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成为超级草迷积分换礼俱乐部的VIP会员?如何得到属于自己的编号? 1.凡是反馈“越策越开心”栏目表格的读者均有机会收到我们的回卡成为我们的认证草迷。每张回卡上标有编号,记住你的VIP会员号就是这张卡上的编号,以后积分换礼品也是按照你的卡上积分来领取。2.第二次寄来“越策越开心”栏目表格,只需要在表格上填上你的VIP会  相似文献   

2.
观点性的言论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几分道理,在此我且以自身浅薄的阅历谈谈我的些许想法。你有空不妨翻开你的钱包掏出那些所谓的 VIP 卡看看,你会发现 VIP 卡的背面大多会印有下列说明之一:"凭本卡可享受8.8折优惠"、"凭本卡可享受本店积分折扣活动"、"本卡可享受本店针对贵宾的各项优惠活动"、"持本卡可享有各项会员服务以及联盟商家的消费  相似文献   

3.
VIP的诱惑     
杨飞 《社区》2009,(30):62-62
一次去商场购物,买了几百块钱的东西,售货员告诉我要是再添几百块钱的话就可以办一张VIP卡,我眼睛一亮,是吗,VIP是什么,有什么好处?售货员很热情也很专业,她说:“VIP就是‘Very important person’,贵宾的意思,以后在我们商场买东西可以享受打折。”我笑着,心想天上真有掉馅饼的事?摸了摸口袋里下半个月的生活费,把心一横:“大姐,你可真厉害,还懂英文,你等等,可得把那VIP给我留着啊。”于是,我有了我人生的第一张VIP卡。  相似文献   

4.
榕杨 《老友》2011,(11):42-42
和老公结婚几十年,我一直把婆婆当亲妈。年轻时,我们和婆婆分住两地;自打公公去世后,10多年来,我们一直和婆婆住一起。去年春节前20多天,婆婆突发脑梗塞住进医院,经医生全力抢救后虽然脱离了危险。但康复还需要一段时间。眼瞅春节就要到了,医院的病人陆续出院回家过年,病房里就剩下婆婆一人。思量再三,平时少有主见的我竟擅自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医院接婆婆回家过年。  相似文献   

5.
去年母亲节的时候,我照例给母亲写了一张贺卡,送上节日的祝福。最后剩下两张,一张留给刚做了母亲的自己,另一张则寄给了婆婆,信笔写上一句:“但愿这一张贺卡给婆婆平淡的日子带来一份意外的惊喜。”贺卡寄出去以后,很快被我淡忘了。直到有一天婆婆从大老远的乡下跑来,异常高兴地说收到了我的贺卡,这时我才记起曾给婆婆寄过一张贺卡。婆婆絮絮叨叨地说着,大致是夸我细心,懂得她的心事,心里有她这个婆婆,说我是她的好儿媳;还批评一些年轻的媳妇眼里只有母亲没有婆婆,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婆婆斤斤计较。在婆婆眼里,我简直就是十全十美。一张…  相似文献   

6.
王纯 《老友》2013,(9):41-41
婆婆不识字,所以我总觉得和她没有共同语言。平时我和婆婆之间的交流,也仅限于询问一些家庭琐事。虽然我们表面上很和睦,但在心里,我还是觉得难以沟通。有一次,我给一家杂志写了一篇关于婆婆的文章。我女儿看了,拿着样刊跑过去,兴奋地对婆婆说:"奶奶,我妈妈在文章里写你了。"婆婆听了很开心,拿过样刊就看。她看了两眼,问我女儿:"在哪  相似文献   

7.
正半夜里在床上睡不着,想到婆婆觉得很温暖。几件小事记录下来:宝宝出生后四天去检查黄疸。医院里都是人,婆婆怕孩子被传染上病,不肯进医院,抱着孩子站树阴下,等我排队排到了她才进来,一站就是一早上。我怕她累,让她进医院找个背人的地方休息,她怎么都不肯。宝宝脾气急的时候就乱挠自己。婆婆把宝宝的手放在自己脸上,说:宝宝不抓自己,宝宝生气就抓奶奶。  相似文献   

8.
一天,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中城街道滨江社区孤老婆婆孙君华家下水突然遭堵,污水流了一屋。情急之下,她突然想起前几天居委会给她发了一张便民联系卡,她立即试着打通了卡上的电话求助。结果令孙婆婆怎么也不会想到,不到10分钟,居委会主任易延兴就带着居委会的三个同志来给她的下水道排堵,孙君华激动地说:“便民联系卡真便民。”  相似文献   

9.
艾小羊 《新天地》2012,(6):34-35
艾老师:你们见过天天盼着儿子与媳妇吵架的婆婆吗?我的婆婆就是这样一个人。婚后第二年,公公婆婆以南京医疗条件好,要来治病为由,从镇江老家住到了我们家。正值冬季,天气阴冷潮湿。我给公婆的房间放了一台电视机,还在床上铺了电热毯。我与老公则像往常一样拥着一床毛毯,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聊天。婆婆却偏偏不坐在床上看电视,而是挤在我们的沙  相似文献   

