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健 《现代交际》2005,(7):21-21
商务谈判的三步曲为我们掌握商务谈判进程提供了可以遵循的基本框架。毫无疑问,申明价值可以使我们了解谈判双方的各自需求;创造价值可以使我们达到双赢的目的;克服障碍可以使我们顺利达成协议。然而,有的谈判人员往往还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因此,给大家讲一个在谈判界广为流传的经典小故事。  相似文献   

2.
汪鹏 《现代交际》2013,(11):135-135
在管理学上,现代管理一大特点就是由命令式管理转变为谈判、协商式管理。谈判是要双方"妥协"来达到"双赢"的结果。如做采购工作的同仁,要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公司争取更大的利益,但是也需要供应商在生意中有良好的运营,这样的采供关系才能长久。作为一名在500强制造企业中从事采购工作多年的资深从业人员,笔者在这些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一些与供应商谈判的工作经验和思路。总结出以下的心得体会,很希望与一些同行分享,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里出了情况,他纽扣上有一根像是故意缠绕上去的头发丝,他出差回来的行李箱里卷着一个蕾丝内裤,他的手机里则频频出现一个固定的电话号码。女人的直觉告诉你,第三者来了,她要和你抢夺地盘,包括男人、家产和时间。谈判吗?骂她个狗血喷头,或者声泪俱下地求她放过你的男人,  相似文献   

4.
于洁 《现代交际》2006,(4):26-27
别具一格的谈判风格你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谈判者吗?对于其他文化的谈判风格你了解多少?试想,如果遇到以下情形,你会作何反应?  相似文献   

5.
周经 《现代交际》2006,(3):27-27
作为一个好的谈判者,你知道谈判在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尤其重要的是要知道,在何时根本不应该去谈。掌握主动我们都认为,承认我们的兴趣所在就等于给了对方致胜的武器。当你来到市场上,身边的人给你的第一个忠告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在《无声的中国》中说:"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要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段话揭示了一个典型的心理学效应——"破天窗效应"或"拆屋效应",即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的要求. "破天窗效应"在说服与谈判中也是常用的、有效的技巧.有时候我们需要在谈判一开始就抛出一个看似无理而令对方难以接受的条件,但这却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想继续谈判下去,而是使用"开天窗"的谈判策略.但记住无理条件只是"拆屋",如果想让谈判真正有所进展,不要忘记"开天窗",这就好像我们在买东西时常做的讨价还价,如果你咬定一口价,没任何商量的余地,那买卖很难谈成.因此,如果你想要别人接受一个很难接受的要求,在此之前不妨提出一个让他更不可能接受的要求,或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7.
刘俊 《现代交际》2006,(2):50-51
“你打算怎么写我,写多少字,发几个版,登在什么位置,什么时候出?”刚一坐下,还没等开口,高峰就先抛出了这一连串的问题,言语中透着几许霸气。看来,这位传说中的“中国第一谈判专家”绝非浪得虚名。“第一”的头衔,他远不止拥有一个,其中还包括“国内公共危机干预权威”、“反劫制暴战术谈判中国第一人”、“中国反劫持谈判专家总教头”等。高峰掰着手指头很得意地回顾着这一个个让他红遍大江南北的名号,然后又话锋一转:“这不是我自己说的,都是媒体给我封的。”  相似文献   

8.
好书推荐     
《If定律》:攻心说话艺术 作者:罗毅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内容简介:谈判是公关和说话技巧的基础,学会谈判的技巧和策略,自然就懂得如何公关或说服他人。人生时时刻刻都需要谈判,现实世界就是你的谈判桌。  相似文献   

9.
谁敢与老板谈判?不到万不得已,谁会冒这个风险?事实上,在职场的实际工作中,每位员工都有“顶风作案”的机会,随时都有可能要面临一场与老板的“较量”。老板面前,你会是赢家吗?我们的老板是出了名的脾气暴躁,公司里的每一位员工几乎都挨过骂。直到现在,大家都安慰自己:被骂是幸运,被骂代表我和老板熟!事实上,我们的老板也并非大家想象  相似文献   

10.
他向我求婚的时候,可谓一无所有。他问我想要什么,我想要什么呢?钻戒、房子、车子,我都想要。可是我更知道,这些东西他能许我的都是空头支票。我不想要空头支票,于是我说,我要你每天给我一个幸福的理由。  相似文献   

