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杭州市清泰门社区日前举办了“共创美丽城市参与垃圾分类”主题活动。此次活动主要围绕“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怎样对垃圾进行分类”两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
3.
今年2月,杭州市城管办进行了一次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调查,在对1686名市民的调查问卷中,99%的市民认为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杭州城市环境;97.82%的市民赞成实施垃圾分类。市城管办根据民意,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房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四大类,并针对不同的垃圾分类方式,专门设计了四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今年3月,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正式启动。湖滨街道从垃圾分类现状、垃圾分类难点等问题着手。结合居民日常生活实际,探索出以户为单位的“实名制”垃圾分类模式,并在涌金门社区染坊弄小区和青年路小区见仁里实行了首批试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地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生产着垃圾。垃圾问题日益突出。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解决垃圾问题.要先从垃圾分类开始。就垃圾管理而言.日本是这样做的:每个社区的新居民。刚进社区门,就收到一本倒垃圾指导手册。周一和周四只收可燃垃圾,周三只收不可燃的,周五只收资源垃圾。垃圾必须在每天早上8点前倒,否则不收。 相似文献
5.
6.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凤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3):52-56
当前,生活垃圾污染已成为困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一些农村地区推行的“户存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集中处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造成了垃圾处理的高成本与低效率。而采用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可以将大部分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处理并充分回收利用,实现垃圾的减量与无害处理。目前这一模式已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成功运用,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和可观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7.
8.
河北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为建设宜居城市,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省政府专门下发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政办[2011]26号文件)。为贯彻省政府的意见精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下发了《关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区)工作的通知》(建城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问题研究——对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经验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市的生活垃圾总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而目前城市垃圾处理采用的主要方式仍是露天堆放和卫生填埋,这必然要带来垃圾污染、资源浪费和垃圾处理场地紧张等问题.垃圾分类回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出路.中国的垃圾分类回收难以实施的症结主要表现在观念滞后、理论研究缺乏和政府的工作力度不够.日本具有很好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经验,即国家政府重视、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完备、有切实可行的削减目标以及对居民进行系统而细致的教育等,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目前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其正确认识和有效推广对提升居民环境、增强人民生活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政府、村民和社会层面困境基础上,从农村垃圾分类治理较为有效的四种运作模式出发,具体分析每种模式中运作情况,探究不同主体合作下的治理效果,根据相关经验和存在问题,从建立新机制、明确主... 相似文献
11.
1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治理过程,而“垃圾分类难以实施”是其实践困境.“生活垃圾”分类和“生活垃圾分类”的治理对象不清、公共行动规则和私人生活逻辑的治理机制断裂以及国家行动者和社会参与主体的治理关系不对等,构成生活垃圾分类实践困境的三种内在张力和“症结”所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困境的解决之道是:明晰垃圾分类治理对象及其关系,达成公共行动规则与私人生活逻辑的治理机制链接,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3.
14.
15.
"垃圾围城"已经成为都市环境保护中非常紧迫和相当重要的问题之一。近年来,环境学家和垃圾处理专家多从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处理技术和垃圾场的建设等方面,对城市垃圾问题进行探讨,却很少从城市居民的角度考虑此问题。昆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存在一些问题,特提出几点对策性分析与建议:第一,完善垃圾分类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经济激励机制;第二,建立定时定点的垃圾投放制度;第三,建立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制度;第四,垃圾分类管理试点推进。 相似文献
16.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生活垃圾分类越来越成为全国各地农村尝试开展与实施的环境治理工程,但如何建立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一直困扰着地方环境管理者。通过对浙北码头村的案例分析,总结该村在长期实践中的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经验以及不同主体参与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并深入挖掘长效机制建设背后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地方文化等社会基础。最后,基于理论分析与实地调查的互动联系,提出内生于村庄社会的制度规范、有效的组织动员结构、可适用的治理技术手段是当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的社会基础,以此来反映符合农村社会特点、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指出科学分类是垃圾资源化利用首要前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自身的变化规律、处理技术要求和居民的可接受程度,指出应将垃圾干湿分类收集,并据此提出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的构想,即设立干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三个子系统和相应的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18.
乡村治理数字化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现代数字技术开始进入乡村社会,在乡村公共事务治理中发挥效用。通过对浙江省部分乡村垃圾分类数字技术运用的实地调查,探析乡村治理数字化实现路径及可能的社会影响。研究认为,该项技术成功“进入”乡村,需要地方政府、村干部和村民等主体共同努力与合作;垃圾分类数字新技术的引入和运用,也会给乡村社会带来一系列变化与影响。从政府在乡村的权力集中,村庄自治力量的弱化,以及村民日常行动逻辑的改变等方面,可以明显看到“技术下乡”的社会影响。如何有效平衡政府管理与村庄自治的关系,建立一个长久、稳定的乡村治理机制,是乡村推广垃圾分类数字技术时应着重考虑和持续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泗通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80-85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已是破解“垃圾围城”和提升城市社会文明的重要举措,对垃圾减量化、资源再利用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武汉市近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探索调查发现,尽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已进入强制分类时代,但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仍然存在体系运行不畅通、强制政策难以有效落地以及社区居民行动意识匮乏等实践困境。因此,完善垃圾分类运行体系,逐步推进源头垃圾分类;细化垃圾分类政策内容,丰富垃圾分类管理手段;发挥社会文明引领作用,提高居民自愿分类动力;真正构建科学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大连市海军广场社区有位李士武大爷,今年81岁,老伴过世早,儿子担心老人寂寞,就让孩子跟爷爷住在一起。那天傍晚,我到李大爷家探望,看见他家房子不大,但是垃圾桶挺多,不仅厨房里放了两个垃圾桶,在卧室里,还放着一个红色的垃圾桶。李大爷说,厨房里两个垃圾桶,一个放厨余垃圾,另一个放其他垃圾。卧室里红色的垃圾桶,用来装有害垃圾。在他家里,有害垃圾就是一些电池、不用的灯管儿等物品。对于可回收垃圾,像废报纸等,他又专门设了一个柜子,把这些垃圾收集起来,再卖给废品回收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