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人生之谜和超验之美——体悟《红楼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观的此岸和大荒的彼岸之对话及今日之我对昨日之我的审视 ,体悟《红楼梦》的超验之美和人生之谜。并试图探索艺术意象对造就《红楼梦》艺术至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悲壮——《史记》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中外真正领悟到历史内在之美、并在研究中作为自己的追求、而且又有能力在自己的著作中表现这种美的史学家,并不多见。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有着自己风格的著作。他切实地把握了人类精神中最本质的美———悲壮。悲壮,绝不是悲惨,消极的忍受;也不是悲伤,自哀自怜的无奈。悲壮,是对人格尊严的誓死维护,是对信念的以死实践,是对命运的积极抗争。只有悲壮才能体验人类历史发展的真实,只有悲壮才能表达人类精神世界之美,也只有悲壮才能激励人们奋发有为,净化灵魂,追求崇高,坚韧不拔,前仆后继,推动社会前进。司马迁的《史记》正是这样一部从哲学的高度追求历史之美的著作,所以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哲学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观念与其整体思想具有一致性,即力求在理性与启示之间寻求一条完美的思想道路,正是在这条"明证道路"的指导下,其美学难题得到妥善的解决。在"上帝"之爱的"光照"下,阿奎那跨越了思想的鸿沟,把神学、伦理学与美学融为一炉,解决了"事物之美"与"存在之美"的关系难题。后者是前者存在的内在逻辑根据。美的事物,不仅通过整全、和谐的比例和鲜明性来展现自己的美,而且还通过自身的美来表述上帝的至美,至善与至爱。  相似文献   

4.
该文认为,维特根斯坦的早期哲学是沿一条奇特的运思路向上游动,而《逻辑哲学论》中的划界思想则是理解其早期哲学的一条重要线索。该文拟从维特根斯坦由经验主体向先验主体的提升与超越入手,籍以展示其早期哲学之奇特的运思轨迹和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保基督宗教美学的宗教性,托马斯·阿奎那开辟了一条理解基督宗教美学的新道路,亦即在论证"美"的过程中,既不介入神学论题,也不借用神学方法,而仅仅是在哲学的语境中,以哲学的法度和思维方式,通过诸如存在之美、此间世界之美、至一、完足、比例关系和清晰性等概念,研讨了"上帝即是美"这一主题.此乃"证明的道路".本文认为,托马斯研究基督宗教美学的动机或原因,盖源于他不仅要处理基督宗教哲学在构建自身之初,亦即在教父时代所包含的一个内存矛盾,同时也要消解斯多葛学派对基督宗教哲学的某些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霍桑在<美之艺术家>中对艺术与生命关系的描写,分析了爱默生超验主义对该部作品的影响和主人公欧文@沃兰德超越理性,渴望精神自由的要求,以及作者推崇自然,抒发个性的浪漫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历史认识主体研究是新时期中国历史认识论研究的突破点,也是历史认识论研究的重点、核心所在.在新时期以来30年的历史认识主体研究中,历史学者们对这一研究之兴起的内缘、外缘因素的认识,基本上是相近的,差别只在于认识是否全面和侧重点不同而已.但是,在历史认识主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上,却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和严重的混乱现象.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不少学者不同程度上混淆了概念的前提和命题之间的关系,把历史认识论范畴中的历史认识主体混同于其他语境里的主体.如何科学地界定历史认识主体的内涵和划分它的层次(外延),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历史认识主体研究是新时期中国历史认识论研究的突破点,也是历史认识论研究的重点、核心所在。在新时期以来30年的历史认识主体研究中,历史学者们对这一研究之兴起的内缘、外缘因素的认识,基本上是相近的,差别只在于认识是否全面和侧重点不同而已。但是,在历史认识主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上,却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和严重的混乱现象。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不少学者不同程度上混淆了概念的前提和命题之间的关系,把历史认识论范畴中的历史认识主体混同于其他语境里的主体。如何科学地界定历史认识主体的内涵和划分它的层次(外延),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进入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发生巨大变化,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开始退场,先锋文学开始亮相。这一巨大变化,实质是中国文学进步的标志,是中国文化进步的标志。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新时期以来广大作家对中国进步文化政策的自觉实践;是中国知识分子对进步的现代、后现代西方哲学文化理论的自觉接受与传递;是中国作家的创作思维由“超验之思”向“体验之思”的权变。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是中国落后的传统农业文化思维———依附性文化思维与西方近代那种主张理性至上、具有“超验”特征的文化思维对接的结果;先锋文学是中国知识分子对落后的农业文化思维———依附性文化思维与西方近代社会理性至上思维———超验思维的扬弃,并与西方现代、后现代哲学文化那种主张人性至上、具有“体验”特征的文化思维对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周易》思想和其揭示的道理 ,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 ,尤其是在通过卦、爻、彖、象揭示道理的同时也奠定了中国艺术和美学的内涵。在古代美学的审美范畴中 ,有阳刚之美、阴柔之美、中和之美等等 ,无一不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找到各自的根本。《乾》卦之阳刚 ,无论从自身卦、爻、彖、象 ,还是从历史上的艺术、文学、美学中都能找出由它衍发出的阳刚之美的例证。研究阳刚之美 ,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对文学艺术和美学有作用 ,更对人的言行、情志和道德情操有作用 ,对社会乃至国家都是有益的 ,《大象》“乾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几千年来都作为炎黄子孙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 ,六爻“龙”象之龙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阳刚之美 ,实在是内容和形式、天人合一的头等大美  相似文献   

