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和屈原都是有着强烈社会使命感的知识分子,由于个人境遇及时代的不同,导致他们在变革和构建社会时的不同方式和不同理念.鲁迅以"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对旧制度彻底反抗和战斗的价值批判尺度去审视屈原及其作品,确实切中肯綮地揭示了屈原及其作品忠君而又缺乏彻底反叛旧制度的精神实质,但他把屈原及其作品与焦大和新月社给予同质批判,也存在着偏于一极的形而上学误区.  相似文献   

2.
方铭  章映 《云梦学刊》2007,28(1):50-54,138
在2005年的古代文学研究中,屈原及楚辞研究仍然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发表了有关屈原及楚辞学的论文百余篇,出版了专著十余种,涉及到屈原及楚辞研究的各个方面。楚辞与楚文化及楚辞的编辑及其文体特征研究、屈原作品及屈原的精神价值研究、宋玉研究、楚辞传播研究等,是2005年楚辞学研究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方铭  胡静 《云梦学刊》2013,(3):46-51
2011年,屈原与楚辞研究依然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发掘楚辞研究的价值及对现实的借鉴意义。现将2011年度楚辞研究概况总结如下:一、屈原的思想新探及屈原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4.
鲁迅论屈原     
鲁迅从早年留学日本到他的晚年,曾多次以形象的和直言的方式,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及其作品进行过评论。今天,我们重温这些评论,对研究和学习鲁迅以及正确评价屈原是有帮助的。一枝清采播芳馨鲁迅非常崇敬屈原。他在日本留学时,曾将屈原与拜伦、雪莱、裴多菲、普西金相提并论。在我国古代诗人中,他只将屈原归入他所说的“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摩  相似文献   

5.
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生活在战国时代的楚国,创造了“骚体”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此,在我国近代以前,并没有人怀疑过。只是到了近代,廖季平在他的《楚辞新解》里才提出“屈原并没有这人”的怪论。1922年,胡适在其《读<楚辞>》一文里,也对屈原的存在提出怀疑。尤其是三十年代何天行的《楚辞新考》,对屈原及其作品作了全面的否定。由于受中国屈原“否定论”的影响,国外的屈原研究者,特别是日本的少数学者,相继对屈原及其作品也提出种种怀疑和否定。近年来日本三泽玲尔的《屈原问题考辨》,可谓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他对屈原其人及其作品,都作了彻底的否定。他声称:“屈原是一躯过去中国文学史上的偶像,……但是为了科学的现代化,我们毫不要什么偶像。” (《屈原问题考辨·后记》)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颇有咄咄逼人之势。从国内外屈原“否定论”的文章来看,他们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对于这个问题,很有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关于屈原及其作品的客观存在,是无须重新研究的。需要研究的是,新老屈原“否定论”者为什么会得出许多奇奇怪怪的结论。我认为,不能仅仅就事论事,必须从研究方法论入手,研究新老屈原“否定论”的研究方法,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以,本文拟从以偏概全、主  相似文献   

6.
郭院林 《云梦学刊》2013,34(1):42-47
屈原特殊的身份注定楚国历史的集体记忆成为其作品的基调。屈赋中的诸多意象因为方位的不同,寄寓了屈原的政治思想与不同的感情态度,尤其是东西方位意象群,反映了屈原的不同文化态度以及身处其中的尴尬与艰难选择。在这些意象里寄托了屈原对祖先的怀念以及对旧风俗的否定,对楚国旧势力的批评和对美政理想的向往。  相似文献   

7.
自清代学者吴汝纶始,否定<远游>为屈原作品的学术观点一直在学界占上风.这种观点以<远游>中多道家、神仙思想,而屈原一生在楚国,无由得知道家、神仙思想为主要依据.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在楚地出土了大量前屈原时代的简帛资料.这些出土文献证明,道家、神仙思想早在屈原以前在楚国就十分流行,且规模相当广泛.因此,屈原作品中有道家、神仙思想意识和观念是合乎逻辑的.表现在<远游>中的仙道意象和意识合乎屈原的生活现实和思想逻辑.因此,<远游>为屈原之作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8.
李庆本  张华 《文史哲》2001,1(6):51-55
西方理论是否可以阐释中国文本与这种阐释是否有效,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从分析屈原及其作品与浪漫主义的关系入手,似乎可以认为"屈原是浪漫主义者"的命题是个伪命题,原因是此命题对屈原及其作品进行了"过度阐释",因而是无效的。要实现有效阐释,必须实现从"屈原是浪漫主义者"到"屈原与浪漫主义"的命题置换。我们既不能因为浪漫主义是西方话语而否认其阐释中国文本的可能性,又不可因其可以阐释从而断定"屈原就是浪漫主义者"。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文学批评家。他的《屈原列传》,既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的人物传记,又是杰出的文学批评著作。它为后世的屈原研究,为楚辞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正确地评价屈原及其作品,牵涉到文学继承什么传统,肯定什么倾向的问题。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就是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篇正确地评价屈原的文章。屈原生活于战  相似文献   

