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统计》2005,(9):5
《中国统计》宣传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你们好!欣闻《中国统计》宣传工作会议在黑龙江召开,本想到会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中国统计》宣传工作议题,由于需要参加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考察活动,不能到会,深感遗憾。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统计》专家指导委员会,向《中国统计》宣传工作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可以说,《中国统计》与国家统计局同生共息,新中国统计的历史赋予了她宣传统计的神圣使命。作为国家统计局的机关刊物,《中国统计》对推动统计的改革与发展,培养统计人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些年,…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6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召开一年一度的《中国统计》宣传工作会议。《中国统计》宣传工作会议对于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加强沟通学习,认真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杂志的质量,扩大杂志的发行,发挥杂志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允许我代表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统计》专家指导委员会,向《中国统计》宣传工作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国统计》作为国家统计局的机关刊物,作为整个统计系统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的渠道,作为统计人掌握政  相似文献   

3.
朱之鑫局长在2000年《中国统计》编委会上如是说—●《中国统计》出来以后,我每期都看●作为国家统计局唯一的机关刊物,要坚持讲政治,努力实现“三个”代表●要办好《中国统计》光靠几个编辑不行,要靠全系统的支持●我希望编委们自己动笔,每年为《中国统计》写一两篇好文章,要把能不能上《中国统计》 作为评价各司工作水平的一个依据●今后,我也争取多为《中国统计》写文章读者诸君见到本期刊物时,大约    已近年尾,每逢此时,编辑部最主要的工作,除了把1至12期的《中国统计》摊在桌上,评刊、总结、检视之外,最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4.
各位代表: 值此西部开发、举国关注西部的时刻,我们相聚在乌鲁木齐,召开新千年第一次《中国统计》通联工作会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此,我谨代表国家统计局及《中国统计》编委会全体成员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中国统计》的通联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慰问和诚挚的感谢,感谢各位多年来在组稿、发行等方面为《中国统计》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中国统计》是国家统计局的机关刊物,多年来,她所坚持的“普及为主、兼顾提高,面向全国、重在基层”的办刊方针得到了比较好的贯彻落实,在统计系统…  相似文献   

5.
《中国统计》包括它的前身《统计》在内,从1981年公开出版发行以来已满100期了,这是值得庆贺的事。作为机关刊物,国家统计局从50年代初成立后不久,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为纪念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50周年,由国家统计局纪念活动组委会策划与组织实施的“两书一盘”即《新中国统计》画册,《统计职业道德规范》手册、《人在征途》光盘顺利完成,7月29日,召开了首发式。 首发式由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朱向东主持。副局长林贤郁、办公室主任权贤佐分别作了讲话,国家统计局前任局长李成瑞、张塞等一些离退休老干部、各司主要负责人、部分省市代表以及全体编辑人员等参加了首发式。 “两书一盘”是作为新中国统计机构成立5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之一,在各级、各地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在广大统计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非常高兴参加《中国统计》通联工 作会议。在此,首先转达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同志向各位代表的亲切问候,并代表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向这次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国统计》是国家统计局唯一的机关刊物。据档案记载,它的前身是《统计工作通讯》,创建于1950年,后几经更名,现在叫《中国统计》。因此它的前身比国家统计局和统计出版社的成立还早,可以说“先有《中国统计》,后有国家统计局”,也可以说《中国统计》是我国统计系统的“老字号”名牌产品。50多年来,《中国统计》坚持办刊宗旨,立足于统计,服务于社会,及时宣传统…  相似文献   

8.
我作为国家统计局第一任局长、中国统计学会名誉会长,对我国第一部《统计法》的颁布施行,由衷地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9.
《中国统计》宣传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你们好!今年,是《中国统计》公开出版50周年,这是一件值得纪念和庆贺的大事。欣闻第一次《中国统计》宣传工作会议在革命圣地井冈山召开,《中国统计》杂志社再三邀请我出席本次会议,我很高兴也非常愿意,确实也应该去和大家一道共商统计宣传发展之计,但由于我另有公务,无法与会,深表歉意。在此,只好用这封信来表达我对《中国统计》宣传工作的关注与支持。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专家指导委员会向《中国统计》宣传工作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祝会议达到预期目标,取得圆满成功!同时…  相似文献   

