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文化,娱乐当道,这是电视媒体的显著特点。现如今人们生活在一个被全媒体多元化所包围的环境当中,面对新媒体势如破竹的强势来袭,传统媒体——电视将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而不被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中,已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电视娱乐节目也在不断地演化。从晚会录像、演出现场直播、游戏竞技到真人秀,电视娱乐节目也逐渐从"以传播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过渡。在不断发展变革的同时,形成了新的互动渠道模式。通过研究得出,电视娱乐节目要想寻求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随时随地关注受众群体需求,充分结合全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全媒体的大融合中"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2.
徐振祥 《云梦学刊》2007,28(6):150-153
电视娱乐节目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在青少年成长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湖南电视的诸多娱乐节目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面付诸了很大的努力,但客观上还是很多娱乐节目存在内容过度成人化、喜欢拿儿童“开涮”、不利于未成年人语言学习、节目价值导向模糊、助长未成年人的浮躁心态等消极影响。湖南电视娱乐节目对未成年人成长的消极影响是媒介道德缺失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3.
浅谈电视娱乐节目的扩张的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载着愉悦大众功能的电视娱乐节目是大众文化与电视媒体合谋的产物,无时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电视娱乐节目与大众的亲近感使其得以成为彰显大众文化的代表.同时由于电视娱乐节目的市场化商品性特点,使得由它引导和彰显的大众文化具有了媚俗轻浮的特征,电视娱乐节目的泛滥对大众文化在一定时期的形成具有负作用.  相似文献   

4.
承载着愉悦大众功能的电视娱乐节目是大众文化与电视媒体合谋的产物,无时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电视娱乐节目与大众的亲近感使其得以成为彰显大众文化的代表。同时由于电视娱乐节目的市场化商品性特点,使得由它引导和彰显的大众文化具有了媚俗轻浮的特征,电视娱乐节目的泛滥对大众文化在一定时期的形成具有负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下中国的电视荧屏,各式各样的娱乐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为观众呈现一派缤纷绚烂的"娱乐景观",使现代人的身心得到放松。然而,看似繁华的"景观"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问题,即"品质"的缺失和利益驱动下的商业资本运行逻辑。  相似文献   

6.
徐振祥 《云梦学刊》2014,(3):144-148
价值同轴对称原理是基于文化价值哲学思考的一个概念.电视娱乐节目的异化是当前我国电视娱乐节目价值困惑的一个具体体现.在当前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价值同轴对称原理在客观发挥着作用.价值同轴对称原理下我国当代电视娱乐节目的异化表象包括电视娱乐节目在价值选择上的同质发展倾向,电视娱乐节目文化价值选择偏差引发的低俗化问题以及电视娱乐节目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普遍存在理性缺失的现象,突出表现为媚俗文化的泛滥,如节目内容极度浅显甚至低俗、节目形式缺少创新等。电视娱乐节目中理性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逻辑的入侵和操控,娱乐节目被包装成一味迎合观众需求的、亟待出售的商品。而大众传媒则为娱乐节目的商品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经过大众传媒的中介,娱乐节目被转换成为了模式化、同质化的消费主义文化。事实上,电视娱乐节目仅仅满足了观众低层次的、虚假的需求,而压抑了人们真正的主体意识,削弱了其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刘艳娥  冉华  徐振祥 《云梦学刊》2011,32(1):152-156
电视娱乐现象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电视娱乐现象的发展具有一些明显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平民化趋势、本土化趋势、竞争性趋势,等等。这些发展趋势形成了我国电视娱乐节目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广泛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宿丰  黄丽 《理论界》2005,(9):107-108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强调纪实为特征的电视纪录片创作开始在我国迅速崛起并走向繁荣,老百姓成为纪录片中实实在在的主角。对现实平民的生活状态、生存方式和生命操作的观照,是中国当代电视纪录片要完成的第一要务,运用长镜头展示现实民生画卷是当代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者们讲述老百姓故事的非常策略。本文强调,应当看到极端纪实倾向对长镜头下的平常人生的自然主义渗透;纪录片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客观事实和主观倾向兼备的具有新闻和艺术双重属性的一种特殊节目样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与其模式的创新和探索具有特殊的社会与文化语境,是中国社会发展与大众转型的有力见证,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的每一次变化都是对其旧模式的彻底解构与对新模式的全面建构,其模式的创新性与开拓性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超越性,标志着中国大众文化由娱乐大众向大众娱乐观念的转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龙叶明 《云梦学刊》2009,30(4):91-93,108
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国电视迅速发展,各电视频道重新定位,寻求自己的发展新方向,都想在电视江湖奠定自己的地位。于是.各种改版动作频繁出现在各电视媒体,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感受,中国电视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不过,总的来说,中国各电视台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过度竞争使各电视台之间高度同质化。因此,电视台如何发展成为各家当务之急。“区域化发展”作为中国电视的发展途径之一.已受到越来越多电视台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70年代的俄国平民知识分子在人民问题上的实践探索独树一帜。在柴科夫斯基小组道德主义的引领下,为了让俄国人民认识并参与革命,建立平等社会,平民知识分子发起了到民间去运动,并主要分为两大实践路径:一是煽动人民暴动,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另一个是通过平等交流与教育,使人民对文化和革命皆有充分的认识。第一条路径由于不了解民间实际的冒进和功利主义而找不到出路,第二条路径则由于知识分子与人民之间无法有效交流而失败。这两条路径的实践和其最终结局,体现了平民知识分子在人民问题上的启蒙困境。  相似文献   

