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常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回,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当晚弟子们一时疏忽将兰花遗忘在了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后悔不迭:眼前是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棵棵兰花憔悴不堪,狼藉遍地。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得知原委后,慧宗禅师泰然自若,神态依然是那样平静安祥。他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就是这么一句平淡无奇的话,在场的弟子们听后,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2.
神画师的弟子赵清阳在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艺术馆,人们常看见一位中年人,天天都在不知疲倦地绘制藏传佛教艺术唐卡。他常常从早干到晚上深夜,一天要干上十几个小时。他叫启加,是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乡尕沙日村一位藏族农民的儿子,出生于1940年。少时在本村寺院当了...  相似文献   

3.
随着格鲁派的建立,15世纪上半叶又掀起了一次寺庙修建活动的小高潮.宗喀巴大师和他的弟子们,先后在拉萨、日喀则等地建立了一系列的寺庙,后世最著名的有四座——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和扎什伦布寺,它们也被合称为"西藏四大寺".本文选择了哲蚌寺和扎什伦布寺来作比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两座寺庙修建于同一时期,都是在15世纪上半叶,创建者也都是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具有相似的宗教历史背景;其次,两座寺庙修建的地点分别位于前、后藏的中心——拉萨和日喀则,具有不同的地域背景;第三,两座寺庙具有相似的政治背景,作为西藏宗教政治双重领袖的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都有自己固定的驻锡寺,分别是哲蚌寺和扎什伦布寺,这一点也是与甘丹寺、色拉寺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在湖南最近的一次节日晚会上,一位青年歌手演唱了一首新歌《醉了,酒埠江》。他深情地说,这是他献给恩师何纪光的歌。他唱道:你不是一条河,也不是一条江,你是游人梦中的天堂,呵天堂……观众们听后都纷纷说,何纪光没有走,我们喜爱的高音歌唱家,他又回来了,他又回到了人民群众的身边!演唱者吴壮贵,是何纪光手把手教出的唯一弟子,在老师的悉心培养下,他终于走上了中国高音歌唱的舞台!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在全国“尊龙杯”歌手大赛中荣获金奖的青年,有着异常坎坷的人生遭遇。然而,就在他人生最艰难的时候,他却幸遇了恩师何纪光……  相似文献   

5.
随着格鲁派的建立,15世纪上半叶又掀起了一次寺庙修建活动的小高潮。宗喀巴大师和他的弟子们,先后在拉萨、日喀则等地建立了一系列的寺庙,后世最著名的有四座——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和扎什伦布寺,它们也被合称为"西藏四大寺"。本文选择了哲蚌寺和扎什伦布寺来作比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两座寺庙修建于同一时期,都是在15世纪上半叶,创建者也都是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具有相似的宗教历史背景;其次,两座寺庙修建的地点分别位于前、后藏的中心——拉萨和日喀则,具有不同的地域背景;第三,两座寺庙具有相似的政治背景,作为西藏宗教政治双重领袖的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都有自己固定的驻锡寺,分别是哲蚌寺和扎什伦布寺,这一点也是与甘丹寺、色拉寺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求学生涯、著书立说、建寺立宗和培养弟子四个方面,对宗喀巴大师的生平事迹做了较全面系统的考证和论述。认为宗喀巴大师自青少年起,广拜高僧良师,博通佛教显密义理;之后他著书立说和讲经传法,构建显密相融之佛学体系,确立中观应成派之思想权威;最后宗喀巴大师以噶当派教义为立宗之本,中观应成派为本宗之思想观见,并综合藏传佛教各派学说之长,亲自修行实践为证验,建立了新的宗派,即格鲁派,成为藏传佛教诸多宗派中的后起之秀;与此同时,宗喀巴大师培养嗣法弟子,这些弟子后来在整个藏区建造大型显密宗寺院,建立法脉一统而多途传承的祖寺群,为推动格鲁派蓬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声音     
《中国民族》2013,(12):M0002-M000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政府最惦记你们(灾区群众)过冬安全,房屋一定要做到“双保”,不仅要保暖,安全上更要保险。  相似文献   

8.
《孟子》一书得以流传至今,离不开弟子和后人对其观点的认可,后人对师者“传道、受业、解惑”的定义也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师者躬身实践的结果。他的学识、智慧、德行教化了一代又一代人,为中国人的精神血脉注入了正义的能量和不屈的精神。孟子在世时虽未能实现做“王者师”的愿望,但他的很多思想主张却被后世执政者所采纳,惠及百姓。  相似文献   