10.
力之  孙振田 《云梦学刊》2006,27(3):46-47,51
屈原及其作品给后世留下了太多的谜团,解开这些谜团,还一个本真的屈原及其作品,成为众多“屈学”者孜孜以求的目标。黄崇浩精心结撰的《屈子阳秋》一书,就是这样一部力作。它以结构宏大、考辨详实、结论精当而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非别的同类专著所能替代。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辩骚》在论及屈原及其作品的影响时指出:“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在南北朝以后的各时代中,从屈原及其作品中汲取营养者代不乏人,中唐的刘禹锡即是其中的佼佼者,无论是从其内在精神或是就其辞章文采来看,刘禹锡都从屈原及其作品中受到了巨大启迪与影响,他是屈原精神及其文学传统的最好继承者。  相似文献   

12.
<楚辞章句>中收录了许多汉人模拟屈骚的作品,这些拟作在艺术水准上与屈骚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楚辞章句>的编纂者将它们收入,符合汉代经学的编纂体例.更重要的是,这些拟作体现了汉人对屈骚的理解,其中一批作品将屈原塑造成为正道直行、眷恋故国的道德楷模,这批作品大致在西汉中后期被结集,流传至东汉,王逸对其进行了修订增扩,最终形成了<楚辞章句>这部楚辞学最重要的选本.这个选本广泛流传,它的阐释倾向抑制了对屈骚的其他理解,深刻影响了从汉代至今人们对屈原及其作品的基本认知,并最终完成屈原和楚辞的经典化塑造.  相似文献   

13.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灿烂的瑰宝。研究屈原生平及其作品时代,能更深地理解屈原其人、理解其作品。这是继承这份文学遗产的重要课题之一。故本文就屈原生平的几个问题考证之。  相似文献   

14.
評价屈原思想,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颇感棘手的問題。从屈原所留下的全部作品来看,既反映了儒家、法家的思想,也反映了道家甚至是阴阳家的思想。所以,長久以来,学者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見解。如有人說屈原思想属于儒家,有人說屈原思想属于法家,也有人認为屈原兼具各家思想特点,不好以某一家冠之,甚至主張屈原思想  相似文献   

15.
吴广平  鲁涛 《云梦学刊》2010,31(1):36-39
湖南省屈原学会2009年年会暨屈原与湖湘文化学术研讨会,有八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六十余篇。与会专家围绕屈原与汉寿的关系及屈原故里、屈原与湖湘文化、屈宋作品及其影响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屈原自沉的可靠性是不容怀疑的 ,研究屈原沉江的逻辑起点应是研究屈原自沉的动机及其意义。“赐死说”根据不足 ;“殉国说”是特殊时代的“古为今用” ;“殉楚文化说”、“政治悲剧说”对主体认知不够 ;而“洁身”、“殉道”、“泄愤” ,皆为屈原自沉动机的不同方面 ,与屈原作品的情感抒发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7.
<正> 在一九八六年第十期的《中国》文学杂志上有一篇刘小波《与李泽厚的对话》的论文,我认为此文不无可供文史哲研究者深思的地方,但却是古今最彻底否定中国文化传统中屈原及其作品《离骚》的“奇文”,我们有必要通过研究和争鸣,给屈原及其作品以正确评价。请看刘文中对屈原及其作品最集中评论的一段:“《离骚》看似奇伟绚烂,博大深沉,神秘莫测,但这只是没有个性意识的国人的一种错觉,如果从另一角度,从个性意识的角度去看,就会发现《离骚》中丰富的意象堕落为单一的‘比德’之美,君子与小  相似文献   

18.
屈原的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历代文人都对其推崇备至。其中凝结着深沉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人格追求,产生出一种屈原精神。在《天问》中,作者采取一问到底的奇特句式,成为历代学者所探究的课题。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出屈原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在信念一度遭受放逐后,又重新回到初始起点。正是对国家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使得他得到了人们的尊敬。  相似文献   

19.
屈原族别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原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诗人,千百年来为人们所重视和纪念。古今中外的学者对他的生平、思想、作品及其影响,都曾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年代的久远,资料的缺乏,就连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如他的生卒、作品的篇目、家世先辈,至今一直还存在着争议,有些则停留在摸索阶段。关于他的族别问题,还未经人们所道及。或许,一般人认为,屈原之从属于汉族是不言而喻的吧?但是,问题却不尽然。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我们认为,屈原可能是属于苗族,他是精通并吸收了华夏文化的第一个苗族文学家。理由如次:  相似文献   

20.
刘勰对屈原作品浪漫主义特色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勰对屈原作品浪漫主义特色的评价,在学术界过去一直存在着分歧。一些同志认为刘勰对屈原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是反对的、排斥的。最近又有同志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对上述观点更进一步加以发挥,而且说得更为尖锐:“刘勰既不深刻理解浪漫主义这种创作方法,又不赞成文学上的浪漫主义,相反,他是采取对浪漫主义排斥的态度。”①我们认为这样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如何理解刘勰对屈原作品浪漫主义特色的评价,关系到对刘勰文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