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数件     
北方深冬,滴水成冰,不分男女出门都要戴上皮帽子。60年代,我在单位红得发紫,但丢三落四出了名,大家在背后给我起了个绰号叫“老丢”。一次领导确定我  相似文献   

2.
涂宏伟 《老友》2008,(8):46-46
湖北老河口市这座小城,居住着一位叫刘兢先的老人,对剪报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一剪就是20多个春秋,剪出了养生之道,剪出了时代的变迁,剪出了人生的欢乐,剪出了"百科全书"。为此,人们送他"一剪梅"的绰号。  相似文献   

3.
青蛙得到了一顶奇怪的帽子。 一天他在河边的荷叶上开青蛙音乐会,突然一阵风把他的帽子吹走了。帽子被风吹啊吹,最后落在了一棵树叶上。一只燕子正好看见了,想了想,这下不用做窝了,就把帽子带走了。帽子想这会儿不知道要流浪到哪里了。  相似文献   

4.
《新少年》2011,(6):29-29
大嘴兔子有许多天真的想法。 她认为饭碗准是一顶帽子。是谁的帽子呢?当然是蘑菇的帽子了。蘑菇的脑袋圆圆的,嫩嫩的,多么需要一顶结实的帽子啊。可是,当她抱着饭碗,要给蘑菇送帽子的时候,却被兔子老妈拦住了:“别冒傻气了,蘑菇怎么可能戴帽子呢?”  相似文献   

5.
《可乐》2009,(1)
左宗棠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府中做师爷时,才极大,心极细。大至军事指挥,小到官员考察,巡抚都要向他请教后方敢定夺。左师爷运筹帷幄,俨然是不挂名的一把手,人送绰号"左都御史"。当时,一省巡抚  相似文献   

6.
广告人都在建立自身的"识别系统",他们一般有张固定的照片出现在报刊上,让你觉得不把钱交给他去替你花,你就对不起那张和蔼的脸营销界特别能出产有意思的人,叶茂中就是其中的一个。在营销界,如果不知道叶茂中,就如在"玉米界"不知道李宇春一样荒诞。8年前,我采访叶茂中时,他的"标准照"就是在公众面前戴着帽子。我好奇地问他,你睡觉也戴着帽子吗?叶茂中不置可否地笑笑。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绰号     
佚名 《青春男女生.妙语》2010,(10):I0034-I0034
鲁迅一生喜欢给别人起绰号,而且小说的人物命名也善用绰号。可是生活中,别人也曾给他起了一些有趣的绰号。鲁迅最早的绰号叫“胡羊尾巴”,这是他幼年的时候邻居们送的,意思是短小灵活,敏捷利落。鲁迅另一个比较早的绰号是“富士山”,  相似文献   

8.
<正>宋江的绰号为什么叫"呼保义"?《水浒传》中的宋江有两个绰号,一个叫"及时雨",一个叫"呼保义"。"及时雨"的意思很好理解,即把他比作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而"呼保义"是什么意思,书中没有交代。其实,"保义"是宋代武官官名,而  相似文献   

9.
索非亚.罗兰说:“一位女性戴上一顶帽子,她就会令人难以忘记,再没有什么东西能像帽子那样给人以画龙点睛的装饰效果了。” 今夏凉帽款式出新意,以欧美情调为主,追求浪漫潇洒,比以往更令人眼花缭乱:遮阳帽、时装帽、小姐帽、淑女帽、公主帽、休  相似文献   

10.
绰号是语言文化研究的宝藏,极具开采价值.在国内不断升温的文化研究热点中,绰号研究并未得到重视.现有研究多以研究汉语文学作品人物绰号为对象,讨论一般集中在修辞方法和文艺效果上.借助网络等大众传媒,"范跑跑"、"郭跳跳"等格式绰号不断出现并有泛化使用的现象.研究这种绰号的时代特点、传播原因,对于研究语言、社会、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轻松一刻     
《社区》2009,(2)
愚蠢一个警察押送一个犯人去监狱,忽然他的帽子被一阵风吹掉了。犯人讨好地说":我去替您捡帽子,行吗?"警官说":你以为我那么愚蠢吗?我知道,你捡了帽子就不回来了。你站在这儿等着,我去捡!"  相似文献   

