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帆 《社科纵横》2014,(6):54-58
从发达经济体舶来的概念"影子银行"近年来在中国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然而中国影子银行与欧美体系有诸多区别。本文以欧美影子银行的提出、起源与发展为着眼点,阐述了其构成、运作及所具特点。在这个基础上,对比给出了中国影子银行的界定与分类,阐述了二者的不同,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对经济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殷志军 《浙江学刊》2015,(1):173-177
金融风险内生于影子银行体系,但隐藏在各类金融活动中,不易被捕捉到。本文通过考察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深刻背景,发现诱发影子银行风险的三个关键因素,即全业务链风险评估缺失、风险积聚的正反馈效应和银行评估交叉业务风险深度不足。结合这三个因素并以浙江省为例,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结论是我国目前影子银行引致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很小,应加大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力度,促进影子银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和不断出现的金融风险要求监管机构设计并实施基于原则、灵活的监管标准,以确保银行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并为银行业创新提供发挥的空间,促进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遭遇的"瓶颈"。重新设计以监管提高农村信用社改革效率的路径,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郑蔚 《日本研究》2010,(1):71-76
本文基于金融功能论的视角,对比分析了日本和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并以此为基础重新审视了金融危机的经验与教训.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在非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影响下,银行作为经济体融资的中介身份正在缩水,从而增加了近几十年的系统风险.金融体系的运转是在由公共机构创立并维护的宏观经济、监管及政治框架下运作的,而这个框架的严重缺陷引发了危机.为避免危机的爆发,必须增强银行与金融市场的互补关系,增强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配合使用的灵活性,同时要确立按照风险分配资源,以风险为本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5.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金融创新作为金融领域各种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和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既有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安全,也有可能带来金融脆弱性、危机传染性和系统性风险,从而对金融安全产生负面冲击。实证研究表明,在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升级过程中,金融创新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金融再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如果金融创新信息披露充分,金融创新风险管理有效,金融创新监管到位,那么,金融创新仍然是规避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在资金规模、产品结构、投资取向和金融环境层面存在多重金融困境,急需包括债券市场创新、消费金融创新和中小企业融资创新在内的全方位金融创新。但是金融创新会衍生金融风险,威胁金融体系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金融风险具有明显的城镇化特征,无论是存量风险的累积,还是增量风险的形成,都与城镇化进程紧密相连,金融风险的传导将通过财政路径、消费结构路径、资产价格路径、产业结构路径对新型城镇化产生不同维度的影响。因此,通过构建金融风险的预警系统,建立金融风险防范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约束机制能够在事前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防范;通过金融监管创新以及实施合理的风险化解救援措施,能够在事中和事后最大限度地对金融风险进行缓释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的风险监管:日本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虹 《日本研究》2009,(1):18-25
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的混乱仍在持续,无论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均呈自由落体式下跌,其速度之快势头之猛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次贷危机形成的预期损失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恶化。因此,可以说危机将全球金融市场卷入了一个几乎无法解脱的困境: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的负面作用相互影响,使市场在不断恶化的局面下无法对风险重新定价。更令市场恐怖的是,这次世界性危机何时结束,至今仍无人能够做出明确的判断。本文仅就日本在此次危机中所承受的冲击,结合日本金融体系的特点,探讨金融风险监管的必要性。同时,针对证券化金融商品信用评级中的风险,强调完善金融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这不仅是抵御金融风险的应急措施,而且是提高金融业附加价值,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一、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分析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成因 ,理论界众说纷纭 ,但有一点必须首先要明确 ,我国银行风险与发达国家的银行风险相比 ,其形成机制与表现形式是不尽相同的 ,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风险是一种包含有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 ,甚至通货膨胀风险等内容的市场风险。在银行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 ,出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银行竞相开展高风险资产业务 ,从事各种风险资产交易活动 ,在过度追求效益和竞争地位的目标驱动下 ,市场风险管理却日显薄弱。市场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便会诱发挤兑 ,造成银行支…  相似文献   

9.
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银行业或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业一直被国有银行所垄断,虽然改革开放后这种局面有较大改变,但国有银行垄断国家金融业的局面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因此,非公有制银行至今仍被排斥在社会主义银行业或金融体系之外.全国仅民生银行一家以私营资本为股本的合作银行,真正的私营银行还没有,各地涌现的"私人钱庄"均被无情打击和取缔.非公有制银行进入社会主义银行业或金融体系,不仅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问题银行是正常银行的对称,在激烈竞争的金融市场条件下,即使存在良好的银行监管机制,也不能避免银行经营出现问题而成为问题银行.对问题银行的识别一般是建立在银行评级系统之上的,即先评定银行风险等级,再根据等级确定问题银行.问题银行形成有内外原因,宏观因素基本上属于外在原因,而微观因素则属于银行的自身原因,如果内外因素结合则可能形成系统性的银行危机.由于问题银行具有强烈的负外部性,政府为促进银行业的的健康发展必须对其进行干预并且采取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因此,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制度以及银行接管制度是政府为问题银行摆脱困境而作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