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的第一部分“天地人之道”对“天、地、人”有这么几段论述:“《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  相似文献   

2.
在整个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汉代哲学研究一直比较薄弱,而对董仲舒"天人感应"论思想的研究尤为薄弱。一说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往往就直接判定其为具有明显神学目的性的宗教论,而忽视甚或歪曲了这一理论思想中比较重要和丰富的哲学内涵。实际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代表了两汉哲学思想的发展方向和思维水平,它不仅有神学目的性的宗教维度,还有人文性的伦理维度、系统整体性的宇宙结构维度和生成性的宇宙发生维度,它并非神学宗教论,而是产生于西汉具体社会形势下的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3.
"天人感应"既是中国古人的宇宙观,也是中国古代特有的风险文化.它源于谴责,成于化不确定性为确定性,并以逆向推理获取警示效果.从最早带有"天命论"色彩的"敬天保民"观念,到使其完善的邹衍的阴阳五行观念,再到最终构成体系的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都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反思性思维,彰显了"天人感应"的风险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徐志辉 《齐鲁学刊》2004,1(4):99-103
天人感应观念在东西方都曾长期存在。在中国,阴阳五行、观物取象、占卜预测、方技术数、典章仪式和谶纬之学中都渗透着天人感应观念,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甚至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西方,这种观念表现为大小宇宙论,它也同样广泛存在于文艺复兴之前的整个欧洲,并通过星象学、各种巫术、宗教仪式和墓葬形制表现出来。这种现象表明了人类早期有着大体相同的宇宙观念和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全新战略 ,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的“天人合一”观蕴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汲取“天人合一”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天人合一”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它来源于原始人对自然的崇拜。大约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已经在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根据当时人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他们一方面感觉自然与人的对立,即自然界对人类有着一种不可抵御的威慑力量和主宰作用,人对自然存在着恐惧心理;另一方面,人们又觉得自然界与人类有着亲切的一面。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里,花开鸟鸣,万物苏醒,原野欣欣向荣。当人们从躲避冬寒的洞穴里走出来,面对着明媚的春天,会感到生命的亢奋。在秋天这个成熟的季节里,树林里果实累累,准备越冬的飞禽走兽,膘肥体壮。这些都似乎是大自然有意为人准备的,而且年复一年都是如此。人们开始感到自然似有灵有性有情感有意志,可以通过某些方式或手段,去减少自然对人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在今天无疑有其值得开发利用的价值。但近来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中国的“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视“人与自然不是敌对的关系”,故其能够医治西方世界在现代化进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顽症”。此...  相似文献   

8.
刘向是西汉末年的政治家,他继承了董仲舒神学化的天人观念,并在政治斗争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了天人感应思想。刘向撰写的《洪范五行传论》可以说是汉代天人感应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汉书·五行志》就是以此书为基础撰成的。但由于刘向和董仲舒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政治形势不一样,虽是同一体系的思想,仍有显著差别。董仲舒的天人观念还不足以反映出天人感应思想的全部内涵及其在政治思想史上的作用与地位,刘向是继董仲舒之后又一位经学大师,他的天人感应思想可以说是董仲舒思想的长江后浪,是在董氏思想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要系统地考察和分析汉代天人感应思想,就很有必要对刘向的天人感应思想予以研究。 一 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汉宗室阳城候刘德之子、皇族楚元王的四世孙,约生于公元前77年(汉昭帝元风四年),卒于公元前6年(汉哀帝建平元年)。 西汉末期,农民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豪强跋扈,官吏贪婪,大肆兼并土地,造成农民丧失土地以至破产,成为豪强的依附农民或流民,有的甚至沦为奴隶。阶级矛盾尖锐,贫富悬殊,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农民起义不断出现,同时,在统治阶级内部,宗室、宦官、外戚和一部分官僚、士大夫之间的斗争也相当激烈。总之,西汉王朝这时已岌岌可危,如大厦将倾,刘向就是生活在  相似文献   

