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描绘了《诗》月刊的历史面貌:对所揭载的新诗、译诗和诗论作了比较充分的评介。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作为我国新诗的第一个杂志,《诗》月刊传达了一定的时代信息;为我国刚刚起步的新诗提供了园地和及时引进了新焙的养料;在扶持、推动新诗发展方面作出了贡献。《诗》月刊在文学史上乃至在出版史上都应该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晨报副刊·诗镌》创刊于1926年4月1日,同年6月10日终刊。共出十一期,周各一期,由徐志摩主编。《诗镌》是五四以来继《诗》月刊、《诗学半月刊》、《诗坛》和《支那二月》之后的又一个新诗专刊。它曾为我国的新诗建设作出过较大贡献,在新诗发展史上,应该有它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新诗杂话》是朱自清先生研究中国现代新诗的一部著作。朱先生在这部诗学著作中,坚守诗歌文本的分析,坚持对诗歌意义进进缜密详实的“解读”,并认为这是新诗研究的基础。论及范围宽泛,富于创见性,是这部著作的显著特点。以“解诗”为出发点,《新诗杂话》探讨了诗与感觉、诗与哲理、诗与幽默、抗战与诗、诗与建国、诗的形式、歌谣与译诗、新诗的进步性、新诗的发展趋势等诸多关系,平实而深刻,精确而简洁,“将深化为浅”是《新诗杂话》最富于生机与活力的语言叙述原则。  相似文献   

4.
论诗歌的艺术美刘晔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刚刚兴盛起来的新诗彻底摒弃诗的格律,主张无任何格律束缚的自由体。针对新诗创作上的这一极端自由主义的倾向,新月社的代表诗人闻一多在《诗镌》上发表了《诗要格律》一文,提出重建新诗格律,要求诗人“戴着脚镣跳舞”。闻一多所...  相似文献   

5.
1926年5月,闻一多在北京《晨报副刊.诗镌》第七号发表了“断言新诗不久定要走进一个新的建设的时期”,并且“应该承认这在新诗的历史里是一个轩然大波”的诗学论文《诗的格律》。《诗的格律》的第一部分讨论“格律”的定义即“节奏”及“诗为什么不当废除格律”,第二部分解析诗  相似文献   

6.
1932年成立的中国诗歌会,作为“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新诗歌团体,创办了以《新诗歌》为代表的一系列诗歌刊物,在20世纪30年代承担起了无产阶级诗歌创作和传播的重任。这一时期的左翼诗歌表现出鲜明的“大众化”创作倾向和时代特征,呼吁使用“大众化形式”来创作诗歌,追求诗歌语言的口语化和可朗诵性,以增强无产阶级诗歌在民众中的感染力和传播力。这一时期的左翼诗人从歌谣等“旧形式”中汲取诗歌资源,借此建设适应时代需求的“大众化”新形式。“大众合唱诗”作为“大众化形式”的建设代表,表现出较强的“戏剧化”特征,也体现出一定程度的文体互渗的现象。这一时期的左翼新诗不仅摆脱了之前理论殷实而作品贫乏的“国语诗歌”创作困境,而且真正实现了无产阶级诗歌甚至是新诗的大众化传播。   相似文献   

7.
“七月诗派”因《七月》而得名。《七月》是由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诗人胡风主编,在汉口创办的。它创办于“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不久,取名“七月”,正是提醒国人不可忘记这一事变的意思,刊物的定名就具有民族意识和爱国色彩。《七月》是文艺性的综合刊物,后易名《希望》,于1941年辑《七月诗丛》选集。凡是给这一刊物撰稿的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上有类似的追求,被统称为“七月派”。而“七月诗派”其实是这一派中人数最多,最活跃,成绩最为显著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最夺目的光彩,为新诗矗立了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8.
"九叶"诗人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一个诗人群体,为新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个群体在1940年代的第一次会合,主要得力于西南联大的诗歌圈和《诗创造》、《中国新诗》两个刊物的整合作用。会合后的"九叶"诗人,成为推进新诗现代化的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9.
一、新诗形式的营造及贡献———从《死水》和《再别康桥》看闻一多、徐志摩对新诗形式尤其是新“格律诗”的贡献要了解《死水》和《再别康桥》的意义,我们需首先了解中国现代新诗历史上“新格律诗”的产生及其背景。从多种意义上来看,如有人所说,诗歌都是一种“在自由和限制之间寻找平衡的艺术”;从早期白话诗运动兴起时胡适所提倡的“诗体大解放”(从内容到语言形式都与“旧传统”决裂,“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话怎么说,诗就怎么写”,胡适《谈新诗》),到郭沫若的火山爆发式的自由反叛诗歌,中国现代新诗在其…  相似文献   

10.
论20世纪中国新诗的诗美流变吕汉东从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诗八首算起,迄今新诗已走过了她80年的不寻常的路程。笔者欲从诗的美感形态和审美内涵两个层面上对80年来诗美流变的轨迹作些粗浅的探索,以就教于方家。一诗美纷呈的“五四”新诗。““五...  相似文献   

