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有幸发表的100多篇论文中,《统计研究》占了五分之一以上,这些论文包括了我在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研究方面的许多重要成果。1989—1992年,我从事《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中经济循环帐户的设计工作。围绕这项工作撰写的论文“经济循环帐户的基本概念、分类、核算原则和结构”(发表时题目有改动)和“经济循环帐户与社会再生产基本核算表之间的关系”分别发表在《统计研究》1993年第3期和1994年第1期。1993—1994年,我利用业余时间对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国民经济核算最新国际标准———联合国1993年SNA进行了比较研究,撰写…  相似文献   

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计算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从目前国民经济核算现状来看,存在核算基础薄弱、核算与专业统计及部门统计不协调、上下级之间核算结果不衔接等问题,社会上对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性也有些质疑。本文就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的现状对市县国民经济的核算进行初浅的探讨。一、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的范围及核算方法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了五个部分:(1)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投入产出核算;(3)资金流量核算;(4)国际收支核算;(5)资产负债核算。这五个部分的核算是以地区生产总值核算为中…  相似文献   

3.
孙秋碧 《统计研究》1998,15(3):18-21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社会在生产为整体的核算,简称国民核算。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求,我国进行了国民核算制度的重大改革,建立了扩大生产范围包括三次产业在内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内容到方法,主要吸收西方国家广泛采用的SNA,SNA的设计以西方经济理论为指导。诚如李宝瑜副教授在《统计研究》1996年第5期文章“关于完善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体系的一些看法”(以下简称《看法》)中所言及的,“某些传统的理论已经不适应现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而我国经济学界的很多学者对核算体系还不是很了解,这就造成了目前实际核算体系已经建立,而理论体系还不健全的局面,由此而引起的种种误解,必须通过对有关核算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才能澄清。”正是基于此种情况,钱伯海教授积多年研究,提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即三次产业的劳动创造价值,试图从理论上阐明我国新国民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依然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但随着生产核算范围的拓宽,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包括企业物化劳动是否作为社会活动的接力棒,和活劳动一样参与创造价值,主要是剩余价值等问题。钱伯海教授在《统计研究》1995年第6期上发表了《关于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是非》(简称《理论》)以及其他一系列研究论文。笔者认为意欲就研究新国民经济理论,必须运用和坚持宏观经济思维方法的问题,在此仅以一得之见,参加讨论,并求教于各方同仁。  相似文献   

4.
王勇  蒋萍 《统计研究》2014,31(9):20-27
2014年,《统计研究》创刊30周年。30年来,《统计研究》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见证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历程。本文以《统计研究》创刊30年发表的国民经济核算文章为对象,从实践工作、理论研究、对外展示、人才成长等方面系统总结了《统计研究》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统计学会主办的第三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1983年11月14日至20日在昆明市举行。会议收到论文二百余篇。论文的特点:一是内容广泛。包括改革统计制度和健全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经济效益统计、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投入产出统计、人口普查及其资料分析、社会统计、物价统计、数理统计应用及抽样调查推行、统计基础理论及统计史、现代化计算技术在统计中的应用等十个方面。二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少论文对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处理意见。三是有一定的深度。有的论文在理论探讨上比前两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的论文,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四是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一些文章是工作总结或工作体会性质的,有利于交流经验,互通情报。现将这次讨论会的主要情况和讨论的问题纪要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冬佑 《统计研究》2005,22(4):53-5
20 0 4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 ,提出了大力推进统计改革和建设的各项任务 ,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进一步改革专业统计的制度方法。对此 ,笔者拟从专业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互衔接的视角 ,就专业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关系 ,专业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相适应的表现 ,以及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协调框架下推进专业统计改革等问题 ,做一些探讨。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专业统计的关系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为对象的宏观核算 ,专业统计的对象则是国民经济某个部门 (行业 )的活动 ,或…  相似文献   

7.
今年7月29日至8月2日,国家统计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统计制度方法工作会议.国家统计局剐局长郑家亨、邵宗明、孙兢新和局总统计师龙华参加并主持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1)讨论修订今年统计年报和明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2)研究消除现行统计制度中的重复矛盾现象和精简报表问题;(3)讨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施问题;(4)研究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工作问题;(5)研究清理统计报表和加强统计报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宋旭光 《统计研究》2003,20(12):46-5
《统计研究》2 0 0 2年第 3期发表的《关于EDP核算思路的若干质疑》(以下简称《杨文》)一文 ,从多个角度研究EDP的核算思路 ,综合分析了EDP核算研究中较多出现的几个理论问题。该文提出的几点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理论研究者的一些不同观点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是《统计研究》2 0 0 2年第 9期发表的《关于EDP核算思路的若干思考》(以下简称《刘文》)。读了这两篇文章以后 ,笔者觉得《刘文》对《杨文》中的某些不足之处做出了一些有益的修正 ,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与此同时 ,对于《刘文》中的一些观点以及《刘文》对《杨文》的一些…  相似文献   

