得出现行《物权法》对于车位、车库权属规定的弊端,并提出“将车位、车库权属直接规定为业主法定共有”的观点。同时,针对部分学者对将住宅小区车位、车库权属规定为共有所带来的问题的担忧作出回应,对共有本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如共有机制下专有使用权的提出等。  相似文献   

16.
邹阳军 《社区》2005,(21):38-39
成立业委会是一件事关全体业主利益的大事,目前很多小区在成立业委会的筹备组时遭遇了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的重重阻挠。针对这种情况,广州市的一些小区进行了“先选楼长,再选筹备组成员”的尝试。筹建业委会,突遇另一筹备组居住在广州番禺洛溪新城的洛涛居南区的一些业主,目前正在为成立业委会四处奔走,在组建业主大会筹备组时,他们遭遇了一波多折的尴尬。这些业主从6月中旬就已开始行动,然而业委会能否成立,至今仍是个未知数。据最早发起筹备业主大会的李小姐介绍,7月5日,她与另外5位联名建议成立业委会的业主,按照规定在小区显要位置张贴公示…  相似文献   

17.
万兴亚  孙萌  李罡 《社区》2005,(10):12-13
2005年4月16日下午1时30分,北京市海淀区静源居业主集体维权新闻发布会如期召开。因这是本市首起业委会起诉开发商案,所以引来了许多媒体的注意和无数社区工作者及居民的关注。静源居小区是位于北京海淀区公主坟西北的一处高档住宅,2003年开始入住。静源居小区业主委员会的起诉称,开发商在和小区业主签订的购房合同中,承诺该小区内建3栋楼,竣工图纸上也标明“三栋楼均已经完工”,但是实际上计划建设的2号楼所在地上的某研究所,到现在还没有拆迁……在两年的时间里,业主发现,当初购房合同上的许多诱人条件竟然成为一纸空文:没有停车位、孩子…  相似文献   

18.
孟谦  李强 《社区》2006,(16)
图中的背牌者是北京某小区的物业经理,他在物业费收缴困难的情况下裁掉了一半员工,然而还是挽救不了亏损的局面。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背起了“依约交费,提高服务”的牌子,坐在小区的路上,向业主“乞求”缴费。他的这一行动引起了京城众多媒体的关注,有人甚至把这看成是业主维权的“胜利”——原来似乎只有业主有静坐示威的份,现在轮到物业公司求业主缴费了。然而,仔细思忖,问题并不如此简单。天下没有免赞的午餐,业主不缴费不会得到合格的物业服务;物业公司收不到费也难以为继,有可能导致亏损后撤出,到那时小区管理会陷入瘫痪,出现一种双…  相似文献   

19.
易兴 《社区》2006,(16)
前几日,我居住的小区与毗邻的小区开发商就是否拆除我们小区内的公共建筑发生了纠纷。在对峙一天后,双方在晚上8时发生冲突,经过一轮“砖头满天飞”的冲突后,小区治保主任受了伤。之后,警方介入了调查。其实,有关小区居民与开发商之间发生纠纷、冲突的事件,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近年来,因小区规划或开发商强拆小区公共建筑引发的矛盾和纠纷也屡见不鲜。依我这个从城里老旧社区搬来的居民来看,在这些事件中,这里新建的小区与城里老旧社区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这里的矛盾很少有政府部门出面来做“调解人”,绝大多数的冲突发生后,都是由警方以治…  相似文献   

20.
徐瑞 《社区》2003,(23):13-13
纵观回龙观小区居民的维权行动,同时联想到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各式各样的业主维权斗争,我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充分体现,我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业主从这些维权斗争中得到鼓舞和启发,勇敢地拿起维权的武器,参加到维权的行动中来。 这些维权斗争的启示是什么呢?我想主要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