12.
竞鸿  童玲图 《可乐》2011,(7):80-80
赵匡胤未做皇帝之前,是个身强力壮、爱耍枪弄棒的小伙子。当时赌博盛行,赵匡胤也混在赌场,几乎场场能赢。他仗义疏财,所以人们送了他一个"仁义白花"的绰号。几年后,赵匡胤外出开眼界,闯世面。一日傍晚,他行至一个山区小镇,见边上有一个卖莜面的摊点。  相似文献   

13.
吴戈 《可乐》2008,(5):78-78
前苏联设计师总是喜欢庞大的东西,这一点在航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安东诺夫设计局先后设计过三种巨型飞机——安-22"安泰"(北约绰号"雄鸡")、安-124"鲁斯兰"(北约绰号"秃鹰")和安-225"梦幻"(北约绰号"哥萨克"),都曾占据世界最大飞机的地位。安-225的桂冠保持至今。它们的出现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勃列日涅  相似文献   

14.
郁金香 《新天地》2011,(6):26-27
几个电话,几条短信,就能把上百个中年女性骗得团团转,并且还心甘情愿地把大把大把的钞票"送"给对方。到底是作案者手段高明?还是中年女性普遍缺乏警惕性?"情感杀手"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得逞的  相似文献   

15.
对于历史人物"爱国"还是"卖国"的争议,在史学界来说已然涉及到能否对一个历史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秦桧到李鸿章,一旦戴上"卖国贼"的帽子,那么其历史评价就脸谱化的定型为"卖国"了,而忽视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活动的特定历史环境和历史心理。本文以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李鸿章为中心进行具体地历史分析,以期历史人物都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东京留学期间,周氏兄弟曾师从章太炎,并深受其思想的影响。章太炎的"文学复古"思想,不仅拓宽了周氏兄弟的文学视野,而且影响了他们的早期文学翻译风格和翻译方法的形成,这种影响在《域外小说集》中体现得最为明显。鲁迅在早期的文学翻译中追求文风古朴,周作人崇尚"名从主人",周氏兄弟的文学翻译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与章太炎的影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走向人生暮年的我,御寒能力逐渐下降,这个生理特征首先表现在头部。冬至过后,天越来越冷。一受到寒冷的侵袭,就会头疼头昏,于是只得戴上帽子来保护头部。我自己先后买了几顶帽子,但常常不是褪色,就是变形,很不经戴。外甥女见状,特意从网上为我购买了一顶灰褐色呢料贝雷帽。这顶帽子戴在头上,既显得时尚,又保暖,而且这一戴,就是三四年,不褪色,也不变形。它是我最喜欢的帽子,也是我冬日里温暖的伙伴。天寒地冻,整个房子的空气都是冷的。坐在电脑前上网或写作,一两个小时下来,握鼠标的手像冰块一样凉。女儿握着我的手说:"妈,您这样受冻受凉,很容易感冒,我为你买个暖手的东西吧。"没几天,她就把一个带着插口的大垫板摊放在电脑桌上。  相似文献   

18.
余万龄 《老友》2013,(8):44-44
退休了,我与老伴朝夕相处,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事。何况她脾气泼辣是出了名的,绰号"辣婆子",与我这"儒气"相悖,弄不好就要吵吵闹闹,家无安日,心无宁时。但我们的晚年生活愈过愈有味,至亲至爱,其奥妙就在于彼此能"吃透"对方。在职时,我们离多聚少。每次我俩周末相聚,都是亲热有加,自然是如胶似漆。可是时间长了,她的"辣味"就日渐显现。记得有一年暑假,我见她不停地辛勤  相似文献   

19.
尹希东 《今日南国》2010,(16):59-59
每次从荒原上回家探亲,当我临走的时候,我是多么渴望娘能送我出门,哪怕是送我到门外几步也行,可每一次都让我失望了。因为娘从不送我出门。在我的想象中,我是多么渴望娘能像儿时一样牵着我的手或是挽着我的胳膊,一直走到村头的一排排老槐树下,然后与娘挥手告别,我就朝前走,娘就默默看着我,我猛一回头看到了娘被风吹起的一缕缕白发……可是,娘从不送我出门。  相似文献   

20.
正在当代中国作家中,汪曾祺大概是跨界最广、"帽子"最多的一位了。如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诗人、书画家等等,还有一顶"帽子"——美食家。尽管美食家得名较晚,但影响力不小,知名度甚高。而在这些众多的雅称中,他可能最乐于接受的就是"美食家"这顶帽子了。他去世后,诸如美食圣手、美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