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胡秀坤 《理论界》2007,(4):144-145
本文分析了“电视选秀”对丰富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市场的积极意义,同时分析了目前“电视选秀”节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搞好“电视选秀”节目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这几年非常火爆的电视平民选秀节目中,有一群人并不是参赛选手却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那就是选秀节目中的"出位"评委。本文从"出位"评委的表演受到极大关注这一现象入手,结合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着重分析了为什么评委的"出位"表演能够形成社会话题,带给大众"狂欢"效果。  相似文献   

3.
《东岳论丛》2016,(6):179-184
音乐选秀节目是电视媒介发展的产物,在电视娱乐节目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我国音乐选秀节目源于中青赛的出现,其发展阶段呈现鲜明特点,对我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音乐选秀节目进行研究,分析了音乐选秀节目对我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影响,以此把握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李文宝 《理论界》2008,(1):194-195
近年来,电视选秀类节目可谓在众多娱乐节目中脱颖而出。这一现象引起电视从业者新的思考。节目的成功不仅可以为频道、电视台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收视率,还可以得到很多广告赞助商的青睐,而大量的广告收入又有利于节目的发展。但是观众永远是求新的,一档节目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后,如不有所创新发展,就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那么进一步分析选秀类节目兴起的原因及趋势,便成为办好此类节目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宿丰  黄丽 《理论界》2005,(9):107-108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强调纪实为特征的电视纪录片创作开始在我国迅速崛起并走向繁荣,老百姓成为纪录片中实实在在的主角。对现实平民的生活状态、生存方式和生命操作的观照,是中国当代电视纪录片要完成的第一要务,运用长镜头展示现实民生画卷是当代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者们讲述老百姓故事的非常策略。本文强调,应当看到极端纪实倾向对长镜头下的平常人生的自然主义渗透;纪录片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客观事实和主观倾向兼备的具有新闻和艺术双重属性的一种特殊节目样式。  相似文献   

6.
声势浩大的选秀节目一度掀起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选秀节目的成功,源于其平民化娱乐的创新导向契合了当下大众娱乐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然而,选秀节目在经历了人们对它的热捧、追逐到质疑、非议之后,其发展终因主管部门的"规范"走入窘境.选秀节目的成功,称得上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创新的可贵突破,但是它的滥办乱播,却破坏了媒体谋求节目创新与所肩负的社会责任间的和谐与平衡,扰乱了正常的电视生态格局,损害了电视媒体的公信力.选秀节目由热播到"限办"的命运告诉人们,电视娱乐节目不断追求创新是必要的,但这种创新应该建立在不背离媒体社会责任的导向前提下,必须注意寻求节目创新与媒体社会责任的协调,讲求健康,注重品格.  相似文献   

7.
“双性化人格”指人的性格里既有男性特征也有女性特征,“中性化”概念侧重形象,两者存在分离与契合。电视选秀节目中的“中性化形象”包装,沦为赚取注意力获得收视率的手段。大众传媒,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和教育功能,把“双性化人格”新理念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8.
关于"平民文学",有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写平民"的平民文学以及以鲁迅为代表的"平民写"的平民文学两种不同看法.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时代的合力使鲁迅所说的余裕环境下的"真正解放的平民所写的"平民文学成为可能.新的平民文学有别于对平民表示同情或进行批判的传统平民文学,而把生命意识、自由欢乐、平等相对、世界性及群体性、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务实等"平民精神"带进了文学.本文初步概括了平民精神在平民文学中的五个层面的不同呈现形态,体现了平民精神在城乡过渡这一宏观社会现实下的承续和变异.  相似文献   

9.
陈尔杰 《云梦学刊》2012,33(3):11-20
北大的“平民教育”,发端于1918年,与民初以来的“社会教育”运动有着紧密的关联,也受到1910年代的“社会改良”、“社会服务”思潮的深刻影响。五四运动的成功,在平民教育与激进政治运动之间建立了紧密联系,一时成为青年们的“平民教育”事业主要的动力来源。1919年底到1920年初学运的失败,使得这一事业遭遇挫折,其内部不同立场之间的分化,也随之开始显露。  相似文献   

10.
陈立强 《中州学刊》2006,(1):250-254
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日趋平民化,由昔日的明星叙事逐渐目光下移,投向了草根阶层,表现出新的类型运动特征与欲望诉求.<超级女声>即是其中的典型.该节目以普通大众为选秀对象,并大量吸引观众参与节目,以酷评、原生态的叙述方式、观众高强度的互动性和前所未有的评判权力作为构建元素,融进一些综艺基点,完成了娱乐"真人秀"本土化的空前演绎,掀起娱乐选秀节目的一个类型新高潮,同时,该节目也成就了一场商业盛宴.  相似文献   