10.
1983年,我从河北大学回到国家统计局,负责出版社的书籍和《统计》月刊的终审工作。我知道国家统计局机关刊物的分量。我教书的时候,特别是教统计学的时候,她是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的重要资料来源。我在国家统计局农业司工作的时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中国统计入编辑部:我在《中国统计》1990年第二期上看到刘启荣、何杰两位同志所撰写的国家统计局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统计》是一本崇尚解决实际问题、确实具有倾听群众呼声的民主风范的好刊物,可以认为,它反映了国家统计局的良好工作作风。看了《中国统计》1994年10月“知难愈进 昂扬而上”、“困惑与感叹”以及1995年2月“基层统计机构的出路在哪里?”三文后,感到《中国统计》是值得信赖的,因此撰写此文。 我当过工人,从事过行政工作以及工程技术工作,现在又长期从事统计工作,我在省级统计局工作过,现在又在县级统计局工作;因此,我想从比较的角度谈一谈对于县级统计局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回顾和期望     
40年来,我一直都在国家统计局工作,业务岗位虽曾调动多次,但主要的工作却是办刊物、办出版社.所以我与《中国统计》和中国统计出版社关系亲密,感情深厚。值此庆贺《中国统计》复刊百期和中  相似文献   

14.
1999年春,我到北京丰台统计局进行基层锻炼,有幸与丰台统计局的同志们共同经历了那一年丰台统计局的苦辣酸甜,在我结束锻炼时,因为抑制不住自己一年的所见所感,写下了《统计局的故事》。现在,3年过去了,不知他们那里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偶然又必然的旧事重提去年,中国统计界有一件值得大庆特庆的事——国家统计局成立50周年。为了庆祝这不平凡的喜事,国家统计局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包括出版一本书名为《数海抒怀》的文学作品集,这本作品集收集了全国统计各界人士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统计人的工作、生活和感情的文学作品,我的《统…  相似文献   

15.
我与《中国统计》有段特殊的关系。就在《统计》更名为《中国统计》的前后三四年间,我任过该刊的主编。尽管后来工作有所变动,但我至今仍是她的忠实读者,还时时关注着她的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16.
征文启事     
经国家统计局领导赞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资助。《统计体制改革研究》列为“七五”期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为了更好地组织《统计体制改革研究》科研活动。《统计体制改革》课题组会同国家统计局政策研究室、中国统计信息报社、《统计研究》编辑部、《统计》杂志编辑部,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统计体制改革研究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7.
《统计教育》2009,(7):F0002-F0002
《统计教育》是由国家统计局主管,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中国统计教育学会主办的统计类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统计》自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复刊,至今历时十九个春秋,出版了200期。这是值得纪念的历史进程,是值得祝贺的期数。《中国统计》作为国家统计局主办的刊物,在我国统计建设与改革的进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统计》是沟通统计与社会的一条重要渠道。随...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读者来言:尊敬的《中国统计》编辑们:我是一名县级统计干部,1989年毕业于河北农大。初入统计大门之时,只觉得统计知识丰富,每天有做不完的工作,在统计岁月中留下我匆匆的脚步。在我从业16年中,听到了许多对统计的无奈和贬低,我是极不赞称这种观点的,可我说不清统计为啥好,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中国统计》中的“生活中的统计学”,使我大喜过望,我开始阅读《中国统计》,以前我总感觉她比较深奥,不常看。统计的好处在《中国统计》得到了明识,对统计的情感在此得到了共鸣,更有那么多为统计奉献的基层统计人和高级知识分子,我视她如珍宝。对统计…  相似文献   

20.
《统计研究》2012,29(11)
由中国统计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科学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培训中心、中国统计出版社和中国信息报社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和《统计研究》杂志社承办,北京市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机关团委、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统计研究院协办的第十四次全国中青年统计科学研讨会于8月6日至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国家统计局马建堂局长.中国人民大学陈雨露校长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