11.
1930年代,随着民族救亡思潮的勃兴,女性“健而美”的身体塑造成为时代进步思想的重要诉求。《女子月刊》呼应时代思潮,号召女性强健体魄,以适应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针对“摩登女性”的华而不实,刊物用职业女性的概念为“新女性”重新赋形,意指女性的人格独立与经济独立。严峻的民族危机和左翼力量的加入强化了《女子月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革命女性作为民族危亡时代一种理想化的人格范型,以新的形象进入《女子月刊》的召唤视野。女性形象在“时代新女性”的结构链上,体现出与时代主潮相呼应的进步逻辑。  相似文献   

12.
以《诗刊》、《诗歌月刊》、《星星》、《诗潮》等刊物为中心的2008年诗坛的突出趋向,是聚焦于悲喜交织的时代现实书写,注意培养和发掘具有潜力的诗人,在经验丰富的诗人身上打造经典品质,隐藏着对力量感的呼唤;但也有大量诗作让人感觉平淡,在艺术上缺乏明显的创新气象与撼人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13.
抗战爆发后,虽然现代诗派对现代主义的艺术探索随着时代思潮的转向而走向衰 微,但是由冯至《十四行集》的拓展,到40年代中后期,围绕《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杂志又 崛起了一个更加响亮地提出“新诗现代化”口号的后现代诗派(“九叶诗派”)。这个诗派不仅在 世界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总体背景中发展了现代诗派的先锋探索,而且突入到广大的人生现 实中,表现出一种新的历史综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冯至和“五四”时期其他诗人一样,是吸吮着时代的养料成长起来的早期新诗人。中国旧诗到“五四”时期已失去了往日的生命力,无法反映当时的时代生活。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上层知识分子谭嗣同、夏曾佑、黄尊宪等提出了“诗界革命”。“五四”时期,胡适第一个用白话写成了中国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  相似文献   

15.
沈祖棻先生、程千帆先生是我在武汉大学中文系学习时敬重的老师。他们最初写新诗,是在20年代末,开始产生较大影响,是30年代前期。当时,南京国立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几位青年诗人汪铭竹、程千帆、孙望、常任侠、艾珂、滕刚、章铁昭、绛燕等先生于1934年9月组织了土星笔会,创办了司人刊物新诗半月刊《诗帆》。这杂志共出版了17期(第3卷6期稿件和程先生的新诗集《三问》书稿交印刷厂付印时,正值战火波及而下落不明)。它既无创刊弁言,也无休刊致语,但从“土星笔会”的取名,也可推知其诗风。大家知道,法国象征派前驱魏尔伦的第一本诗集名为《土星人诗集》,在卷首诗中引述了古时智者的说法:每人在  相似文献   

16.
姜涛的《“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以“新诗集”为“事件核”重返新诗发生的现场,以新颖的文学社会学角度和方法,从新诗研究主导性范式难以关注的层面,质询那业已形成的新诗体制化想象,不仅重新开放了新诗研究的问题空间,也更新了社会学的方法.然而,这种社会学研究中的学术诗性也有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凤凰涅槃》作为收入诗集《女神》的一首白话新诗,它鲜明地表现了五四时代的不乏困惑的理想主义、革新精神和自我精神,同时也极好的融合中国古典的传统和西洋现代主义精神。郭沫若对该诗持续的修改表明了时代思潮的更替、诗人思想情感的变幻,以及诗歌形式的完善。“凤凰涅槃”是郭沫若创造的一个跨文化(诗意)新词。  相似文献   

18.
1922年由叶圣陶、刘延陵等人编辑出版的《诗》月刊,是新文学史上第一奉新诗刊物,目前对它的认识并不全面,也存在诸多错漏。从当时全份刊物这一原始史料出发,对它的作品与作者队伍重新进行全面清理与统计,无疑以事实纠正前人的错漏和偏见。同时本文从当时新文学发展的外部环境、编辑者的生存工作状态,以及刊物办刊方针、运作方式与编辑力量的消长等因素入手,站在传播学、社会生态学的角度对它的创办、刊行、悄然停刊进行了合理分析,进而凸显《诗》月刊作为一个同仁刊物所具有的姿态与宿命,其开始与终结都具有偶然性,性质类似一个并不公开的自己的园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诗是在历史性冲突与文化变迁中成长起来的,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一同诞生的,中国新诗的发展道路也和“五四”时代的社会生活一样曲折、复杂、多变。“从要把诗做得‘不象’到把诗做得‘象诗’,这一思路画出了中国新诗从孕育到成长的轨迹。”从历史和审美的视角去研究“五四”新诗,从“不象诗”到“象诗”正是经历了“文化回流”到“雅俗契合”的审美过程:“五四”新诗的审美追求有着它自己独特的历史和传统,有它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这是由审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交互影响,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鲁迅一生写过不少诗,居多的是旧诗,其次是新诗,但他曾自谦地说:“我其实是不喜欢做新诗的,——但也不喜欢做古诗,——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了。”值得深思的是,鲁迅在声言“洗手不作”新诗之后,于一九三一年末到一九三二年初这一短短的时间里,在他主编的“左联”通俗刊物《十字街头》上,接连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