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理是中国古代区分夷夏很重要的因素之一,自先秦以来人们习惯以特定的地理区域来认识夷夏。唐代依然延续了先秦的传统,一方面以文化为核心来区分夷夏,另一方面不断变化的地理疆界也成了唐人感知夷夏文化重要的标准。在唐代的诗歌中,一些重要的"塞"成了时人感知夷夏文化的典型意象。西北边疆的一些地理文化之"塞"也常常成了文学书写者所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唐代文学家对西北之"塞"的地理文化感知,欲探讨唐人观念世界中的"塞"以及夷夏之辨。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夷夏观念随着华夏族群的逐渐形成而不断强化,夷夏两大族群在文化上的巨大差距通过"夷夏之辨"思想得到了集中体现。文化领先的华夏族群试图改变中原区域夷夏杂居的地理格局,重构一种理想化的夷夏秩序,"服事"理论就是这种政治理想的派生成果。"服事"理论强调文化和职责差异,欲重构夷夏分布格局,有强烈的服务现实倾向。但这一理论设想最终被现实世界所突破,夷夏之间的战争摧毁了理想化的"服事"格局。春秋以后,"服事"理论逐渐丧失其现实意义,转而成为纯粹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3.
经世派的改革思路在清代中叶已经走到了尽头,他们必须跳出传统"内圣外王"的圈子,把目光转向外部知识资源,才能重新焕发生机。西洋新知的大规模传入和经世思潮的交汇为这种转变提供了条件。魏源是一个经历传统文化教化的经世派代表,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切的情感,但他在中西文化交汇的潮流中积极拓展知识领域,通过对自我文化的检视,冲破了若干误区,重建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衔接的宇宙观、夷夏观,直至形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实践观,从学理上打通了中国走向世界的理路,其对全民的思想动员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情感上的纠葛终究不能完全摆脱,他的新宇宙观、夷夏观、实践观仍然带有对传统中国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4.
夷齐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廉"是夷齐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后世影响深远。先秦典籍中关于夷齐"廉"的有关论述主要在《孟子》、《战国策》和《吕氏春秋》中,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伯夷之廉既指其特立独行的个性气质,也指其谦让不取的高风亮节和笃道守节的自律精神。  相似文献   

5.
作为大清王朝"一口通商"的广州乃"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参与世界贸易的十三行,其历史文化遗址具有地标性的纪念意义,已成为广州市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六张名片之一。于是,立足夷馆遗址的十三行博物馆建筑景观具有世界性与国家性、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地方性相结合的"精、气、神、情"。十三行博物馆的样式建构应以历史风貌为典,诠释"海上丝绸之路商埠文化"特色,再现全国大陆上第一道风靡全球的、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景线。  相似文献   

6.
魏源在外敌入侵、国家危难之际,针对吏治腐败、财政困难等时弊,提出:"开源节流,增加财政收入"、"整顿吏治,培养人才"的改革主张,特别是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开放思想对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创了近代倡导改革开放、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新风尚。尊重实际、因地制宜的科学态度及"以夷攻夷"、"以夷款夷"等外交政策的构思,对今天的改革,不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夷夏之争"是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之争的重大问题之一.在东汉和魏晋时期,两教主要围绕"老子化胡"肆意编造关于本教教主的神话以抬高自己,贬低对方,自神其教,这是佛道争端的前奏.南北朝时期佛道矛盾全面激化,两教就"夷夏之辩"展开空前的大辩论,形成了排佛派、拥佛派和融通派三派基本主张."夷夏之争"表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的两个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的方面.自南朝后期始,儒、释、道三教互相吸收融合的主张与趋势成为主流,从而大大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古代用以分别华夏与夷狄的主要标准。礼尤为重视的是父子之亲、君臣之义以及男女之别,而这也正是夷夏之辨的主要内容。结合先秦儒家关于礼的论述以及《史记》、《汉书》等史籍中有关少数民族的记载,我们发现儒家所强调的礼与夷狄的文化特点之间存在着一种"凹凸对应"的关系,其原因在于儒家的礼正是在夷夏两种文化的对立中形成和发展的。进一步的探究更能发现,夷夏两种文化也有统一,这种对立统一离不开各民族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长期留学海外的容闳立志"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大力倡导"教育救国"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积极进行"科教兴国"实践,意义十分重大:从觅"制器之器"到培养"制器之人",促使中国人学习西方由"师夷长技"的器物层面,升华到"师夷长智"的文化层次,最早倡导了制度层面的变革,从而抓住了与民族文化精神息息相关的教育制度,其文化意义已经深入到"精神层面",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百年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据此可以说容闳是晚清思想界、文化界主张从制度层、精神核心层变革的最早倡导者.在此意义上说,容闳称得上是杰出的爱国者、近代留学教育的开拓者和中国现代化的卓越先驱.  相似文献   

