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十月革命期间,有位卡尔梅克同志到列宁住处拜会时,列宁用奶茶招待他。这位同志奇怪地问列宁:“您怎么会喝这种茶?”列宁兴奋地告诉他:“我奶奶是卡尔梅克人,所以我们家都有喝奶茶的习俗”。这样百十年来在卡尔梅克人中流传开了:伟大的列宁血液中流着自己民族的血...  相似文献   

2.
窗外,水映翠竹山披纱,窗内,“抬拌”花裙五彩帕。笑声里,北疆骑手摇竹扇,江南主人斟奶茶。花瓷碗里涌云霞。巴特尔乐得直顺咀,老亚森喜得淌泪花:“水乡草原隔万里,想不到,在江南喝上了塞北茶!”好奶茶—铜壶倾出晶莹柱,“莫道边疆万里远,各族兄弟是一家。春风吹绿江南北,才得共饮团结茶。但愿茶香遍神州,无处不开团结花。”主人一席话,浓似奶,热似茶……江南喝上塞北茶——民族参观团即景@陈家才~~  相似文献   

3.
奶茶在蒙古语中称“苏泰才”,是蒙古饮料中的一部分。他们常说:“宁可一日无饭,也不可一日无茶”。顾名思义,奶茶就是鲜奶、茶叶、水、食盐煮成的一种饮料。最常见的奶茶是用湖南等地出产的青砖茶叶熬制成的。蒙古族奶茶因地区不同而做法有些相异。现介绍最常饮用的一种奶茶熬制方法。 工序如下:先将水倒入锅中,再把适量的茶叶放进去后用中火烧开。等茶、水相融成深棕色时,把适量的鲜奶倒入,再加入少量食盐井用勺子搅拌融解,等锅开后就成了奶茶。饮用者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掌握鲜奶、茶叶、水、食盐的比例。 奶茶清爽可口,冬季驱寒、…  相似文献   

4.
草原的味道     
舒泥 《中国民族》2013,(1):8-12
有一年我工作的单位里两个包头的汉族同事在一起聊天, 一个人说:“哎呀,我爸爸当初跑大车的时候,看见蒙古族在杳无人烟的地方搭两个蒙古包,吃又酸又硬的奶做的东西。”另一个说:“我爸爸原来也下乡,他下完乡回来口味就不一样了。自己熬奶茶,冬天把冻得带着冰碴的肉直接泡在热茶里喝……”  相似文献   

5.
裕固风习录     
饮食裕固族从事畜牧业生产,大部分牧民一日三餐是两茶一饭。早晨喝酥油炒面茶,中午有时是奶食,有时喝茶(茯茶),晚饭多吃揪面片。裕固族热情好客,当客人来家时,主人先用奶茶招待,在碗里放上炒面、酥油、曲拉、奶酪皮,然后沏上煮好的奶茶。喝完茶便款待以手抓羊肉和青稞酒。逢年过节,油果子是上好的食品。服饰裕固族服饰受藏、蒙族影响较大,但又别具特色。男子身穿氆氇长衫,头戴园筒平顶的毡帽或礼帽,脚穿长统皮靴。妇女的服饰比较特殊:身着高领长袍,外套短褂,衣领、袖口、  相似文献   

6.
到内蒙古大草原旅游观光,常会受到性格豪爽的蒙古族朋友的盛情款待。而他们迎宾待客、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敬神祭祖皆有礼仪,其中最隆重的礼节便是献哈达、品鲜奶、喝奶茶、摆羊背、敬美酒,统称“放五茶”。 【献哈达】 主人迎送客人、晚辈谒见长辈都要敬献哈达,  相似文献   

7.
我爱新疆     
我爱新疆,因为新疆太美。在天山深处不知喝过多少香甜的奶茶;在葡萄架下不知跳过多少次刀郎舞。塔吉克小伙子的鹰笛和于田老人的都它尔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音律印象。当慕士塔格峰屹立在面前的时候;当阿勒泰的金色白桦林迎来霞光的时候;当戈壁雪原踏出第一道足印的时候;当戴月夜行在沙漠之中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我是个汉族人,共产党员,现任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科委副主任。1960年,我从江苏农学院毕业后,来到了果洛草原。当初我一踏上这片草原,就遇上了两个难关。一是生活关。我是个南方人,对北方生活十分陌生,尤其是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原草地睡帐篷、喝奶茶、吃酥油糌粑,就更难适应。我想,既来之则安之,就主动地向藏族同胞请教。他们热情地教我吃,教我喝,教我骑马、骑牛。就这样,过了段时间,我终于闯过  相似文献   