9.
周桂钿 《河北学刊》2001,21(3):10-14
董仲舒哲学在 2 0世纪一直受到许多人的批判。董仲舒被认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反面人物 ,是错误的也是唯心主义的思想家。本文从汉代的现实出发对董仲舒的思想进行详细分析 ,认为他的天人感应论是理论形式 ,实质内容却是针对现实的。屈民而伸君 ,是为了巩固统一的政权 ;屈君而伸天 ,是为了限制皇帝的权力。以历史唯物义观点来分析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在汉代还是有一定的真理性 ,才会被当时的许多人认为是真理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地主阶级的传统哲学思想中有一个突出的观点,即“天人感应”。天人感应这个命题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所谓天人感应,认为和人一样,“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天与人同,“天人一也。”天不但有心有情,而且能干预人事,能赏罚善恶,降灾或降福于人。人的思念和行为亦可以感应上天。从哲学角度看来,董仲舒的这种天人感应论是粗浅的神学天道观,它是  相似文献   

11.
解读“天人合一”要放在特定历史语境中进行 ,而不能望文生义。“天人合一”不是近代哲学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而是古代观念中人与神的关系 ,是一种宗教意识。它在历史上经历了三种理论形态 ,即殷周“天命”观念、汉代“天人感应”观念以及宋明“天理”观念。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一种至高境界,它携带着纯朴而浓厚的自然气息,以根深蒂固的形式和无与类比的勇气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底蕴与灵魂;但正如历史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一样,作为中华  相似文献   

13.
"天命"是"道德"的终极价值源泉,人们要崇尚"天命"或起码不可否认"天命"的存在,"天命"对"人"具有最终的控制力";道德"体现人的主动欲求,想给生命添加某种其他的色彩,但人的这种能动性毕竟有限。人间秩序终究要相副于天上秩序,这样才能实现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4.
一、“天人合一”论发展的三阶段天人合一论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理论形态上说,第一阶段(殷周)是无意识的或非理性的,其对象是浑然的天力,主体无意识状态下的人格表征是心理恐惧,称之为心理发生阶段。第二阶段(老庄)是本体论的,即从人本于天出发,推出人合于天的结论,这时有了主客体之区分,理论考察的对象已从纯客体移到主客体关系上来,可以视为原始的敬恐  相似文献   

15.
天人合一可以从天人感应,天人合德,人与自然相和谐统一等不同层面来理解其特定意蕴.西方文化强调天人相分,彰显的是认知理性精神,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凸现的是实践理性精神.天人合一观成为解决当前生态环境危机的指导性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贺文峰 《理论界》2009,(2):38-39
资源供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制约因素,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建设"两型社会".如何建设"两型社会",中国传统哲学为之提供了富有启发意义的智慧成果,那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学说内涵丰富,可分为天命与人、德性与人、自然与人等等这些不同层面,为我们建设"两型社会"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7.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基本模式,它不但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同时也是中国美学思想的基本命题和理论基础。“天人合一”说由来已久,从夏商时的“神人以和”始,春秋战国时的百家都有其“天人合一”说,其中最主要的是儒家倡导的道德意义上的“以天合人”说和道家倡导的生命意义上的“以人合天”说。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结合道家、阴阳家各派学说,第一次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建构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此后,经魏晋玄学的继续发展及佛教传入后的影响,至宋明理学,便形成了体系严密,富于思辩色彩的完…  相似文献   

18.
在儒家仁爱精神和学说的讨论中,我们常常为一般所说的两个方面的"限制"感到困惑,一个是儒家的"仁爱"同"孝"和"礼"结合在一起产生了"爱有差等"的差异意识,它不像墨家的"兼爱"和基督教的"博爱"那么普遍和一视同仁.  相似文献   

19.
“天人合一”是儒学也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石,这两种学说中的“天人合一”既有内在关联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儒学和中医学皆从整体的角度,把天、地、人纳入一个大系统作全面考察。人不是孤立的存在物,他的生化运动与天地宇宙密切相联,天、地、人共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天、地、人的生化运动皆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在儒学与中医学中,“天人合一”具有不同的理论取向。儒学中的“天人合一”,是以“人道”合“天道”。所谓“天道”有自然之天道、鬼神之天道和仁德之天道三意。自然之天道如“四时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悟性认识地位的日益突出,使得人们对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学说较为关注。那么,现代悟性认识是不是对古代“天人合一”学说的简单再现呢?从悟性认识论的视角来看,“天人合一”的意义是什么呢?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初步分析,并由此指出现代科学认识的悟性化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