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俗学包含着广泛的研究内容,如有关信仰、习惯,传说,民谭、歌谣、谚语、谜语、儿歌等等均是其研究的范围。有关民俗的资料的采集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如希腊荷马史诗中包含了许多古代民谭;阿拉伯的《天方夜谈》、欧洲的《伊索寓言》、我国的《诗经》都包含了民间的歌谣;历代史籍也都记有民间的风俗习惯等。但这些仅能称之为“采集”,还谈不上研究。对民俗进行科学的研究始于十九世纪初的欧洲,而形成一门完整的科学则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一八六四年,英国学者托马斯(W.J.Thomas)正式以“民俗学”(英文为Folklore,意为“民众”的知识)一词命名这一新的学科。在我国,民俗学的形成是在本世纪初,开端于一九一八年“北京大学歌谣调查会”和其后的“风俗调查会”的成立。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以一九二七年中山大学成立“民俗学会”为标志。民俗学会的出版刊物,研究成果影响很大,导致民俗学研究的广泛开展和国内许多民俗学团体的相继成立。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民俗学活动才逐渐由衰落而转入民族学研究中去。本文把民俗学起源到抗战一段时期称之为“早期民俗学活动时期”。  相似文献   

2.
<正> “白启明”,对现在的读者已是颇为陌生的名字,然而,在六十五年前,他作为中国现代第一批民俗学者,河南民俗学开拓者,却非常引人注目。他以自己勤奋的工作,出色的成就,为刚刚破土萌生的中国民俗学,特别是民间文学研究贡献了最初的一批果实。因而,当他于一九二六年不幸早逝之后,民俗学者无不为之惋惜。著名民俗学和民  相似文献   

3.
如何调节好人际关系 ,促进其良性互动 ,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文章认为 ,应当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从“关系至上”转换到“效率优先” ,完善市场经济制度 ;二是从“为民作主”转换到“以民为主” ,完善民主政治制度 ;三是从“人际信任”转换到“契约信任” ,重建现代伦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面对非遗运动的巨大声浪,岩本通弥教授的《东亚民俗学的再立论》从欧亚比较的角度,将各自有着演进历程的中日韩三国的民俗学视为一个整体,明确提出东亚民俗学再出发的基点是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之上回到日常。有鉴于此,进一步审视其提出的"Folklore-民俗(学)"中英互译这一学科发端的根本问题,就有了必要。与此同时,也需要注意到在现代中国民俗学的演进中,除了Folklore一脉的影响之外,中国民俗学还有受到美国民俗学家、社会学家孙末楠Folkways影响而在燕大社会学系进一步发展出的"社会学的民俗学",也即社会科学化的民俗学的这一支脉,因为采用局内观察法,在社区-功能论引导下的民俗学研究,本身就是直面当下,面向日常的。  相似文献   

5.
如何调节好人际关系,促进其良性互动,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文章认为,应当从三个着手:一是从“关系至上”转换到“效率优先”,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二是从“为民作主”转换到“以民为主”,完善民主政策制度;三是从“人际信任”转换到“契约信任”,重建现代伦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如何界定民与俗是中外民俗学史上一直争论的话题.传统的民与俗及其关系的界定导致了民俗研究中对民俗主体--民的长期忽视.事实上,民与俗辩证地构成了民俗这个文化综合体的两个方面.作为民俗文化事象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民俗主体应受到特别的关注,不论是学术上还是人文上,这不仅是民俗学者应持有的立场和观点,也是应具备的学术品格和人文素养.更是当下转型时期民俗学学科最好的意义和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7.
究竟中西人本管理的源流与要义何在世纪之初的人本管理将走向何处下面对此作些探讨。一、从“天命”到“人本”:中国传统人本管理思想在中国,“以人为本”的提法最早见于《管子》,“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1]。在此,“以人为本”中的“人”就是齐国的百姓,即“民”,是被统治的广大人民,管仲把民分为四类,“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2]。由此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特征显著:第一,民本思想中的“民”指的是被统治的民众,是一个群体的代名词,同时也具有明显的阶级烙印。农业社会,民虽受重视,但只能处在被支配、被统治的地位。“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3]。第二,由于“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4]。“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5]。因此诸子百家的“重民”言论也都是从如何管理。支配好民众这个角度来论述的、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6]“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7]...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大学是对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机构的总称,这些机构或曰大学或另有其名。古代传统大学的文化积淀是从“明人伦”、“修己治人”到“化民成善”,回归人之“性理”的教育精神,再到 “利济苍生”精神文化变迁,传统大学文化具有注重社会本位、注重伦理人文以及重“道”轻“器”等显著特点,这些积淀构成中国大学文化精神的底色。现代大学文化可以借鉴其利济苍生的社会担当、伦理人文的教育理念、“道”“器”融合的思维方式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学习英语,启蒙阶段相当一部分人是从中文到英文。在学习中,老师教学生往往也是从中文意思,然后再将对应的英文意思告诉学生。这样学习英语往往造成中文式英语即ChiEnglish。例如:“学习”这个词,对应的英文意思有“Study”和“Learn”。究竟用哪个更合理?“学习某人”总不能用Study Sb。如果这样用,就要闹笑话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宏观上考察了先秦两汉时期民本思想的发展,将其分作周初、春秋、战国、西汉、东汉五个阶段。作者认为其发展轨迹是从“敬天保民”思想向“民为神本”、“民为君本”、“多元民本论”直到“君臣法令之功必效于民”为核心的“民为国基”。文章还探讨了先秦两汉时期民本思想对往后历代封建王朝政治思想模式乃至于社会改良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究竟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的,还是作家凭空创造的?文艺创作究竟是从生活出发,还是从作家的主观思想出发?对于文艺创作中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历来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和斗争。“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政治需要,疯狂鼓吹“主题先行”论、反对“写真人真事”论,反对文艺创作必须从生活出发,否定艺术典型的创造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依据。他们的反动逻辑是:文艺作品中  相似文献   

