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始有意为小说”,唐代文学家创造了“小说”这一新的文学样式。这是大家公认的。但为什么“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呢?在探求小说源流时,传统的看法是唐人传奇是由魏晋六朝的志怪小说演变而来。这一看法,近年来受到了挑战。少数同志认为,表面看来,初唐的传奇确实象是六朝小说,但仔细辨微却并不尽然;不可否认六朝志怪当然是唐人传奇的先行者,而从形式乃至意识形态的继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为使吴承恩做《西游记》的作者 ,便不顾事实将其“杂记”认定为白话小说 ;沈承庆先生要否定吴承恩是《西游记》小说的作者 ,则将其“杂记”认定为游记。二人都有失偏颇 ,而吴承恩的“杂记”实是志怪传奇 ,与白话小说和游记无关  相似文献   

3.
<正> 中国短篇小说到唐代始进入成熟期。和六朝志怪相比,唐传奇篇幅加长了,描写细腻了,作品中出现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故事情节,内容也由写鬼神世界转为表现人间生活。特别是唐传奇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学创作,这是和志怪大不相同的。从小说艺术的发展进程来看,志怪是唐传奇的直接源头,所以鲁迅先生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但从“粗陈梗概”的志怪到“叙述宛转,文辞华艳”的传奇,中间不可能发生突如其来的质变。在六朝数百年间,志怪小说本身也有一个演变、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其中较优秀的作品已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某些作品的艺术手法已和传奇相当接近,因此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观念随着通俗小说的发展而成熟,其成熟又促进了通俗小说的全面繁荣。宋代说话四家之一的小说在内容形式上有统一的特点和鲜明的文体特色,这标志着通俗小说观念的成熟。宋代说话四家之小说观念比同时代的正史子部小说观念成熟、纯粹,尽管宋代说话四家之小说观念与现代的小说观念还不完全相同,但是,它的出现使小说的含义从正史里包罗万象的兼有叙论式的残丛小语过渡到叙述虚构的完整事件,通俗小说观念的解放和成熟使通俗小说得到大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唐代传奇小说的兴盛,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向和结果。唐代传奇小说兴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外部条件,也有文学发展的内部原因。其中,史传文学的传统对唐代传奇小说的形成与完善,乃至独立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早在先秦两汉时代,出现了神话传说、寓言故事、野史杂记、史传文学等。魏晋南北朝时代,出现了谈神说鬼的志怪小说和记叙人物轶闻琐事的志人小说。到了宋元时代,出现了话本小说,标志着中国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明清时代,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鼎盛时期。随着小说创作的发展,小说理论也逐步发展起来。它开始于汉朝,到唐代已经比较明显,明代中叶出现了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7.
鲁迅小说与唐传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小说既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 ,也是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 ,而唐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鲁迅不仅站在理论家的角度研究了唐传奇的成就和特色 ,而且作为一个小说创作者 ,在他的创作中多方继承了唐代传奇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8.
唐传奇与"三言"悲剧情节结构之比较刘鹤岩在唐传奇和"三言"中,爱情悲剧题材的作品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艺术成就上具有代表意义,如果对二者进行一番比较,则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从形成阶段到成熟阶段艺术演进的轨迹,从中发现小说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对于我...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文言小说的宝库中,有一类专门描述梦境,或以梦境片断联缀而成的“梦小说”。这些文言梦小说的发展大致经历这样几个阶段:一、魏晋时期的梦小说文言梦小说在先秦两汉可谓凤毛麟角。但运用文学形式反映梦境,以梦境作为一种艺术构思的手段已为不少作家所运用。随着“残丛小语”的逐渐发展,第一部具有梦小说意蕴的《蒋济亡儿》诞生在一代君主魏文帝  相似文献   

10.
唐代是道教辉煌的时期,唐代传奇小说家将其文化底蕴融入文学创作,成就了唐传奇独特的文学内容与表达形式。尤其是道教文化底蕴中的神仙信仰、伦理道德观念和重视女性思想,深深影响了唐传奇的创作,促进了唐代传奇小说走向高峰。没有道教,就没有唐传奇丰富婉转的内容;没有唐传奇,唐代的小说发展无疑会滞后。  相似文献   