11.
五四时期有关"平民文学"的争论,其实质源于"平民文学"概念的歧义.表面上使用的都是"平民文学"概念,其实际所指各不相同.周作人的"平民文学"是指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平民精神的文学,胡适的"平民文学"是指古已有之的来自民间的文学,而鲁迅的"平民文学"则是指革命胜利、工农解放后真正体现工农思想的文学."平民文学"概念的歧义孕育了五四"平民文学"的争论.然而这是一种错位的争论,它没能使五四"平民文学"主张的探讨深入下去;不过又正是这种错位的争论,带来了五四"平民文学"复杂丰富的内涵,从而成就了五四"平民文学"争论在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2.
阶层是动态的,明清时期澳门的平民阶层也是如此。首先是平民阶层的成员来源是动态的,澳门作为一个移民城市使其中的平民阶层更具有这一特点。其次是平民阶层内部呈现向上流动与向下沉沦的两种趋势:科举制度与捐纳制度的盛行,使得平民有机会上升到官绅阶层;而平民一旦生活陷于困顿,则有可能向下流动,即沦为奴仆、差役之类的“低贱”阶层。一个流动性强、商业繁荣的城市,往往为社会成员改变身份与社会地位提供了某种动力和机会,而社会群体之间的流动反过来①促使这个社会充满了活力①。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中所蕴含的"平民意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流变过程."平民意识"是中国新文学的指导思想,同时"平民意识"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不断演变,主要表现形态为启蒙意识、阶级意识、工农兵意识.20世纪80年代中期崛起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是"平民意识"的再度宏扬.  相似文献   

14.
宗禾 《家庭科技》2013,(10):27-27
随着歌唱选秀节目的热播,电视机前众多的年轻人也产生了追逐"好声音"的梦想。然而,每个人嗓音各具特点,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发声训练,又缺少健康用嗓常识,很容易伤害嗓子。女子模仿练颤音变哑嗓小丽是《中国好声音》的忠实观众,更是第一季亚军吴莫愁的铁杆粉丝,在"好声音"等多档歌唱选秀节目的刺激下,小丽开始模仿偶像唱歌。她每天苦练发音技巧,一个月后,起初嗓子有些沙哑不适,紧  相似文献   

15.
论《罗马规约》规定的危害人类罪的前提要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泛或有系统地对平民人口实施攻击”是危害人类罪成立的前提要件。所谓“广泛”,应从攻击行为的规模和受害人的数量两个方面来界定;所谓“有系统”,只要揭示出其“组织性”的特征即可,不能包含“政策”的要素;界定“对平民人口的攻击”时,应注意攻击与政策的关联性和攻击的持续性。在确定受害者是否为平民时,必须考虑犯罪实行时该人所处的特定境遇,而不仅仅是其身份。《罗马规约》删去了危害人类罪定义中的“武装冲突”要件,这实际上是降低了归属于国际刑事法院管辖的核心犯罪的入罪门槛,显然违背了国际刑事法院成立的宗旨,进而为粗暴地干涉一国主权留下隐患。  相似文献   

16.
20年代初,随“五四”退潮,周作人文艺思想由矛盾、混乱走向转变,表现在:一、放弃“为人生”,提倡“浑然的人生的艺术”;二、放弃“平民文学”,提倡“平民的贵族化”;三、抛弃文学的社会反映功能,主张文学的“自我表现”。其实质是片面强调文学的个人属性,割裂文学表现与再现的功能关系,扼杀文学的社会意义。由此开始,周作人逐渐由新文学主潮的带头人,变为自由的思想者  相似文献   

17.
柳溪 《云梦学刊》2013,(6):151-153
电视民生新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内涵有了丰富的拓展.从传播学角度审视电视民生新闻的民众构成,以平民为主的传播内容,以市民为主的受众定位,以公民参与的传者构成,是当今民生新闻中民众的独特构成.  相似文献   

18.
"舞鹧鸪"考     
读蔡义江先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 ,其中《答黛玉禅话》(91回 )对“禅心已作沾泥絮 ,莫向春风舞鹧鸪”的注释 ,蔡先生举郑谷诗 :“座中亦有江南客 ,莫向春风唱鹧鸪” ,并云 :“唱鹧鸪 ,因唐时有《鹧鸪天》之曲 ,故曰‘唱’。续书者为了能与上一句‘沾泥絮’之喻相连 ,遂改‘唱’为‘舞’ ,若非削足适履 ,岂另有妙解 ?”最近修订版《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对此注释亦仍上书。这里有两处似可商榷。其一 ,唐时并无《鹧鸪天》之曲 ;其二 ,蔡先生以为续书者改“唱鹧鸪”为“舞鹧鸪”乃杜撰。其实 ,“鹧鸪”不仅可以“唱” ,也是可以“舞”的。…  相似文献   

19.
朱智武 《船山学刊》2009,(4):129-131
墨子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别具一格,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平民性。从施教对象来看,墨子主张“农与工肆之人同举”.对施教对象的出身、天性、资质以及受教前的品行并无规定,较儒家“有教无类”更为彻底:从教育内容来看,儒家极其重视的“乐”,在墨子看来,就特别值得反对。此外,墨子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均具有鲜明的平民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周航 《云梦学刊》2014,(4):109-114
王学忠是河南安阳诗人。他的诗歌为底层民众立言,以愤怒、呐喊的姿态尽情揭露社会假丑恶现象,在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诗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王学忠诗歌现象”。他诗歌中的平民意识与抗争思想,以他最初儿童诗歌中的悲悯情怀为源头.在社会急剧的转型过程中,他的诗歌精神得到升华,最终形成了他“平民诗人”的特征。他的诗歌对当下诗歌创作具有一定的导引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