9.
赵彦云 《统计研究》1987,4(1):77-80
1968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15次会议通过了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新SNA)。1975年左右,为了加速新SNA的推广工作.联合国统计司开始总结各国在推行SNA方面的经验。1982年成立了国际秘书处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进行如下主要工作:(1)检查新SNA的推广情况,以及各国际组织在推广过程中的协调工作。(2)了解各国在SNA方面的研究动态。(3)把研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新成果集中到准备修改的新SNA中去.  相似文献   

10.
《统计研究》1998年第1期发表吴明礼的文章,认为随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推广,其中资产负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及循环帐户借鉴了大量会计方法,已得到了广大统计工作者的认同,而且理论工作者对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也做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促进了统计发展和核算方法的完善.另一方面,则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转轨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要求用更多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技术手段处理相关的财务信息和会计事项.(1)在核算任务上,会计工作和统计工作需要进一步交流;(2)  相似文献   

11.
编后语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统计研究》1989,6(3):80-80
目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其中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本期刊出的纵横、詹云乔、许宪春和徐碧霞等同志的四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对深入研究建立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问题会有一定的启发。 对近年来我国统计改革的情况如何认识,目前也存在一些争论,这期发表的《论统计改革的体制与意识障碍》一文,颇具新意,值得一读。 加强统计监督职能,提高统计服务水平,是1989年全国统计工作要点之一,王一夫、黄启羲和马安等同志的三篇文章各具特点,对统计监督的内涵、职能和作用等问题提出了一些  相似文献   

12.
国际官方统计协会第二届会议初步确定于1990年10月中旬在北京市举行。兹征集论文,凡愿向会议提交论文的作者,均可撰写。提交论文的参考题目如下:(1)怎样计算总供给与否需求;(2)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的困境与出路;(3)通货膨胀率的测算方法;(4)人民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问题;(5)国民经济结构的统计方法;(6)宏观监测和评价的统计指标;(7)关于加强和完善统计法制的问题;(8)如何提高农村抽样调查的精确度;(9)市场供需平衡统计研究;  相似文献   

13.
统计制度方法是统计活动的基础,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是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期刊登黑龙江省统计局朱昌延同志的文章,首先从国民经济核算模式的转变,以新国民经济核算为中心的经济、社会、科技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报表制度的建立,统计调查体系的改革及多种调查方法的综合运用,统一的统计和编码标准的制订和采用,会统核算的协调、衔接等五个方面,对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进行了回顾,并进一步提出了今后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四个主要课题是修订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健全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报表制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统计调查体系以及加强统计制度方法的综合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要真正进入实施阶段,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一是外部环境问题,二是统计系统内部的协调与完善问题。外部环境是核算体系转轨的客观条件。所谓外部环境,是指所有与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有关的统计系统以外的环境条件及其相关因素。在我国现阶段,统计核算体系转轨的外部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业务核算“三大核算”之间的不协调,以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国民经济部门和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与部门和企业现行管理手段和方式不协调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协调问题的研究已有数年之久,这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当中特有的一个现象。在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初,我国借鉴的是当时苏联和东欧国家中实行的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由于在这些国家中实行的是统计核算占主导地位的核算模式,即会计核算要依据和服从统计核算的原则与需要,所以两者对国民经济的核算本身就是一致的,不存在协调问题。而在我国却形成了以会计为微观经济核算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昌先宇  王彦 《中国统计》2012,(11):27-28
主持人导语(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高敏雪):联合国最新一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2008)中,知识产权产品的定义及其核算是一个新亮点。与以往相比,知识产权产品的定义更加宽泛了,由此就引起与此有关的生产核算、资本形成核算、资本存量及其消耗的核算问题。要想了解这些方面的系统论述,《知识产权产品的资本测算推导手册》是必读书目。在此我想提醒读者:这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前沿研究领域,或许还正等着你的参与呢!  相似文献   

17.
企业是国民经济活动的主体.广义的统计核算即包括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也包括微观的企业统计核算.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二者在指标名称、核算口径、核算价格和核算原则等方面都相同。会计核算是从微观的角度对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的核算。本文就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简称“会统核算”)一体化问题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8.
建立健全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转变的需要。在1992年,国务院就决定分两步在我国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经过几年的努力,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我国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地方实施新核算体系的基本思路谈点儿粗浅看法。一、目前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认识上存在偏差。目前对我国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认识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是:认为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就是要编制五张基本核算表和全部帐户体系,只要…  相似文献   

19.
<正>《统计与信息论坛》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当前社会经济重点及热点,结合本刊办刊方向,推出2020年度重点关注选题方向。敬请关注,欢迎赐稿,本刊将优先审稿,同等情况优先发表。具体选题如下:一、国民经济核算相关问题研究1.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与发展研究2.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的国内外比较研究3.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数据质量问题研究二、人工智能、区块链及大数据理论及方法的研究与应用1.大数据与统计理论方法及应用创新  相似文献   

20.
钱中勇 《浙江统计》2004,(9):9-10,48
GDP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范围覆盖全社会的所有国民经济行业和经济组织类型,可以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质量.GDP核算涉及面广、理论性强、技术处理复杂,可以集中反映出目前我国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暴露出在统计方法、制度、体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弊端,下面就GDP核算谈谈统计改革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