9.
维吾尔的汉族“巴郎”张勇,鲁乃欣每到“肉孜节”、“古尔邦节”,阿克苏的维吾尔族老乡,总会乐呵呵的把新疆军区某部群工干事任琮辉拉到家里过节。不管他去哪家,主人心里都会像嚼过羊肉串又品尝奶茶一样惬意。就连只有穆斯林才能出入的清真寺,任琼辉也常被阿訇们请进...  相似文献   

10.
慈母心     
1 娜日莎,一岁零三个月,在蒙古包里睡醒睁开眼睛。妈妈呢?她向前爬呀,向前爬她当然还未晓人事:此刻蒙古民族正在遭灾,她的爸爸和妈妈正在整人的“学习班”里挨整,没有人能照看她。娜日莎在向前爬,两条正在学步的小腿活泼地蹬着,她要爬向前,寻找妈妈。啊呀,她爬到了煮奶茶锅的锅盖上了! 啊呀,锅盖滑翻,孩子白白嫩嫩的小腿掉到了滚烫的奶茶里……妈妈回家了,她多惦记自己的小宝宝!她一眼看见孩子掉在奶茶锅里,吓昏了,善良的妈妈从此疯了……  相似文献   

11.
左岸的黄河     
央宗琼玛不要我做她的儿媳妇 在青海西宁到果洛州的途中我们的汽车扔下主路,在黄河边的草原小道徜徉。 我说帮我找黑色的帐篷。 他们说为什么非要找黑色的帐篷?白色帐篷里住的也是牧民。 我说我知道,但是黑色帐篷是牧民手工纺的牦牛线织成的,是最地道的;白色帐篷是用机织帆布做的,是花钱买的。 他们很服气,说想不到你还挺有研究。 多次游历藏区,使我学会了如何寻找和分辨能给我带来兴趣的目标。比如,如果你看到哪个帐篷顶上的烟囱里冒着清烟,这个时候你走过去,准能喝上最可口的奶茶、吃到最香甜的糌粑团子。 吉普车远远地停在一…  相似文献   

12.
《八旗子弟》反应强烈编辑同志:最近,一部反映清代末年腐败堕落的20集电视连续剧《八旗子弟》在我县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普遍认为这部电视剧把八旗于弟说得一无是处。吃、喝、嫖、赌、抽大烟,游手好闲,胡作非为,丑态百出。特别是一些滑稽演员扮演了主要角色,极尽...  相似文献   

13.
在牧区,“喝茶”和“喝水”几乎是一个意思。牧民们从早到晚,以茶代汤,天天如此,男女老幼都不例外。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走进蒙古包,主人首先端给你的,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如果你有幸品尝一顿手把肉,那么,饭后那几碗又浓又热的茶,就更非喝不可了。喝下去,你会感到清爽、舒适,油腻之感顿时消失。这时,你不能不暗暗赞叹茶的功效,体会到茶对牧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这句在牧区广为流传的俗语,是一点也不夸张的。喝茶既然是牧民整个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茶就成为牧区各族人民必不可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星期六,上完最后一堂课,亚什吉回家了。学校里住得久了,想念帐篷里的阿爸阿妈。大伙房里的馒头、面条吃久了,想喝一碗香甜的酥油奶茶。另外,听说草原上近来出现许多新奇事物,也好顺路见识一番;就为满足这几个愿望,亚什吉决定回家,度一个愉快的假日。亚什吉念书的秀龙小学,距离阿爸阿妈放牧牛羊的南湾圈滩,整整有十五华里远近。但对我们的“爬山小老虎”说来,这不过是短短一截儿路。所以,尽管太阳已经西斜,他可全不着忙。  相似文献   