9.
觉囊教派起源于域摩弥觉多吉。其生卒年不详,大约是生活在公元十二世纪初叶北宋时期。此人原系一在家的瑜伽行者,后出家,改名为召巴吉波,曾向多人学“时轮金刚法”和“密集”等法。后修法获得证悟,悟解了后被觉囊派奉为其教义核心的“他空”之义,并著书阐述,创立了“他空”的见解。域摩弥觉多吉的五传弟子衮邦突结尊追(1243—1313)在今西藏日喀则西拉孜县东北建立了觉摩囊寺,简称觉囊寺,这一教派即因此而得其派名。到衮邦突结尊追的再传弟子笃补巴喜饶坚赞,该派才兴盛起来。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郑培民同志以自己的一生忠实践行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他所说的“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当干部就是要多做造福人民的事”,是每一个干部都应时刻牢记的至理名言。那么,怎样才能增强群众观念,提高施政水平呢,本人认为关键是要做到“四求”。一、 紧扣发展要务,力求与群众合辙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领导干部要想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必须恪守为民之责、把握为政之要,真正做到为官一任,发展一方。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  相似文献   

11.
歌海浪花     
诗人采风来到了歌奸, 要把飞扬的歌声捕住, 他要记下最优美的旋律, 他要写下最深情的音符, 哈!哪怕是最好的录音机, 只能掇住歌海中点滴水珠。 歌海浪花!壮族@莎红~~  相似文献   

12.
著名藏学家才旦夏茸先生圆寂已有近三十年。作为他生前的弟子之一,藏学家蒲文成先生以亲身感受,回忆了恩师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道德风范,回顾了受教于恩师的日日月月。其中也不乏对藏文教学和藏族历史的涉及。  相似文献   

13.
米拉日巴(1040—1123)是西藏中世纪最有影响的禅理诗人。他在成了名僧之后借用诗歌形式,向众弟子及信徒们宣扬佛法,创作了许多证道性的诗歌。 米拉日巴的《道歌》通俗易懂,他用一般民众所熟悉的“道歌”(mgur)形式,抒发自己的宗教情感,赞颂西藏山川的壮美。其中的许多道歌不仅采用了民歌的格律,而且还吸收了民歌的很多素材,不难看出《米拉日巴道歌》与民歌有着渊源关系。长期以来,《米拉  相似文献   

14.
经学大师常志美是经堂教育山东学派的创始人,但历来关于其生平、著述、思想、活动等研究不多,存在不少盲点.本文综合零散的历史资料及实地考察,认为常志美是胡登洲开创的经堂教育和宗教革新运动在中原和华北地区的继承者和推动者,他及其弟子的革新活动激发了贯穿整个清代华北和中原地区回族伊斯兰教的内部活力.  相似文献   

15.
草原走出“神探”乌国庆李小林他是新中国培育的第一代刑侦专家,刑事技术高级工程师;他多年担任公安部刑事侦察局大案处处长,现为局级侦察员,二级警监;他是中国刑警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客座教授,撰有20多万字的教材,桃李满天下,弟子皆为活跃在全国公安战线...  相似文献   

16.
马景 《回族研究》2011,(2):45-53
马君实作为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师、汉文译著家之一,学术界很少对其有独立的研究。一般认为他是王岱舆的弟子,直到《经学系传谱》一书出版以后,认为他是王岱舆的老师。由此引发了学术界的争鸣,至今未有一个明确的定论。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新发现的资料,对马君实的生平和著述作一个初步的考证,以请教方家。  相似文献   

17.
邱熠华 《中国藏学》2020,(1):109-118
才旦夏茸·久美柔贝洛珠是现代著名的藏族学者,在语言学、文学、史学、宗教哲学及汉藏翻译等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他还培养了很多学生和弟子,为传承和发展藏族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文章利用《才旦夏茸自传》(藏文)、西北民族大学档案馆所存才旦夏茸档案及其学生的回忆录等资料,编撰才旦夏茸先生的简要年谱,并收录了海内外相关纪念文章、研究论文等题名。  相似文献   

18.
一月二十九日,省委书记孙维本同志在全省民族工作会议上即席讲话中强调,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他说,一,各级党委要把民族工作摆到议事议程上来,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更要做到这一点。要定期地听取民族工作情况的汇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9.
<正>8月底,刚刚下过一场秋雨的湘西大地,一扫"秋老虎"带来的酷热,显得特别的清新和爽快。在位于湘西自治州民族体育中心的湘西自治州民族体育学校训练场上,田世芳带着他的弟子正在抓紧训练,积极备战即将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少  相似文献   

20.
永远的弟子     
永远的弟子杨格马学良先生近照一栋四层的搂房夹在中央民族大学家属院高高低低的建筑中,在这栋楼里住着中国民族学界的一些德高望重的教授。我国著名的民族语言文字学家、民族文学家和民族教育家马学良先生就住在这里。我不是马先生的弟子,却有着一段胜似弟子的经历。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