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东动荡历时一年多,导致该地区多国政权更迭,并迅速扩展到叙利亚,叙危机已成为这场动荡旋涡的中心。伊斯兰势力的崛起成为这些转型国家面临的严峻课题。动荡使中东地区格局面临新的调整,地区大国间矛盾和力量消长,将影响有关国家政局和热点问题走向。美国调整中东政策,深刻影响了地区局势走向。中国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尊重有关国家人民自主选择的原则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理解和肯定。中东形势演变对中国中东外交带来重要机遇和严峻挑战,中国应审时度势,积极应对,谋求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东动荡历时一年多,导致该地区多国政权更迭,并迅速扩展到叙利亚,叙危机已成为这场动荡旋涡的中心.伊斯兰势力的崛起成为这些转型国家面临的严峻课题.动荡使中东地区格局面临新的调整,地区大国间矛盾和力量消长,将影响有关国家政局和热点问题走向.美国调整中东政策,深刻影响了地区局势走向.中国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尊重有关国家人民自主选择的原则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理解和肯定.中东形势演变对中国中东外交带来重要机遇和严峻挑战,中国应审时度势,积极应对,谋求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冷战时期,中东地区是美苏对抗的重要地区。苏联解体后,综合国力下降的俄罗斯逐渐失去了在中东的影响力。"阿拉伯之春"爆发前,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存在大多以"调解人"和"中立者"的角色出现,经济和安全利益是俄罗斯在该地区追求的主要目标。随着叙利亚危机和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与加剧,俄罗斯面临的政治、安全环境不断恶化,促使俄罗斯的中东政策出现重大转变。俄罗斯力图从中东地区中立的劝和调解者向把握事态发展方向的参与者和塑造者转变。俄罗斯通过与中东国家开展军事外交和联合反恐行动,打破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武力垄断。军事外交成为俄罗斯摆脱政治经济危机、捍卫国家利益的特殊手段,其效果既有助于叙利亚危机的政治解决,又巩固了普京在国内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4.
2011年初以来的中东动荡几乎席卷整个阿拉伯世界,它与全球金融危机一样,为世界各国所瞩目,对中东地区乃至世界政治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政府除尊重有关中东国家人民的自主选择权外,还应继续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基本原则,继续推进中东地区稳定,加强对地区形势和中东各国政情的深入研究,建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中国对中东地区的长期能源规划,进一步加强中国同中东地区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分析俄罗斯中东战略思维的历史演变过程;探究当前俄罗斯对叙利亚危机政策的背景、思想根源及影响因素;解读俄罗斯政策基于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缘由;阐释叙利亚危机局势下俄美利益的交汇与分歧。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核扩散问题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在中东地区,以色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沙特和伊朗等国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核计划,使中东地区建立"无核区"的目标面临挑战。中国积极参与了中东核扩散治理,尤其以伊朗核问题为抓手,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参与中东地区治理。本文从动因分析、路径选择和机制运用三个层面探讨新时期中国参与中东核扩散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并以中国参与伊朗核问题治理为例,考察上述三个层面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中国以多边斡旋外交为路径参与中东核扩散治理,能源利益、构建大国形象、战略利益和捍卫主权至上外交原则是影响中国参与伊朗核问题治理的四个因素,其多边机制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伊核问题会谈机制,其双边机制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和中俄战略磋商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参与中东地区的卫生治理以医疗援助为主要形式,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医疗援助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阿关系的发展,也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民心相通"的历史基础所在。21世纪初以来,尤其是在中东综合呼吸症大范围爆发和中东难民危机升级后,中国对中东传统意义上"点对点"式的医疗援助模式,已不能适应全球化时代出现的中东地区公共卫生治理的新要求。中东卫生治理的全球性关联及其带来的非传统安全效应,已经对中国参与中东卫生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更加凸显中国参与中东卫生治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中东地区热点问题普遍升温:巴以武装冲突不断,黎以爆发战争,伊拉克教派仇杀加剧,伊朗核问题仍陷僵局,地区恐怖活动增多。美国中东政策是该地区矛盾激化的根本原因,美国政府调整其中东政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中东地区热点问题普遍升温:巴以武装冲突不断,黎以爆发战争,伊拉克教派仇杀加剧,伊朗核问题仍陷僵局,地区恐怖活动增多。美国中东政策是该地区矛盾激化的根本原因,美国政府调整其中东政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年来在中东变局中实施了建设性介入的政策,这是广义干预概念下一种灵活的政策行为,即依据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强调客观中立地提出政策建议,超越了西方的传统干涉概念。中国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叙利亚、巴以和平等问题以及促进中东总体和平稳定的政策立场上均体现了这种政策的核心要素。中国在中东变局中的建设性介入政策,是其和平外交政策的一贯性表现,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不仅有助于维护自身国家利益,而且有利于国际和地区问题的和平解决,为中国参与解决国际和地区问题提供了重要范示。  相似文献   

11.