11.
从人文与自然契合为一展开论述,分析了三峡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活动空间;蜀汉正统论提升了三峡文化的崇高性;又从具体性与精神性两方面阐明了三国历史人物始终回盈于三峡山光水色之中。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历史演义小说,尽管其题材有历史的依据,但作为一部小说,其本质品格则是虚构的,是作家想象与虚构的产物.这在构成小说基本要素的结构框架的安排、人物形象的描写、情节走向的设置以及兴衰存亡的溯源等方面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论《三国演义》与《三国志》裴注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裴注之间有较密切的联系,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对《三国志》裴注的资料进行了全面而认真的梳理和考辩,并在服从于《三国演义》整体创作要求的基础上,对裴注的资料加以引用,裴注为《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甚至细节。  相似文献   

14.
从传播角度看《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普遍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书的故事内容是累积而成的,但又认为其文本是出自某一人之手,因此文本的成书不是累积而成,从而对其成书年代产生了种种分歧。从传播角度对这一问题重新思考,可以发现其文本的写定同样有一个累积或演变过程,其起点应在元末,而其终点则应定为嘉靖元年即该本正式刊行之日。  相似文献   

15.
论《三国演义》的宗教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演义》中的宗教意识不是单一宗教现象的孤立显现,而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兼有佛、道等思想的综合体;其出现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渊源,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观念、复杂的心理因素和大众的审美理想使然,以及长期的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处处尊刘贬曹,尤其是明清时期流行的毛评本,进一步"强调汉室皇朝正统"为作品主题思想,具有极高的艺术创作价值。结构严谨,脉络分明,语言精练。虽然,它也存在一些瑕疵,但是其依然是一部瑕不掩瑜的流传千古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广为流传的伟大古典文学巨著。  相似文献   

17.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任何一部成功的小说都有明确而突出的主题,而不同题材的小说主题自是不同。《三国演义》作为历史演义,承继了自先秦以来即已形成的、悠久而厚重的、以史为鉴的历史传统,旨在通过叙述和反映三国时代的历史进程来揭示历史的分合、王朝的兴衰,进而表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人心所向。因此,《三国演义》当是表现以歌颂统一为核心,同时也反映历史分合和王朝兴衰的复合主题。  相似文献   

18.
“演义”是“演经书之义”的略称 ,它探寻的是经书的“义” ,而非“义”的载体———言或事。罗贯中创造“历代演义”文体的第一个贡献 ,是自觉确立了明“义”、演“义”的意念 ;他的第二个贡献 ,是通过创作实践找到了将“义”“演”好、“演”成功的各臻其妙之道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虽在不断地探讨李贽与《三国演义》的关系,但其究竟如何,至今仍有待探讨。文章虽亦以此为题,但目的却不在于明确其中所存的纠葛,而是借此讨论更加明显地揭示出的相关问题。同时,还要考察李贽的评点理论与其在《三国演义》演变过程中所带来的影响。李贽评点的特色在于童心、发愤、娱乐、疏通之精神,也可以称为是以心学为基础的明末思想潮流中显露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目前《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似乎已经被认定为非李贽所著,但李贽的思想与评点对同时代的叶昼与晚一些的毛宗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不过,其间存在的各种微妙之处还有待于进一步详细考证①。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表现在五个方面:对国家统一的强烈向往;对政治人物的评判选择;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中华智慧的多彩展现;对理想道德的不懈追求。《三国演义》展现的中华智慧,大致可以分解为政治智慧、军事智慧、科技智慧、人生智慧。其人生智慧突出表现为五点: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博大宽厚的爱人之心;真诚坦荡的交友之道;知人知己的深刻眼光;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