12.
福建早期民俗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民俗学运动于“五四”前夕在北京大学兴起,1927年以后民俗学研究中心转移到广东中山大学。在由北向南转移过程中,1926年前后,厦门大学云集了一批全国知名民俗学研究者,开展了福建民俗调查与研究,成为这一过渡时期全国民俗学研究的中心。  相似文献   

13.
在《山海经》诸多“远国异人”中,凿齿、中容、雕题、贯胸等“国”,旧注多无解或误解,笔者以为这些“国”或“民”,大都因其特殊风俗而得名.本文拟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其予以考释.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的“母题”概念先由民间文学、民俗学开始使用,然后进入到古代传说故事与小说的本事考证、故事来源与流变考辨之中,再由古代传说故事、小说的本事考证到中印文学的比较研究,“母题”概念是舶来品,但它与中国学术传统———考证研究相结合却使民间故事、古典小说研究都取得巨大成就,也使“母题”研究得到更广泛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将美国史密森尼学会的民俗节庆实践放置在公共民俗学的视域下予以考察,从民俗节的“台前”到“幕后”再到经验借鉴等三个层面,梳理和总结该机构举办民俗节的方式、方法和经验,意在为我国进行相关节日民俗事象的研究和民俗节庆项目的策划提供理论借鉴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法学家。由他提出的“德主刑辅”思想的基本精神,对我国封建社会各个朝代的立法、司法产生过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的“德主刑辅”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孔子生活的时代,周天子的一统天下已不复存在,神权政治动摇,重民思想兴起。他总结了春秋以来统治者实行“折民惟刑”政策已不足以维持其统治的教训,认为“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社区建设是中国居民打破旧体制的羁绊 ,及自然、半自然经济的桎梏 ,培养和重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与能力的过程。这是中国居民的再社会化过程 :程对于城镇居民来说 ,是从“体制人”到“市场人”的转变 ;对于乡村居民来说 ,是从“自然人”到“市场人”转变。  相似文献   

18.
朱熹对我国古代民本思想作了理论性的阐释和发展。他提出了“国以民为本”、“王道以得民心为本”、“平易近民,为政之本”的民本思想。“爱民如子”、“取信于民”、“与民同乐”、“富民为本”等具体重民主张,是其民本思想的体现。朱熹这一民本思想,对后来我国“民主”思想的启蒙和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希罗多德不仅是西方“历史学之父”,而且也可以说是“民俗学之父”。本文介绍了希罗多德对民俗学的基本认识和论述的方法,特别是他的有关民俗学记载的重大价值,全面论证了他对民俗学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有和无,虚与实,在中国人的生命哲学和艺术哲学中一直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世人常常会凝神默想: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到底是实实、在在的,还是空空、虚虚的?并进而在思索:宇宙世界究竟是以“无”为本,还是以“有”为本?我们的文学艺术,在有无虚实之间,又怎样来驰骋、翔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