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中东地区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概念及其政治意涵的考察,关注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分析了利比亚、以色列、埃及、叙利亚和伊朗等国的核计划和核政策,以及外部大国对中东地区核扩散的基本立场,指出在当前局势下中东地区无核区的提出和建设,不能从本质上改变该地区日趋恶化的安全形势。公正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地区冲突,真正实现阿以和解,在有关国家间确立相互信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2011年,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和也门的强人政府相继倒台。在这场"中东波"的冲击下,叙利亚巴沙尔政府也岌岌可危。叙利亚危机持续了三年多仍然久拖未决主要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国内,这次危机已由一场民众追求自由、民主的政治活动转变为一场教派和世俗力量的斗争;在外部,各国势力在叙利亚展开地缘政治博弈,使原本就很复杂的局势更加迷雾重重。中东"心脏"叙利亚的局势朝何方向发展,关系到整个中东地区的稳定和格局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概念及其政治意涵的考察,关注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分析了利比亚,以色列、埃及、叙利亚和伊朗等国的核计划和核政策,以及外部大国对中东地区核扩散的基本立场,指出在当前局势下中东地区无核区的提出和建设,不能从本质上改变该地区日趋恶化的安全形势.公正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地区冲突,真正实现阿以和解,在有关国家问确立相互信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叙利亚危机是"阿拉伯之春"引发的一场极其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是集内战和反恐于一体、大国干涉和地区力量介入相交织的冲突,也是在美国中东战略收缩背景下发生的重大事件,因而成为观察美国中东战略和外交调整的重要视角。在"奥巴马主义"的指导下,美国坚持采用"以压促谈"的方式参与叙利亚危机进程,避免因军事卷入而重蹈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覆辙,并注重发挥多边作用,试图通过力量制衡和利益置换来实现稳定叙利亚局势的目的,进而服务于美国的中东核心利益及中东政策。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新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倾向,可能使"奥巴马主义"未来在美国的叙利亚政策乃至整个中东政策中得到延续。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土耳其和伊朗两国关系在总体上维持了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状态。随着2002年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上台执政,两国关系出现了历史性转折,进入了全面提升期。在地区问题上,土耳其的政策取向与西方盟友产生重大分歧,促成了土耳其与伊朗的趋近。2011年中东变局发生后,两国关系遭遇重大起伏。叙利亚内战、伊拉克乱局、也门危机久拖不决,库尔德问题、北约雷达部署问题持续发酵,土耳其和伊朗因国家安全利益的差异导致两国关系龃龉不断。总体来看,中东变局引发的地区动荡凸显出土伊两国在国家发展道路和地缘战略利益方面的结构性矛盾,然而现实利益又使两国在地区重大议题以及经贸合作方面搁置争议而寻求共识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二战后,中东国家进入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目前处于矛盾集中爆发且极为动荡的"过渡政治发展阶段"。中东国家必须面对一系列既有来自外部也有自身发展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和重要任务。当前中东出现的政治危机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其产生既有多种现实动因,也有深层社会原因和外部势力的影响。政治危机已对中东各国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东国家已步入矛盾、危机多发期,下一次政治震荡可能会冲击中东君主制国家。  相似文献   

17.
中东热点问题走向和中国外交政策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中东地区形势动荡不安,继续成为国际形势变化的焦点。巴以争端、伊拉克问题和伊朗核问题三大热点依然是影响中东局势演变的主轴。由于地区内外因素的变化,热点问题出现了值得注意的新动向。本文探讨了中东地区局势演变的主要动因、最新走向以及中国应对中东热点问题的政策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中东地区形势动荡不安,继续成为国际形势变化的焦点.巴以争端、伊拉克问题和伊朗核问题三大热点依然是影响中东局势演变的主轴,由于地区内外因素的变化,热点问题出现了值得注意的新动向,本文探讨了中东地区局势演变的主要动因,最新走向以及中国应对中东热点问题的政策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正在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思想。作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中东外交思想经过不断的积累和发展,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中国中东外交思想形成的基础涉及到权力结构、利益结构、制度结构、文化基因和情感积淀等五大要素;其内容包含和平与发展、结伴不结盟、正确义利观、中阿命运共同体、政治解决热点问题等五大内涵。在新时期中国中东外交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与中东地区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初步成果,中国在中东开展了成功的全方位平衡外交,在中东的贸易、投资和援助大幅增加且结构更趋平衡合理,中阿进入全方位合作的新阶段,同时中国也为解决中东热点问题发挥了独特的第三方调解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东剧变对中国海外利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以来的阿拉伯政治变革运动,对中东地区包括中阿经贸、双边投资、工程承包、人员安全等在内的中国海外利益产生了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利比亚,二是南北苏丹,三是能源供应。阿拉伯变局对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海外利益提出了警示,中国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应对。鉴于中国企业在这次阿拉伯变局中的受损教训,中国应为日益扩大的海外利益建立起自己的对外大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