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锴 《社区》2012,(14):55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这是到过德国的人,对这个国家的共同印象。在德国,读书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国民日常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一种生活习惯,整个国家都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因此,有人评价说:"德国,是一个阅读的民族!"在德国公出的日子里,我无时无刻不感受着这个国度所散发出的浓浓书香。德国人爱书、读书,几乎到了痴迷  相似文献   

2.
正央视的《朗读者》栏目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也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朗读热潮"。在国外,有一个全球知名的"朗读者",她提出了"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的口号,读书已经成为国民日常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一种生活习惯或日内容,整个国家都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这个国家也因此被誉为"欧洲的朗读者"。她,就是德国。德国人爱书、读书,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走进德国人的家庭,都可以看到漂亮的书架和架上满满的图书。我在我的德国朋友卢德家中看到,他家  相似文献   

3.
夏爱华 《社区》2010,(33):56-56
人在德国,处处感受到节约用水的氛围。德国朋友常说的一句话是:"在德国,水源确实很多,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节省着用的缘故。所以,到了德国,你也一定要学会节约用水。"对此,我只觉得惊奇,并没太往心里去。但有件事,却彻底改变了我先前的想法,而对“抠门儿”的德国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4.
刘锴 《社区》2012,(21):55-55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这是到过德国的人,对这个国家的共同印象。在德国,读书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国民日常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一种生活习惯,整个国家都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因此,有人评价说:“德国,是一个阅读的民族!”  相似文献   

5.
争议:职场小说带领我们向前进?逛一逛书店,你会看到今年人们不读书,读书就读《杜拉拉升职记》。这本被称为"不得不看的职场小说",读起来真实、可信,仿佛就在身边,很多人可以像阅读自己的故事一样阅读它。杜  相似文献   

6.
读书先读人     
彭波 《社区》2009,(8):18-19
人都希望过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清闲、自在、逍遥,且没有争斗,没有是非,没有忧愁,没有功名利禄的诱惑,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一切都那么超凡脱俗。在这样的氛围里,做你喜欢做的事,喜欢你喜欢的东西。对于我,则喜欢坐下来静静地读书。  相似文献   

7.
我们爱阅读     
《新少年》2023,(Z2):26-29
<正>从进入学校,开始识字那天起,阅读就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大家平时喜欢读什么书?你认为应该读哪些书?怎么阅读效果会更好?本期我们就来讨论关于读书的话题。一、越读,越有益(阅读的益处)多多熊“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阅读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收获,大家具体说一说。  相似文献   

8.
曾经多次在公开或私下谈论过自己的阅读经历,感受是倍觉惭愧。一来自己读的书少得可怜,即使近几年有过一点阅读也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二是每每读完一本书,总要感叹读书好,一定要多读书,自己思想上、工作上能有些许的进步应该都仰赖于读书。同时,每每见到身边有学识、品德高尚、能力不凡的人,深层探究他们的成功,往往也是归功到读书。阅读,洗涤着每个人浑浊的心灵,让人逐渐清晰明朗起来。我最初的阅读,来自于懵懂的年纪,乡间散落的小人书。薄薄的一本,因为传阅太多次,总显得那么破旧。书本上简单的线条勾勒出黑白的画面,简短的文字记述着扣…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着各省市地区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积极构建以及世界读书日、城市读书日、图书博览会等活动的深入影响,我国国民人均阅读率已有很大提高.然而,与此同时,现代人阅读方式呈现多元化局面,传统意义上的读书方式与现代阅读方式特别是网络信息化阅读发生了激烈碰撞.鉴于此,对现代人读书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比较分析了传统阅读方式与现代人阅读方式的不同,着重探讨了新形势下现代人读书情况对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影响,并简要描述了未来图书馆的几种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0.
阅读能力是学生自主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如何激发并培养高中生的阅读能力,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体会做了几点探讨,从鼓励、引导到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再到激发阅读兴趣都作了简要的体会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四季夜读     
彭云 《今日南国》2013,(2):38-38
读书影响人生.读书决定人生,所以读书乃人生重要之事。读书无需论地论时,读书大可随时随地,你可在晨霭中卷不离手,亦可于午后暖阳下书香浸淫;你可在碧空如洗的蓝天上对字迷醉,亦可于草长莺飞的绿地里轻吟平仄。然而,对于读书人而言,最好的读书时光莫过于夜读。夜读是一种境界。夜读是一种氛围、一种情调。  相似文献   

12.
薛涌 《社区》2005,(6):57-57
根据两年一度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从1998年到2003年,中国人的阅读率下降了8.7个百分点,2003年的国民阅读率为51.7%。读书率的下降意味着什么呢?这首先要弄清读书有什么特性。不读书使中国人丧失了什么呢?阅读是人类传递信息最有效的、不可替代的手段。因为通过阅读接受信息,最能体现信息接受者的主体性。比如,你在读书时,速度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节,有些段落可以反复琢磨,做笔记,甚至对之质疑、挑战。接受信息的过程和思想的过程可以充分地混合。这一点,大多数新媒体都不具有。比如DVD一放,就按照既定的速度走,…  相似文献   

13.
周豫  黄倩凝 《21世纪》2013,(9):56-57
"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穿过了很多排IPad——没见有人读书。"近日,印度工程师孟莎美所写的《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在网上引起热议,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就是那个"不阅读的中国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在中国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调  相似文献   

14.
冬夜闲读     
李蓓莉 《社区》2014,(35):12-13
有位作家说:冬夜清冷,倘若爱人不归,那就与书共枕。古人早就说过读书“三余”:冬者,岁之余也。无论爱情在不在,长夜无边,最宜闲读。既是闲读,便不宜读小说,尤不可阅读长篇小说。小说里的那个人、那些事,将如同一根藤蔓,纠缠你的心你的情,让你彻夜辗转。窃以为,明清小品文最宜相陪枕畔。  相似文献   

15.
时艳春 《新天地》2011,(11):131-131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能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积臣.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营造氛围,让读书更快乐;教给方法,让读书高效率;养成习惯,让读书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毫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读书的人”(《学会生存》)。培养会读书、爱读书的一代新人,是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亟待研究的课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扩展阅读体裁,加快阅读速度,形成学生自己的阅读策略,以加厚加宽学生的人文底蕴。可见,语文学科是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7.
国民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状况,不仅是国民素质与国家或民族前途命运的一个缩影,而且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调查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走出阅读低迷,才能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提供适宜的土壤和条件,青年人也应努力做到自觉地将阅读作为基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营造全社会热爱读书浓郁氛围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8.
浩富 《华人时刊》2010,(8):10-12
最近几年,阅读的问题不断升温,现代人的阅读也成为一个关注的热点。据一项"现代人阅读习惯"的调查显示,工作太忙、应酬过多,已经成为影响现代人读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吴宓在“文革”中仍然坚持阅读,阅读量大且范围涉及面广,并且侧重于阅读文学类书籍.吴宓的阅读方法大致分为三种:一是读书因彼见此,二是读书由虚索实,三是读书不因人而废.三种阅读方法以“求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体现了吴宓阅读文化坚守及人格坚守的精神旨归.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德国与中国国民政府在军事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德国军事专家以“私人身份”受聘于国民政府,帮助国民政府整训军队、联系军购、建立现代化军事教育乃至直接参与指挥对日作战。德国与中国之间的军事贸易使中国在抗战初期困难的国际环境中获得了大量先进武器,国民政府据此装备了一定数量的德式部队,在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