15.
爱唱歌的达斡尔姑娘 梦迪的家和大部分北京人家看似没太大的区别,装修大方温馨,收拾整洁利索。和别的北京家庭不同,厨房中永远飘荡着奶茶的浓香,和她婉转悠扬的歌声融合,一点点的渗透到你的心里,让人如同坐在呼伦贝尔草原的芳草地上,看着那个灵秀的达斡尔姑娘走来。  相似文献   

16.
草原感受     
从城里来,和城里来的姑娘躺在草上,吸北方的风,闻北方的草香。成吉思汗和王昭君,远远向我们走来,于是,天也苍苍,野也茫茫。知道了高原的辽阔,知道了沟壑的豪爽,知道了空气的澄鲜,知道了情人的柔肠·…‘·不只是手扒肉与奶茶,喝一碗白酒你才领略,骑士按容策马的英鸯和永不风蚀的刚强。鸟儿的一声长吹,如牧笛骤然吹响。草原的胸襟会排解开万万千千的苦痛凄凉。先民留下的石屋残迹,走进现代的蒙古包,采几束野花和种子,带走的岂止是对这方土地的印象。和同行的姑娘回忆草原,她的眼睛象月亮般明亮。她的脸颊云一般红火,越发显得温柔漂亮。她喃喃…  相似文献   

17.
话茶     
茶,不仅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饮料,也为很多少数民族所喜爱。许多边疆少数民族视茶叶为生活必需品,有人说:“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目无茶。”各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饮茶方式。蒙古族的奶茶,是用砖茶熬成茶汁,然后加上鲜奶和盐制成的;有的地方还在奶茶中加—点小米。西北一带回族的盖碗茶,在茶里加放桂元、杏干和冰糖。藏族的酥油茶,是用砖茶熬成茶汁,再加酥油和盐制成。侗族的油茶,用菜油加茶叶、糯米同炒,待糯米焦糊后加入清水煎熬,冲茶时再加放米  相似文献   

18.
自的看惯了母亲喝茶。她总说那是她惟一的嗜好,接过我们买来的茶时,她常自责地笑道:怎么我就改不了呢?非要喝这一口! 那时太穷,买不起“茶”,她只喝“茶叶末一。四毛钱一两的花茶末,被我记得清清楚楚。后来有钱了,“茶”却消失,哪怕百元二百元一两的花茶,色浊味谈,沏来一试,满腹生疑。干脆再买来塑料袋装的便宜货,与昂贵的高级花茶各沏一杯,母亲和我喝过后;都觉不出任何高下之别。苦笑以后,母亲饮茶再也不问质地价格;我呢,对花茶全无信任,一天天改向喝绿茶或者──姑且说“粗茶”。 提笔前意识到:以中国之辽阔,人民之…  相似文献   

19.
我叫吉吉,今年16岁,家在西藏那曲地区那曲镇仁毛乡九村。我没上过学,从小跟着阿爸阿妈放牛放羊。12岁那年,阿爸把我带到那曲镇的姨妈家,帮助他们照看3岁的小表妹。2001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吃了一些干肉,觉得特别口渴。看见姨妈家墙角有一个瓶子,里面装着半瓶水,就拿起来喝了。水一下肚,我的喉咙和肚子立刻像火烧一样,疼得要命。我紧紧地捂着肚子,缩成一团,在地上打滚。为了活命,我忍着钻心的疼痛,使劲地呕,想把喝的水都吐出来,但我看见,这时我吐出来的全是红红的血。我吓坏了,不停地喊:“阿爸,救命呀!阿妈,快来救救我呀!”不知过了多久,姨妈…  相似文献   

20.
扎西戒酒     
在胜利油田滨海会战前线,传颂着一个“扎西戒酒”的故事。 24岁的藏族青年才让扎西,去年3月由西北高原调来胜利油田,驾驶着“五十铃”水罐车,往返于孤东会战工地上。扎西喝酒成瘾,一顿喝个半斤八两不当个事。可油田的安全生产的规定是严的,扎西因酒后开车曾降过级、被罚过款,扣过奖金。打这儿以后,扎西虽不再酒后开车,但酒瘾难耐,隔三差五免不了也偷着来上几杯。有一次,扎西为井下作业送水,中午在同学处吃饭。老同学把盏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