10.
徐长才 《百姓生活》2012,(12):23-23
退休后,婆婆总被公公数落,但令我吃惊的是,往日里强势的婆婆却任由公公数落,一声不吭,不但不生气,还冲我们笑。有一点我不明白,那些看起来简单至极的事情,婆婆不该不会,而这恰恰是婆婆遭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婆媳情     
二哥的孙子过1岁生日,邀请大家前去庆贺。我和丈夫下班后,赶忙来到婆婆家里,准备和年迈的婆婆一道去。可谁知平时身体还算硬朗的婆婆,偏巧今天身体欠佳。看到婆婆为难的样子,我说:“妈,不舒服就不要去了,吃点药,在家好好歇着,等我回来给您带点好吃的哦。”婆婆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来到席间,我们一家三口和大哥、二哥还有几个本家亲戚坐在了一起,我把预先准备好的食品袋放到了桌边,仿佛婆婆就坐在我的身旁,慈祥地看着我和大家。当一道道热腾腾、香喷喷的菜端上来的时候,只要是婆婆能咬动的,我都要夹上两筷子,像什么京酱肉丝、鱼、烧茄子、还有…  相似文献   

12.
王纯 《老友》2014,(5):42-43
正婆婆一直和我们一起生活。前段时间,老妈打来电话,说要来我这里住一阵。我心里暗暗叫苦:婆婆遇上妈,会不会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弄得鸡飞狗跳,硝烟四起?我知道,婆婆和老妈都是那种有个性的人,而且生活习惯也不一样。老妈来的第一天,和婆婆见了面,倒是很融洽。晚上,我得安排房间休息,家里只有两个房间,得把老妈  相似文献   

13.
与檬檬约在周末的下午见面,躲进闹市中的咖啡馆聊天。为了配合采访,檬檬特意将 VIP 卡整理了一遍,用一个购物袋拎过来。"好像也没什么可炫的卡。"她笑说。午后的咖啡馆,阳光是白色,桌布是粉色,咖啡是黑色,奶茶是乳白色,摆了满桌的卡片是彩色的,我们的心情也是懒洋洋的彩色。懒洋洋地讲起 VIP 卡的故事,这个下午,也因此变得很"VIP"了,因为我们度过的是一下午的美好的时光。  相似文献   

14.
婆婆在乡下生活了一辈子,而我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别人常说,婆媳关系不好处,更何况是农村的婆婆和城里的媳妇。可在我们家婆媳从来没有争吵过,反倒是其乐融融。这是因为婆婆和我各有“三招”。婆婆虽是个农村老人,思想却一点儿也不封建,她的“第一招”就是“重男不轻女”。当年,我生下女儿,唯恐婆婆心里有想法,于是吃不香、睡不实。谁知我是庸人自扰。在乡下的婆婆一听说我生了个女儿,赶紧把平时很少出门的公公也拉来,体体面面地为孙女过了个“满月”,我的“余悸”消除了,对婆婆也多了几分敬意。为了帮着带孩子,婆婆进城和我们小住了一段,使…  相似文献   

15.
若兰 《新天地》2012,(6):36-37
我的婆婆今年88岁了,她患老年痴呆症已有12年了。婆婆刚开始糊涂的时候少,后来明白的时候少,现在就谁也不认识了。可是即使这样,她仍是我们家的笑星,这种生活笑中也有泪,虽然坎坷却有滋有味。婆婆虽然已经说不清我们和她是什么关系,可她知道我们是亲人,看见我们就笑。她的饭量一直很好,一天5顿饭(包括夜宵),身体一直很健康,她喜欢热闹,爱去人多的地方。记得有一次我带她去商场买  相似文献   

16.
我和婆婆的矛盾,主要是在我生孩子之后出现的。此前,我们和婆婆分开居住,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周末节假日才去看望公婆。那时候,婆婆看见我们特别高兴,总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间隔着的时空距离,避免了矛盾的产生。等我生了孩子之后,婆婆搬来照顾我和孩子,天天住一起,情况开始改变。  相似文献   

17.
朱文芝 《老友》2013,(4):42-42
我教会婆婆发电子邮件纯属偶然。那天,我正在电脑上轻车熟路地收发电子邮件。"一点(网络)即达,没有距离",婆婆在旁边看着,露出既新鲜又好奇的眼神,于是我就主动提议教她发电子邮件。"伊妹儿啊,好是好,可我这个老太婆,眼神不好,手脚又慢,行吗?"婆婆犹豫了一下子。我看得出,她想学,可又担心自己学不会、学得慢被人笑话。  相似文献   

18.
向婆婆道歉     
生女儿时,婆婆来侍候了两个月便回老家了。女儿六个月时,单位通知我必须去上班,否则我的岗位要安排别人。我让爱人打电话给婆婆,希望她进城给我照看一二年孩子,可婆婆却说:"家里有几十只鸡鸭要喂,来不了。"我气恼地接过电话对婆婆:"难道我们孩子还不如你养的几只鸡鸭重要吗?"婆婆说:"你们不会雇人看吗?"我说:"雇人看孩子我不放心。"但不管我们怎么说,婆婆就是不来。那几年是我人生中较为困难的时期,在这关键的  相似文献   

19.
奥运会工作人员说,鸟巢看台上没有明显的主贵宾席,鸟巢也没有主入口,所有入口都是平等的,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很难想像,VIP 在如此重要的场合被淡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涌现无数机遇与挑战,在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里,需力争上游,争做 VIP:同事间的 VIP;同行内的 VIP;同学里的 VIP;同族同辈中的 VIP 等等,VIP 不再是贵族专属的符号,VIP 变成了一个光环,被紧箍在头顶,虽金光闪耀,却早已成了禁锢。  相似文献   

20.
婆媳之间     
孔凡菊 《老友》2011,(2):42-42
婆婆得了白内障,来省城做手术。由于我刚刚上班,我爱人还在读研,经济不是很宽裕,所以我们就租了一间小屋。婆婆来了以后,我爱人就回学校住宿舍了。于是,那几个月,我每天都和婆婆住一起,我爱人只是每天回来吃晚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