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高校逐年扩招以及市场经济运转产生的消极因素等,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分析大学生失业登记制度出台的背景、内容、意义、实施状况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完善大学生失业登记制度的措施.从加强大学生失业登记制度的宣传力度,改善就业援助内容,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大学生失业登记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张翼  张雪 《劳动世界》2011,(2):52-55
近年来,由于高校逐年扩招以及市场经济运转产生的消极因素等,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分析大学生失业登记制度出台的背景、内容、意义、实施状况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完善大学生失业登记制度的措施。从加强大学生失业登记制度的宣传力度,改善就业援助内容,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大学生失业登记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失业预警研究和实践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失业预警的系统框架,并利用调查失业率及宏观经济等数据,进行了预警模拟,同时提出了完善失业预警的建议,即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结合、不断完善指标和积累数据、加强失业预警工作机制建设、开发失业预警信息系统以及不断完善失业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4.
现有就业形势分析指标统计监测体系的主要问题是法制基础薄弱,组织体系不完善,统计调查项目设计不合理,数据管理和工作保障体系不健全,统计指标和数据存在不科学、不准确、不配套和不及时等问题。为此,需要加强就业统计监测的法制建设,强化依法统计意识;科学设计指标体系与规划各项统计调查项目;建立合理协调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就业统计监测保障系统,加大就业统计的资金投入,加强统计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就业形势指标数据的开发利用。建立国家和省级的人力资源基础数据库、人力资源市场基础数据库和用工主体基础数据库三大基本数据信息中心。在此基础上设计完善统计调查项目,形成反映就业增长、失业水平、单位用工情况和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的四大指标系列。目前,重点要完善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劳动力市场供求和失业动态监测指标的设计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创建社会失业率统计监测,与新修改的《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相一致,与中央指出的加强户籍改革相吻合,可以准确把握本地区常住人口实际失业率状况,弥补登记失业率、调查失业率统计缺陷与应用不足,体现了政府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专业化、精细化的发展理念,对转型升级、保障民生、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真实失业率不是3.0%,而是7.5%根据《中国统计摘要》(1997),1996年底我国城镇失业人数为552.8万人,失业率3.0%。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失业人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未工作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城镇失业率是城镇登记失业人数除以城镇从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显然这一失业率仅指登记失业率而不是真实失业率。一般来讲,城镇真实失业人数应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登记失业人数;二是下岗职工人数。需要说明的是,下岗职工即使与原单位没有正式解除名义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攀枝花市西区就业局在人员编制少、改制企业多、下岗失业人员多,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努力拼搏、积极工作、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绩,实现新增就业人数6603人,发放再就业优惠证4473本.帮助“4045”人员2720人再就业,使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2年底的10.1%下降到了目前的5%以下。  相似文献   

8.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3.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32.5万人,其中“4050”等困难对象再就业10.2万人,均为我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完成情况最好的一年。年末全省结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比上年末下降了0.1个百分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吴为 《劳动世界》2016,(22):63-63
据人社部公布的相关信息,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人社部称,这比一季度略有上升,但总体上还处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2008-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经济增长与城镇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与以往文献有所不同,本文衡量经济增长指标是城镇人均总收入、万人受高等教育程度、预期寿命以及城镇失业参保人数来研究城镇失业率,并把全国分成东、中、西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实证结果得出:(1)全国而言,城镇人均总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失业参保人数比例与城镇登记失业率呈现负相关关系;预期寿命与城镇登记失业率呈现正相关关系;(2)地区而言,各种影响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因素在地区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就业失业统计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就业创业工作科学决策的关键性工作。完善就业失业统计制度是适应新形势、深化改革和创新实践的迫切需要。本文对国内外就业失业统计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着重对我国就业失业统计制度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并就进一步完善就业失业统计制度提出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国外改革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外失业保险制度自20世纪初形成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期间它经历了从初期以强调保障失业下岗人员基本生活为主,到主张在保障失业下岗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积极促进再就业的历史转变,并积累了大量的有益经验,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阮翔 《中国劳动》2008,(4):30-31
失业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它的制度设计将直接影响就业状况,在调整经济波动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详细分析国际失业保障制度发展状况和主流趋势,希望能对我国失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一些借鉴。发展概况世界社会保障的发展一直呈现地区和项目的不平衡。目前世界上建立起了约75个正式的独立的失业保障制度,这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的试点扩支政策、稳岗补贴政策进行了梳理,总结两项政策的实施情况与实施效果、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总结了典型国家失业保险制度防失业、促就业的做法,提出了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论文最后提出我国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范围的整体思路,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宏 《中国劳动》2007,(4):28-30
■奥地利减少失业人员的成功经验奥地利历届政府都将“减少失业人员”作为重要工作目标,目前失业率只有4%,远远低于欧洲其他工业国家10%左右的水平。他们非常注重发展“社会伙伴体系”即政府与社会体系的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6.
国际劳工组织于2013年10月召开了第十九届国际劳动统计大会,并通过了《关于工作、就业和不充分就业统计的决议》,对劳动统计所涉及的有关工作、就业、失业和不充分就业等概念和统计措施进行了重新界定和规范。这不仅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各成员国提升劳动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劳动就业理论的研究、劳动就业体制机制的完善,以及劳动就业政策的制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自1986年建立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2007年末,全国有1164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0年来先后为近3000万人提供了失业保险待遇,共支付失业保险金和促进就业资金26亿元,为我国在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建立时间较短,又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加之又面临经济转型、社会转轨和就业压力大等情况,失业保险制度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党的十七大把"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据此,本文在研究我国失业保险制度20多年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就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比较研究:完善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失业保险制度产生于20世纪初。在发展初期,以强调基本生活保障为主。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充分就业的阶段宣告结束。到了8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通货膨胀严重,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很多国家的失业率大幅攀升,形成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失业局面。为减轻失业压力,很多国家大幅度改革了失业保险制度和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例如,日本、加拿大和英国等分别将失业保险改为就业保险和求职津贴,并将失业津贴的发放同就业安置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行统一管理。有些发达国家则开始改革单一的只保生活的失业保险制度,使其在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地区之间失业保险的收支情况存在差异。以江苏省为例,采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指标,分析江苏省典型地区失业保险基金的地区性差异,进而利用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结构、居民生活水平、参保比例对失业保险基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内失业保险基金收入的地区性差异不断缩小,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是影响失业保险基金地区性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