10.
越南自10世纪建立大越国后,便开始接受中国儒家学说,建立文庙。至陈朝时,更开科取士,以儒家经典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以中国官方所推崇的程朱学说为依归。其中《春秋》的夷夏之防和朱熹《通鉴纲目》的正统思想,对越南史家有深远的影响。越南史籍的正统论,其作用在分辨"正闰",又采用汉族政权惯用的"中国"以自称,以否定明朝的天朝和正统地位,将"居天下之中"的中国观念据为己有。可见中国古代的华夏与四夷观念,对周边民族有深远影响。中国周边的国家互相仿效,"中"与"外"、"华"与"夷"的概念在国与国之间变得模糊和混淆,也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因素而转换。越南虽然在文化上深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但在政治上却对中国政权有所谴责,对政治和文化的归属有不同的立场。同时,因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观和文化优越感,虽然称其周边的民族为蛮夷,却又不能接受别人称自己为夷,以致在与中国交往时出现了非常复杂的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品的研发是新时期博物馆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潜在的市场需求、丰厚的文物资源使文化产品研发工作前景广阔。深入解读安徽厚重历史,利用安徽和安徽博物馆的特色文化符号研发文化产品,以文化为根、志在创新、打造精品战略是研发工作的指导理念。重视宣传和营销,扩大文化产品的推广,延伸博物馆和文物藏品的文化影响力,实现"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文坛再度兴起复古主义思潮。古文运动、新乐府运动、韩孟诗派皆在复古的旗号下追求创新。中唐文坛的复古主义思潮与安史之乱以后的夷夏之辨有密切关系,胡汉关系的破坏导致汉民族本位文化的强化,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夷夏大防"和"尊王攘夷"的观点得到推崇。文化上的夷夏之辨反映在文学上,带来了文坛的复古主义思潮。民族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最终使得文化趋同,少数民族的汉化也使得文化上的夷夏之辨变得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博物馆最早由西方殖民势力引入中国.在租界,外国人创建的博物馆以"文明"的展示为其宣扬的重心,大多不道余力地收集、陈列具有现代与科学属性的自然标本,从而展现西方的价值体系和思维模式.这些博物馆在表现西方文明、科学的同时,把殖民地当作落后的"他者"来看待.受外国人建博物馆启发,中国人自清末开始建立自己的博物馆.早期中国人创立的博物馆极力在建筑风格、收集与陈列等方面模仿西方.然而到了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20世纪30年代,一批公立博物馆一反早期模式,建立起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博物馆的蓬勃发展,博物馆的文化育人功能逐渐得到重视.在场域理论的视角下,以文化资本为主体的高校博物馆,若想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应当从文化育人的角度进行完善.文化育人具体到高校博物馆场域下,呈现出"身临其境"的文化育人氛围、"润物无声"的文化育人生态、"言传身教"的文化育人优势、"水到渠成"的文化育人效果等特点.结合上述典型特征,高校博物馆应通过举办高水平展览、建设文化活动平台、实现辅助性教学、鼓励志愿者实践等路径实现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5.
"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与地方势力展开了一系列政治博弈,对唐帝国的族群认同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肃宗以降,朝廷围绕文化而设计的博弈战略冲击了唐前期"夷夏一家"的族群认同理念,进一步造成"夷夏之防"意识的强化,并促使族群认同产生质变。"会昌灭佛"实际上是政治博弈的产物,它标志着唐代夷夏一家族群理念的结束。唐后期政治博弈对帝国族群认同的影响既深且远,由此产生的夷夏之防意识也不时困扰中国士人,直到近百年来才逐渐缓解。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中华文明智慧与"天人合一"的哲学精髓。数千年来,我们保留和积累了大量中医药古籍、医疗手术和制药器具、药材标本及散落在全国各地的珍贵文物。很多城市建立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但因博物馆的局限性,并不能帮助人们真正理解,并将其融入到日常就医和养生体验中。2011年,扬州市政府要求将扬州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迁移  相似文献   

17.
夏为东夷说     
在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中,有一个几乎成了定论的“夷夏东西说”①。按照这一说法,夏、夷是两个不同的种族集团,在地域上是夏西夷东,在文化上是夏高夷低,华夏民族及其文化就主干上来说有一个自西向东的发展过程。 夷夏东西说在近代兴起的背景,是在中原西部地区开始发现仰韶文化,并一般认为仰韶文化即是夏文化之后。解放后,我国考古学上新的发现和研究不仅基本上搞清楚了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开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思想,从理论上开辟了一条近代中国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革命道路.辛亥革命在"师夷"方面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期,内容更加丰富,仿照欧美模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然而辛亥革命在"制夷"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缺点与不足,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时地暴露出来.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革命若要取得胜利,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记载佛教绘画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曾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夷""夏"二体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在"以夏变夷"这一思想指导下,东汉至西晋是佛教绘画实现中国化的第一阶段。西晋至东晋是第二阶段。东晋末至唐末,是第三阶段。唐以后中国绘画的民族风格,就是在中国本土绘画风格不断地吸收和溶化外来绘画风格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研究自东汉以来佛教绘画传入中国后,"夏""夷"两体绘画风格的融合及中国画民族化这一历史发展过程,在继承本土绘画的民族风格基础上,要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对处于新的中外绘画交流与碰撞背景中的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史说汉字     
2009年11月16日,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国家"十一五"期间重大文化工程——中国文字博物馆在甲骨文发祥地河南安阳开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入藏文物4123件、辅助展品1058件,不仅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等多个方面,更反映了中国文字发展史基本脉络,被誉为"一部让世人领略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