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于语言的模糊性、调控对象的单一性和法律程序的局而不终性决定了法律的有限性,切实保障人权需要其他规范类型的协力作用。民间法秩序下的人权具有文化多元性、践行性和注重集体人权等特点。民间规范对于人权之保障是通过多样化的规范类型实现的,但是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此,乡村社会中人权之保障应谐合法律与民间规范之作用,才能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利益多元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多元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多元利益之间在竞争、冲突和妥协过程中使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诸多领域达到和谐状态。其中,经济利益多元通过孕育平等、自由与诚信的市场机制,促进社会经济秩序的和谐;政治利益多元通过生成真正的公共意志,构建民主与法治的和谐政治秩序;文化多元通过不同文化价值和文化类型的冲突与妥协,推动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良性互动和发展,促成文化秩序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廖成忠 《东方论坛》2006,(2):114-117
我国民间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国家法律的标志和功能,因而具有国家法律的性质;法与文化密切相关,我国民间制度是人们传统经验和另类理性的历史积累,是民间文化的法律传承,具有深厚的文化意境;法律多元必然导致冲突,冲突的客观结果是一种文化妥协的秩序,因而在法的制定和实施方面进行法文化的沟通和整合,有利于缓解冲突,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对《白鹿原》中的一个事件的分析表明,法律文化的多元可能导致法律意识、心理层面和法律行为、法律实施方面的混乱和冲突;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以及利益、需求的多元性,是引起矛盾的深层原因。法律文化从混乱走向融合的途径,是以"理解、对话"去取代"消灭、征服"的认识模式,以现实的、多元化的眼光和慎思,去处理法律多元情形下的种种矛盾。但这些矛盾的解决,最终还取决于需求和利益结构的变化,及其背后包括生活情景、经济条件在内的社会条件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核心,也是世界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元文化,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和多元性,对当代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于多元社会控制的认识和把握需要放在地方性生活中来进行,据此来考察社会控制与社会生活诸要素的关系。多元的社会控制并不一定带来秩序,因为这种多元格局是一个未经有效整合的"分裂的整体"。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的结构性紧张、基础性社会结构的转型、价值体系的碎片化是三个有相互联系、又分别导致当代中国秩序构建困境的因素。更为复杂的问题则是在一种全球化、现代性增强的背景下,多元的社会控制很容易演变为权利意识、社会结构和多元法律之间错乱的纠结,实现秩序变得困难重重。通过法治整合社会并增进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能的,但是真正的困境是我们对于文化和社会的走向以及我们意图追求的生活样式的困惑和不确定,导致了国家法律难以获得一种整体性和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习惯法是一个可以描述的有机整体规范模式.文化模式影响个人的行为,现代习惯法规范是文化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其影响个人行为的结果是形成法律多元现象.现代社会中,习惯法模式与国家法律的观念是小传统与大传统的关系.每种文化模式都有其价值,但也不能绝对化.法律为人们所信奉,就具有了"合法"性,本文从文化模式理论视角对我国的村规民约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和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保持着各种不同的风俗文化和习惯,具有多元文化特色。为保持民族之间的文化多元性,避免种族冲突,加拿大力图通过多元文化教育,在以英语和法语为主流文化的社会里,使各个种族和民族群体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促进多元文化社会的融合和繁荣。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必然贯穿到高等教育的实践中去。从多元文化的起源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来揭示其特点和实质,帮助理解加拿大的政策和教育方针,并分析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社会功能。这对我国具有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传统精神文化在传统社会控制中重要作用的发挥主要与三个因素相关:传统社会控制模式与传统精神文化共同存在的血缘特性、政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社会控制模式以及传统精神文化在传统社会中的规范作用。随着传统社会控制模式向现代法理秩序为主导兼有传统礼俗、法文化的多元社会控制模式的转变,传统精神文化的社会功能明显弱化。  相似文献   

10.
隐私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个体隐私是通过隐私权得以实现的。隐私的特性具有哲学与文化意蕴,隐私分类的多样性折射出社会文化的多元性。隐私体现了人的个性、自由、人权和价值,也具有深厚的哲学与文化渊源。社会价值观的冲击使隐私出现商品化和异化现象,社会道德与法律界定了隐私权的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