11.
《现代交际》2005,(6):22-22
人生是谈判的艺术——你整天都在谈判,不仅是为工作,还要与你遇到的各式人物进行谈判,如与你的老板、雇员、卖主、顾客、配偶、孩子,甚至与没有修好你家电冰箱的维修工。无论是日常生活谈判还是重大的国际的工业谈判,获得成功的技能部是一样的。当然,你还可以运用一些其它技巧和谋略来对这些技能精益求精,并用个人风格为这些技能增添风采,但充分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
据山东电视台报道最近,43岁的淄博市张店区水务局局长鲍振华因包养情妇被双规,告发他的正是他33岁的情妇张某某。"你是我这么多年来遇到的最心仪的女人。""老婆,我是真心想要,不仅要看到、搂着还要占有你一辈子。"张某某说,这些短信全是鲍振华发给她的。2008年  相似文献   

13.
《职业时空》2005,(21):33-33
谈判是由人来进行的,人的心理感觉对谈判具有 强烈的影响。人们在谈判过程中的一切行为, 包括所有的决策、意见和策略等,乃至最终的决定,无一不 是人们心理活动的结果。 要想获得良好的谈判效果,一定要把握好对方谈判人员 的心理状况,想方设法地满足对方的心理感受,总体来说,应 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做工作:  相似文献   

14.
格言:不要浪费您的时间,与没有实权的人进行谈判格言浅析:商战中谈判的目的,无疑是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取对方最大的利益。所以在谈判初步接触中,首先要  相似文献   

15.
小晓 《现代交际》2005,(8):25-25
有一位教徒问神甫:“我可以在祈祷时抽烟吗?”他的请求遭到神甫的严厉斥责。而另一位教徒又去问神甫:“我可以在吸烟时祈祷吗?”他的请求却得到允许,悠闲地抽起了烟。这两个教徒发问的目的和内容完全相同,只是谈判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但得到的结果却相反。由此看来,表达技巧高明才能赢得期望的谈判效果。谈判的语言技巧在营销谈判中运用得好可带来营业额的高增长。某商场的休息室里经营咖啡和牛奶,刚开始时服务员总是问顾客:“先生,喝咖啡吗?”或者是:“先生,喝牛奶吗?”其销售额平平。后来,老板要求服务员换一种问法,“先生,喝咖啡还是牛奶?”结果其销售额大增。原因在于,第一种问法,容易得到否定回答,而后一种是选择式,大  相似文献   

16.
商务谈判是人们为解决经济利益的分歧、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磋商协议的谈判活动。外交谈判涉及的是国家利益。语言在这两个领域中有各自的特点。语用策略是为实现谈判目的而灵活运用的语言表达技巧。本文从合作原则的角度,对商务谈判和外交谈判的语言运用进行对比,旨在说明在不同的谈判环境下,为谈判交际目的服务的语言呈现出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郝一 《现代交际》2005,(12):24-24
谈判中的“空手道” 作为一个谈判者,不仅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在谈判中自 己究竟要得到什么,而且还要明确自己究竟能够给对方什 么。因为谈判是彼此利益、需求的交换。自己的需求自己 最清楚,而对方的需求则难以把握。因此,就一场谈判来 讲,最重要的或许就是发现对手的需求,有的时候甚至是 以提供方便来保证对方的需求。 有一个讨债专业户,去追讨一家企业所欠的袋款时,  相似文献   

18.
等一等     
有一个人回忆,他父亲在过世前,告诉他一个很重要的人生哲理:“如果你想生气,不要立刻表现出来,要等24小时。24小时过了之后,你就可以做任何你想要做的事,即使想去揍人也可以,但一定要等足24小时才能行动。”  相似文献   

19.
松琪 《伴侣(A版)》2008,(1):51-51
正女人希望有一个感觉温暖的男人在身边,带来安全的感觉。可是如果身边这个男人在性问题上与你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同,比如,你希望他事先能给你一个浪漫些的表达,而他不但不打招呼,反而在你不想的时候想要就要,或者你想要的时候他磨磨蹭蹭、一副不情愿的样子。这是节奏的问题,还是沟通的问题?抑或其他?  相似文献   

20.
乔亚斯警官决定再去找鲍尔森谈谈。他刚得到一个消息,有一个公园需要一名保洁员,他认为鲍尔森急需且也能够胜任这份工作。但鲍尔森是个老混混,四十多岁了,还是不务正业,前几天是他第五次从监狱出来。而且,鲍尔森永远都这么回敬他:"警官,这个世界糟糕透了,你还想要我怎么办?"乔亚斯在一个酒吧里找到了鲍尔森,他正眉飞色舞地跟人讲监狱里的事,只是面前的酒杯已经空了,他不时地拿空杯子往嘴前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