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太平天国领袖为了保证完满实现其革命任务,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带有创新性质的军事制度和相应措施。实践表明,这个军制和措施是她的反封建抗侵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兹对太平军的编制做一概述。编制太平天国起义之初,“仿自《周礼》夏官之制”,于壬子二年(1852年)制定《太平军目》,是为军制之首,也是太平军编制大法。按编组一军为: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辖伍卒四人。五伍为两,设两司马1人,辖伍长五人,伍卒二十人,共二十六人。四两为卒,设卒长(又名管长、营长、百长)一人,辖两司马四人,伍长二十人,伍卒八十人,共一百零五人。五卒为旅设旅帅一人,辖卒长五人,两司马二十人,伍长一百人,伍卒四百人,共五百二十六人。五旅为师、设师帅一人、辖旅帅五人,卒长二十五人,两司马一百人,伍长五百人,伍卒二千人,共二千六百三十一人。五师为军,设军帅一人,辖师帅五人,旅帅二十五人,卒长一百二十五人,两司马五百人,伍长二千五百人,伍卒一万人,共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人。军中卒长、两司马皆设正副职,卒长再加  相似文献   

2.
媒体链接     
你属于哪一种——人财、人才、人材、人在、人灾?华点通国际顾问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苏珊女士把人分为五种:人财、人才、人材、人在、人灾。“人财”是指能直接带来社会财富的人,20%的人财创造了80%的财富:“人才”指在某些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人,20%的人才带来了10%的财富:“人材”是指有发展和培训潜力的人,20%的人材带来了财富的10%:“人在”是指对企业可有可无、人在心不在的人,其中30%的人没有一次实际性贡献;“人灾”是指给企业带来麻烦和灾难的人,这种人不仅不能带来社会财富,还会消耗掉社会财富。(青年报)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目标的实现,以对人的困境的克服或超越为根据。关注人的困境的克服或超越,应当关注导致人的困境的基本因由的探寻。在世界属人的现实性上,人的困境是人自己构成的。立足"人就是人的中介"的视域,人的困境向人的归结,归结向人的中介,社会向度的人的困境归结向社会向度的人的中介。社会向度的人的困境的人的中介归因,展示在"阶级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活动固定化"的二重层面。一方面,"统治"或"压抑"人的"阶级的社会结构",因"分工"而生成。"分工"规定于人的中介的占有。人的中介的占有怎么样,社会的阶级结构层面的人的困境就怎么样。另一方面,"统治"或"压抑"人的"固定化的社会活动",因由于人对人的中介占有的固定化。人的社会活动固定化层面的人的困境,是人对人的中介固定化占有的一种社会表征。  相似文献   

4.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价值是和人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人的本质是人的价值的内在根据,人的价值是人的本质的功能表现.因此,在论述人的价值之前,必先说明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安徽农业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具有甲级土地规划资质,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0人,其中教授6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6人,副研究员2人,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1人,讲师6人,其他研究人员17人。  相似文献   

6.
人是什么?究竟该怎样理解人的本质?历史上可谓众说纷纭。但只有马克思把实践引入唯物主义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学说,才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的存在,人的本质就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实践是全面理解人的一把钥匙。那么,单个人在社会性的实践活动中所展示的本质是什么?实践又是怎样形成人的本质呢?本文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肯定人、确证人,生成人的现实性本质。这是对人的本质的唯物主义解决。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又使人不断超越,否定现实,从而使人的本质具有理想性特征。这体现了人的本质问题上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包含丰富的发展思想,人的发展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尊重人、解放人、塑造人、激励人和服务人是邓小平人的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认真研究邓小平人的发展观,对于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我国人的全面发展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规律的。 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和物。这两个因素组成三种关系,按人们认识发展的先后顺序,首先是物与物的关系,如机器与机器、工具与机器,原料、材料与机器的关系,这是工程技术学研究的对象;其次是人与物的关系,主要是人与机器、环境的关系即人——机——环境系统;最后是人与人的关系即人——人系统。人——机——环境系统和人——人系统都联系到人,人是有心理活动的,对这两个系统的管理必须掌握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9.
我省少数民族教育,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目前,全省有各级民族院校一千余所,在校学生达十六万一千余人,其中藏族六万六千余人,回族六万二千余人,撒拉族四千八百余人,蒙古族六千五百余人,土族二万余人,其它少数民族七百余人。少数民族教师达九千一百余人,其中藏族四千三百余人,回族二千六百余人,撒拉族二百余人,蒙古族六百余人,土族九百余人,哈萨克族三十余人,其  相似文献   

