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光地是清初的政治家和“理学名臣”,他的宗教思想既受到康熙宗教信仰的影响,又深深地打上了宋明理学的烙印.李光地对儒、释、道学说深入辨析,认为“性”是三教分歧的焦点,三教“源头不同而功夫却同”,释、道学说固然有其不足,但儒教更应该博采众长,吸收释、道学说的积极因素,以弥补儒家学说的不足,表现了李光地作为政治家的谋略和作为思想家兼容并包的情怀.李光地与故乡安溪县的许多寺庙有缘,这也正是李光地宗教思想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蓝印花布是传统工艺的重要门类。安溪得天独厚的地理、历史、文化环境,曾使这种工艺发展到很高水平,但技术的进步、生活方式的变迁,使它走向衰微。如何使其适应当代文化生态,是需要解决的难题。当地有识之士已开始在恢复传统工艺、设计新颖图案、开发新产品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人类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层面。从这三个层面由浅而深地分析每个汉字,可以揭示汉字中蕴涵的文化信息同其所记录的词义引申系统正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安溪县享有"中国茶都"之称,是我国优质乌龙茶名贵品种铁观音的主产区,也是我国重要的茶叶出口基地。近年来,铁观音市场培育略见成效,销售量明显上升。但是铁观音在市场中还存在消费者品牌及茶文化意识淡薄,营销理念落伍,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本文主要是针对铁观音在市场中存在的一些状况和不足之处,提出加强铁观音的市场营销策略,希望改善铁观音的文化建设,顺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5.
在福建高房价的县城中,安溪算是一个特例。由于茶叶经济的快速发展,早在3~5年前,安溪县城楼市价格已经这到一个高度.  相似文献   

6.
“气质之性”说起于张载、程颐,朱子一方面从“气质”的角度承袭了张、程的“气质之性”说,另一方面又对“气质之性”这一概念的内涵做出了许多重要的修正。其论“气质之性”,所着眼的并不在于“气质”,而在于张、程所说“气质之性”的对立面,即本然之性上,认为“气质之性”不过是本然之性夹杂了一些气质而已。而到了朱门高弟陈淳那里,朱子的这一学说亦被悄然修正,朱子在“气质之性”中占主导性的“理”,在陈淳那里再次被转移到了“气”上。  相似文献   

7.
《北溪字义》是陈淳晚年在本乡讲学时的讲义,代表了他思想的精华。陈淳在书中把"字"从单纯的文字单位变成了哲学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对朱子学庞大的概念体系进行了精要概括,保留了朱子学的基本框架;通过自己的理解,对朱子思想中能动性不足的部分做了一定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闽南习俗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习俗是研究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值得进行研究和借鉴的独具地域特征的汉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在福建省的南部地区形成,并随着向外的移民和闽南语的流播,在广东、台湾部分地区和东南亚部分国家形成共同的文化纽带。研究闽南习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它具有祈求平安的良好愿望、抒发浓郁的故土情思、重视深厚的人文教化等内涵。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产业融合所带来效益的凸显,社会各界对农业产业融合的热情也随之高涨,中国学者对农业同其他产业融合的研究也不断增加。但目前的研究多是对农业产业融合的发展现象进行研究,在分析方法上定量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农业产业融合研究的基础上,以产业融合理论为理论依据,以安溪铁观音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安溪铁观音产业融合资源评价模型。从第一、二、三产业三个方面选取出农业(种植业)、旅游业、制造业、林业、建筑业和金融业等12个评价指标,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专家评价获得各指标权重。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对安溪铁观音产业融合资源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虽然大多数评价指标得分较低,但由于部分指标在安溪铁观音产业融合中资源丰富度及所占权重较高,因此总得分处于Ⅱ等级,安溪铁观音应着重融合资源丰富且关联性高的产业。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安溪铁观音产业融合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安溪乌龙茶业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安溪乌龙茶在批发市场建设、广告宣传、技术规范、包装工艺等一系列环节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其乌龙茶产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市场开拓不足、产品升级滞后、市场秩序混乱、技术标准相对落后、性价比下降等问题。因此,其应当在巩固和扩大原有的市场基础上,大力开拓新市场;充分利用经济、法律乃至行政等手段,促进市场竞争秩序的规范;树立环保意识,克服卫生检疫壁垒和绿色壁垒,改善配套服务,提高安溪乌龙茶的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性价比,提升安溪乌龙茶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陈柱博学多才,深得乃师唐文治赏识,加上粤桂战乱,陈柱为避祸而应乃师之召,任教于无锡国专6年,教研并进,共渡难关。辞职后,又因唐文治之故,仍每年来校讲学。抗战时期,无锡国专迁至广西8年,陈柱远在上海仍为国专桂校纡困解难。无锡国专对陈柱的学术人生影响甚大,陈柱也为无锡国专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不小。  相似文献   