11.
老舍短篇小说中的传奇色彩最早是由郑振铎指出的。主要表现在它的故事性强、故事情节复杂多变、情节的不同寻常等。究其原因是受到了外国文学尤其是英国作家康拉德以及中国传统小说的影响。小说中的传奇色彩对老舍的小说和戏剧创作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戴孚的《广异记》是唐代中叶的一部文言小说集 ,其中约有 45篇传奇作品 ,内容涉及到豪侠、法术、公案、异遇、情缘、世态、因果、士流等诸多方面。这些作品大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或人物性格鲜明 ,或情节曲折多变 ,或场景描写细腻 ,或语言风趣幽默 ,总之 ,作者堪称传奇志异的高手。《广异记》的出现 ,为唐人传奇小说的高度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博物前小说时代小说构成的文化选择周建江一根据当代人对小说概念的理解,我们将古代小说的历史划分为前小说时代与小说时代两个时期。我们知道,确立小说成立的主要依据是人物形象。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真正可以构成人物形象的小说年代是从唐代传奇开始的。唐代传奇中...  相似文献   

14.
作为“残丛小语”的小说,长期以来备受正统文人的轻视.俞樾身为名满天下的经学大师,却热衷于小说的阅读与研究,更是以“销暇日”之名编著了《耳邮》等大批文言小说集,既靠拢通俗,又充斥着浓都的学究味.这一“雅”与“俗”交融的文化现象反映出俞樾晚年时的矛盾心态,亦能从中窥出清末文坛新变的苗头.  相似文献   

15.
朝鲜传奇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中国传奇文学的直接影响,这是已经被充分证实的,这里无须赘谈。本篇论文着重探讨的是朝鲜传奇文学接受中国传奇文学影响的客观效果。中国唐代传奇的出现,曾给中国的小说带来怎样的清新!它以其无畏的魄力和特有的魅力,征服了世代读者。在文学史上也为自己赢得了一席宝贵地位。我们都还记得鲁迅曾带有怎样的喜悦提及它:“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亦甚明,而尤显者乃时则始有意为小说”(1)。唐以后,虽然模拟唐传奇尉然成风,但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演进和新变中,唐传奇作出了它们自觉锐意的探索。其叙事模式由故事中心向情节中心向人物中心的逻辑衍进,标志着小说文体的走向独立和成熟。  相似文献   

17.
唐末五代天水作家王仁裕的笔记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较高地位,其文学价值应予关注。王仁裕笔记小说明显体现出唐代传奇向宋代传奇的蜕变,其笔记小说集《玉堂闲话》、《开元天宝遗事》、《王氏见闻录》、《唐末见闻录》等的纪实性明显增强,但也有许多依传说渲染虚构的痕迹,在情节生成和人物、场面、环境等方面体现出修饰和描写细腻的特点,对后代小说创作产生了晚至清末民初的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唐代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瑰宝。它的出现不仅引领了文人有意创作小说的潮流,还开创了“传奇体”这一种小说体裁,为后世特别是为明清时期小说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借鉴和广阔的创作思路导引。明代《六十家小说》、“三言”“二拍”等白话小说集在编创上皆受到唐传奇及其变体的影响,并在文学性和思想性上实现了较大的超越;而清代《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更是对唐传奇的直接沿承。“传奇体”的确立与发展,与明清“传奇体”小说经典之作的产生并走向经典化有着直接的关联。这种小说体裁的传承与变革,充分反映了“传奇体”小说的经典化过程,有着丰富而积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唐代剑南西川节度副使裴铏的小说集《传奇》,被后世的研究者誉为“传奇体小说的正宗”。由于该书亡佚已久,学界对它的研究很不充分。《传奇》的书名,能在宋以后成为唐代新体文言小说的代称,足见裴铏的小说在文体上颇具代表性。本文以周楞伽所辑三十一篇为依据,探析《传奇》在文体上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唐代传奇与魏晋南北朝小说从创作动机、创作题材到表现方法诸方面,都予以全面比较,翔实论证,从而结论为:唐人小说较之魏晋六朝小说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极为突出的进步:一、从“并非有意作小说”到“有意作小说”;二、由“志鬼神之‘怪’”到“传人事之‘奇’”;三、从“纪实”到“作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