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历史观是人们从时间角度观察世界而概括世界运动本质和规律形成的对世界历史过程的总体观念,也是人们从纵向观察世界历史活动过程的思维方式。历史观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为人类史观,广义为人类史观和自然史观的总和;历史观还有唯心史观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之分,前者把历史意识化,后者旨在还原历史真相,有马克思的狭义唯物史观与广义的大唯物史观之别,关注狭义唯物史观可知人世生存之道,关注广义的大唯物史观有利于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世界观有旧哲学世界观与马克思新哲学新世界观之分,旧哲学世界观是抽象世界观,旨在解释世界;马克思新哲学新世界观是现实的人实践活动的人物一体化的现实世界观,旨在改变世界。世界观还有普遍世界观、特殊世界观、个别世界观之别,普遍寓于特殊和个别之中,特殊和个别又不能脱离普遍而存在。世界观和历史观二者都是人们对同一个对象世界的观察、思考、概括、抽象,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和"唯物史观"的本质也是同一的,都是为了认识、把握和改变世界,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为自然与社会的关联提供了现实的中介,可持续发展观确立了从自然审视社会历史、从社会历史审视自然的互动视角.对可持续发展历史观意义的解读,将以新的视角重新阐释人类社会生活和实践,拓展和深化对唯物史观的理解;运用唯物史观观察和分析可持续发展,将在历史观的层面上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人类发展的目标或未来趋向是康德历史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康德看来,由于人自身所具有的特质,使得人类不能为自己的发展提出一个总体性的理性目标,但是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本身有自己的目的、计划,进而可以在人类发展过程当中发现某种自然的目标.以大自然的意图为前提,康德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观,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了总体的解释.不过,康德对历史的理解,毕竟借助于大自然的意图,因此这种历史观对人类发展的理解只能称之为一种类似神谕的预测.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为人类发展的前提,超越和推进了康德历史哲学的革命性成果,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以前没有唯物史观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主义之前没有唯物主义范畴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是从马克思主义开始的”,这在哲学界已成为定论了。但是实事求是地研究哲学史,尤其是中国哲学史,那就不难看出上述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这个观点不仅否认了历史上唯物论与唯心论在历史观方面的对立和斗争,而且也否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历史已经达到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所以澄清上述观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现实意义。一什么是唯物史观呢?唯物史观就是“用社会存在来解释社会意识。”由于社会存在就是社会的经济制度,而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经济制度就是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前的传统理性主义代表着一种以乐观主义为基调的历史观.它相信人性至善,理性万能,相信人类历史永远向上,相信进步会呈现为一个线性上升的过程.20世纪人类历史的复杂内涵和曲折进程则使越来越多的思想家超越和扬弃了这种盲目的乐观主义历史观.因为现实的历史呈现为两歧的进程,呈现为进步与倒退、异化与扬弃异化相互交织的非线性进程.同时,现代人也陷入了自我分裂的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际交往普遍加强,个体的主体意识和历史创造性不断增强,但同  相似文献   

6.
历史理性的发展轨迹——评《人类探索自身历史脚步的追寻》卞敏自然与历史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家们研究的两大领域,并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自然观与历史观。就历史观而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无疑是哲学史上的一次深刻的变革。但唯物史观作为历史理性的一种科学形态...  相似文献   

7.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一大发现——同徐殿久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与探索》1981年第1期发表的徐殿久同志的《马克思主义以前没有唯物史观吗?》一文(以下简称“徐文”。本文凡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引自此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之前就存在唯物史观。对此,我们不敢苟同。在这里,我们打算就“徐文”所提的涉及唯物史观的产生、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一、怎样理解唯物史观我们所理解的唯物史观,是一种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全部社会生活和历史现象的统一的理解和解释。而不只是局限于对个别事物、现象和问题的解答。就是说,它是用唯物主义的原则来解释全部社会生活和历史,是把唯物主义推广、应用于人类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历史进化论是孙中山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是他阐述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进步的观点。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了作者对孙中山的历史进化观的见解。文章认为:孙中山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进化是“后来居上”的思想,是他的历史进化论的核心。孙中山用“民生”来解释社会发展的契因,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基本一致的。孙中山关于物质文明和心性文明“相待”社会才能进步的观点,反映出孙中山历史进化观的辩证思想。孙中山把“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看成是一个统一体的三个部分,他对工农群众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在生产与革命中的作用问题的评价,是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吻合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 ,揭示了资本主义以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规律 ,从而给我们提供了认识当代历史的正确出发点和思维方式。从世界历史视野来探索和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形态 ,既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 ,也是马克思科学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人类社会历史观的一次伟大变革。然而,这场变革却是以人类几千年的社会历史观发展为其前提的。古希腊罗马的原子论者,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探讨,因为不失为发端而尤为引人瞩目。本文拟对他们的社会历史观进行历史考察,挖掘出包含其中的唯物主义萌芽及其价值。一、彻底否定原始宗教──为社会历史观的创立扫清基地古希腊罗马的原子论是由留基波和德漠克利特创立,后被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所继承和发展的唯物主义学说。他们继承了古希腊伊奥尼亚学派的唯物主义传统,提出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这些原子在虚空任意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