13.
胡秀坤 《理论界》2007,(4):144-145
本文分析了“电视选秀”对丰富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市场的积极意义,同时分析了目前“电视选秀”节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搞好“电视选秀”节目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邪教“法轮功”现象的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邪教的产生有其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 ,对其心理原因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释疑解惑 ;我们应重视加强科学普及工作 ,特别是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15.
张超  刘晓华 《理论界》2002,(2):38-38
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认为,只要钱存在银行就应得到利息,银行实行代收代付业务也是免费服务的。那么对商业银的“有偿服务”问题进行探讨一、商业银行实行“有偿服务”的必要性商业银行实行“向每一位顾客收取其刚好愿意支付的价格”,在经济学上称为’完全 价 格 歧  相似文献   

16.
明代中叶以后的社会由于受到各种进步思潮的影响和各种思潮对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 ,这时候的妇女有了想摆脱被奴役和压迫的意识 ,要求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和还给她们做人的权利 ,并希望由此获得自由、平等、民主的婚姻。“三言”、“二拍”正是及时捕捉到这一点 ,并把这一情况反映出来 ,进一步引起人们对女性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作为奢侈品主要消费群体的“富二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教育引导“富二代”珍惜现有一切,提升其自身综合素质,肩负起民族与社会责任,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思考。应改革现行教育制度,把教育贯穿于实践过程中。应立法开征遗产税,促使“富二代”努力学习。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富二代”及青年人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为青少年人格独立自由成长提供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富一代”要充分发挥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表率作用。要鼓励“富二代”加强自我教育,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培养他们的节制意识和为人处事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关于"核心期刊"与评价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晶 《学术界》2002,(6):147-152
“核心期刊”问题已成了众说纷纭的一个“是非”焦点 ,成了牵动学术界、教育界、期刊界的敏感神经。这个症结源于它在学术评价中的应用范围之广、之滥。由于目前还无一个科学的、公正的、有权威性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机构 ,所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已经成了考评、晋升、拿学位、评优的“准通行证”。我们肯定“核心期刊”概念的引进和测定工作的进行是一种进步 ,同时也是推进我国学术规范化的一个动力。但是 ,反对无限度地滥用这一概念 ,“核心期刊”的“异化”现象 ,暴露出我国学术管理制度的弊端 ,现行学术管理制度的量化限定、时间限定 ,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导致了学术泡沫的膨胀 ,学术垃圾的增生。因此建立与完善我国科学、公正有权威性的学术评价体系、学术管理体系 ,应该是当前学术界亟待解决的大事。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坚持了辩证唯物论 ,运用了唯物辩证法 ,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唯物史观 ,它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科学构想。  相似文献   

20.
试论21世纪"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21世纪的高校德育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与20世纪的德育工作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色。本文分四个部分对这一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一、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二、正确把握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三、正确认识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四、正确领会“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最后指出,真正、全面、科学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不是绝对地将“人”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凌驾于其他万物,而是在与自我、他人、集体、客观世界,乃至历史的关系中取得一种和谐、协调的生态关系,从而实现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