12.
朱熹与陈亮的著名辩论在古人眼里是性命与事功之争;而到了某些现代学者那里,又成了功利主义儒家对正统儒家的挑战。然而西方的"功利主义"概念根本不适合用来指称陈亮的立场。而这种不适合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这场著名争论的实质。其实,朱陈的分歧并非在是否要功利,而在更加深刻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层次。朱陈之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含义丰富的古人如何理解历史与政治的案例。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散文隽永清新,诗意充盈,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女性意象的恰当运用。坚持散文“意在表现自己”的朱自清借助女性意象,表达了他的自尊、自重、自强、自爱的人格操守和内敛、中和、清纯、高洁的审美志趣。朱自清对女性意象的钟爱,一是其文化心理中的传统女性化审美意识的自发流露,一是以娇美容姿否定丑恶世态、用娴静温馨对抗孤独灭绝的自觉追求,是二者相互交织的必然结果。正是朱自清对女性意象的自觉追求,彰显了他矢志不渝的“狷者”人格,并对现代知识分子身份意识的确立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介绍安徽朱子研究会2004年学术年会众多专家学者关于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和“为民”思想、朱熹道德伦理学说的构建、朱熹哲学的世界意义、《四书章句集注》、朱熹研究的方法论等方面的有关观点。  相似文献   

15.
王船山的《说文广义》首次以专著形式研究词义引申。其词义的注释方法、体例和所用术语都与《说文解字注》有诸多相似,关于词义引申规律的论述,二者也所见略同。鉴于《说文广义》在词义引申理论及方法上的创见,语言学界应将之纳入汉语史并确立其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朱子之体用思想在其博大的学说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文简述了朱子哲学体用现所承接的源流,对其基本意义和主要用法一一做了阐释,指出其在架构体系方法论上的特别价值.  相似文献   

17.
心学在明代中后叶虽蔚为主潮,但朱学也贯穿明代始终.本文按学术演进的历史过程及特点,分别论述了洪武朱学、永乐朱学、宣德成化朱学、正德嘉靖年间与阳明心学相对立的朱学及晚明东林朱学.  相似文献   

18.
《刘知远诸宫调》和《西厢记诸宫调》是金代文学的双璧。金朝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因此两种诸宫调中有多少外来语成分值得关注。经考察,两种诸宫调受外来语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这和金朝的主流话语及诸宫调的文体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朱熹在《诗集传》中的标诗一直为人所困惑,但他确实是有严格的标准的。他在判标赋比兴时所依据的标准是:上下文是否都是“说事实”以及怎样“说实事”。他在《诗集传》中所作的赋比兴的兼标正体现了他标诗的严谨与精细而并非缠夹不清。  相似文献   

20.
北宋士大夫为复兴三代之治,重建王道政治秩序,主张以经术治天下,重视经学的经世功能。在探索王道的过程中,士大夫以《周易》为经世之大法而推崇备至,并注重运用《周易》义理指导现实的政治实践。他们通过在奏议中引用《周易》经义议论时政,为朝廷提出合乎圣人之道的治国之策以实现儒家通经致用的理想。在北宋奏议中,士大夫不仅以《周易》经义培育皇帝的政治道德,而且还从《周易》中厘定出内政治理原则施用于今,从修己、治人两方面充分展现了易学的经世指向。他们以《周易》经义作为评判现实政治得失的标准,批评并制止不合经义的政治行为,规正政治发展方向,从而使《周易》对北宋治国理政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