10.
普罗米修斯精神是人类对自身叛逆和创造精神的充分肯定,然而技术时代却让人类惶惑,人控制技术,抑或技术控制人。技术理性以实证主义为基础,使发达工业社会对人实行全面控制,人被异化,人因此成了单向度的人。而人固有的普罗米修斯先验的反抗的精神让人反思自身,反思人与技术乃至与整个人类文化的关系;人的文化特性让人自我反省,发挥创造力,解放自身,走向文化之路。  相似文献   

11.
成都理工大学法学专业建立于 1 998年 ,现设置于文法学院。法学专业现有在校学生 51 0余人 ,已毕业两届学生 ,共计 1 58人 ,其中 1人攻读双学位 ,8人考上研究生 ,5人出国留学 ,2人在校期间出版了个人专著 ,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80 %以上。法学专业现有专业教师 2 0人 ,其中副教授 3人 ,讲师 6人 ,助教 5人 ,具有硕士学位的 9人 ,具有双学位的 2人 ,在读博士研究生 1人 ,在读硕士研究生1人 ,1 3人具有律师资格 ,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较为合理。法学专业教师共出版法学教材和论著 8部 ,参编 4部 ,发表专业论文 2 0余篇 ,承担校级科研…  相似文献   

12.
论“以人为本”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以人为本”是对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概括 ,是对“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科学表述 ,是唯物史观的核心。“人是历史的主体”规定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 ,它是指一切历史创造活动 ,都要以人为前提 ,以人为基础 ,以人为动力 ,以人为目的。概括起来 ,就是以人为中心 ,一切为了人 ,一切依靠人。只有实践“以人为本”的思想 ,我们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理论命题。在以私有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权力关系结构中,人受物质、资本和符号的多重控制,人的自由和发展受到限制,人格和精神饱受摧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变得冷漠无情,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必须扬弃人受社会权力关系控制这一基本事实,将人从权力控制中解放出来。首先,要扬弃物质对人的控制,解放人的自然生命;其次,要扬弃资本对人的控制,解放人的社会生命;再次,要扬弃符号对人的控制,解放人的精神生命。  相似文献   

14.
人之生命完整性是人的肉体与精神,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它的实现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使人从一个自在的存在走向自为的存在。人之生命完整性意味着人终极的圆满存在,是人们永恒的追求。教育以人为出发点,不懈追求人之生命完整性,以实现人之生命完整性为终极目的,不断引领人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最终实现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论人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就是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人的存在是人的价值的基本内容,人的发展是人的价值中的精华;人的存在是人的发展的条件、基础,人的发展是人的存在的高级形式;人的价值必须坚持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同一.  相似文献   

16.
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到现实中的人,产生了“数字孪生人”的概念。现实人映射出孪生人,孪生人是现实人的镜像。数字孪生人满足人的解放需求:数字孪生人的现实性,完成从现实人到孪生人的精准映射,使得现实人的解放有了“参照物”;数字孪生人的反思性,力促孪生人与现实人的虚实融合,不断启发现实人的“自我发问”;数字孪生人的生成性,使得孪生人与现实人在其全生命周期内同生共长。数字孪生人的呈现提供了人的解放条件:“身体的解放”表现为身体“去遮”和身体“修复增强”需要数字孪生人;“心脑的解放”表现为“心灵的解放”和“意识的解放”需要数字孪生人;“边界的解放”表现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交往”的边界拓展需要数字孪生人。数字孪生人的赋能提供人的解放路径:解蔽自我需要认识与解蔽外在的自我;改造自我需要指引、体验和梦想自己解放;创造自我需要时间永生解放和空间无限解放。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认为,人是以其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方式而存在的。因而,劳动是人的类本质,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作为个体而存在的特殊本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也塑造了人之为人的基本特性,即人的主体性和人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8.
简讯     
1989年6月5日至9日,山西省学校学报研究分会在五台山主办了全国性的学报主编改革研讨会。由于明显的原因,许多打算参加会议的同志未能前来,实际到会16人,其中云南1人,四川2人,河南4人,陕西3人,山东2人,安徽1人,北京1人,山西2人。  相似文献   

19.
池田大作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有对善恶关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人应如何处世、生活”的系统看法——人之道。在池田大作看来,人之道首先对个体自身有一定的要求:人要坚持宗教的价值,人要有不屈的勇气和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人需要不断读书,人要勇于承担责任,人做事要有效率。其次,人之道对个体和他者联系中有一定的要求:人要平等待人,人要关心别人,人要遵守诺言和人要爱护自然环境等。人之道的基本内容实际上是个体自我完善的方法及个体与他者发生联系时须遵循的要求,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池田大作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本质的具体表现。人的本质是人区别于其他任何存在的内在规定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本质可以是一个三层次的系统: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力量就是人类所具有的一切物质能力、精神能力、话语能力的总和。而美就是人的本质和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在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之中生成的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对象性显现,美也反过来作用于人,使人成为真正具有人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力量的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