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在长期实践中提出共同富裕论中的先富理论、特区理论和"两个大局"构想以回答这一问题.这正是他非均衡发展的经济思想的集中体现,而这种非均衡发展是以达到均衡状态为目的的.深入研究邓小平同志这种非均衡发展的经济思想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现在的西部大开发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是江泽民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也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并不是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大贡献之一在于,他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不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一般规定,而是对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的个别规定,其实质只有一句话:"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认真学习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对于我们解放思想,澄清思想认识上的一些混乱状态,大有裨益。 一、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基本内涵 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依据邓小平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既突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进程,更彰显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价值,对于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祖国美好未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共同富裕的思想是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他在阐述这一构想时指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构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是毛泽东、邓小平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总结了历史经验,在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共同富裕的实现步骤,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和方针等方面进行了发展,从而使共同富裕成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邓小平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过程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走勤劳致富之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防止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防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9.
富民政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要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新一届中央集体又进一步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我们相信,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经济一定会迎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如何认识共同富裕关系到对当前存在的一些收入差距、贫富悬殊的正确理解问题,关系到对社会主义事业前途的信心问题.论文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共同富裕,不是绝对的平均富裕,而是社会成员间存在一定收入差距的相对共同富裕.应该把这种共同富裕理解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的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绝对共同富裕--无差别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