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宁  程建中 《华人时刊》2005,(11):50-52
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马连良、俞振飞、王文娟、徐玉兰……一位位光彩夺目的戏曲名家,都与谢杏生的名字紧密相连;他们在戏曲舞台上塑造的人物形象,因谢杏生设计的戏衣而增色添彩,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2.
麻雯 《北京纪事》2013,(4):41-43
谭门七代京剧历经200余年的风雨变幻,各个门派争奇斗艳,尽显芳华。梨园界演绎着一段又一段故事,如同大海中的浪花般连绵不绝。谭派以其独特的身姿屹立其中,从创始人谭志道算起,已逾150年。谭门七代专工老生,皆出自一门一姓。在京剧界绝无仅有,历久弥新,光彩夺目,俨然一个传奇。  相似文献   

3.
宣纸商帮是以安徽泾县小岭曹氏为代表的商帮。宣纸商帮具有以家族和同业为纽带、以保密互助为宗旨,运销方式多样、经营范围广泛等多方面特征。包括业纸商人在内的泾县商人是徽州商帮的组成部分,是徽州商帮的一个子帮,是一个行业帮。  相似文献   

4.
《中南论坛》2006,1(2):F0003-F0003
夏甸清(1947-),男,湖北仙桃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艺术学院教授,中国包协设计委第三,四,五届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湖北省包协设计委主任,湖北省科普美术家协会理事,武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多项设计作品和绘画作品获奖,并入选《中国设计年鉴》,《武汉中国画作品选》,湖北省高校《优秀美术作品选》等。  相似文献   

5.
6.
韩旭 《北京纪事》2015,(10):62-65
1921年生人,现年94岁高龄,冯玉增先生可以说是我采访的最年长的被访人.别看冯先生年近期颐,头脑和口齿仍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待人和蔼可亲,亦不失幽默.作为老一辈的国家一级演员,采访时冯老对我说: 干我们丑行的,必须这心里、嘴上得清楚,要不吃不了这碗戏饭.  相似文献   

7.
刘墉的画,以画法的兼融为基本特点.如人物风俗画与风景画的兼融,花鸟与山水的兼融,水墨与素描的兼融,工笔与写意的兼融,皴染法与现代喷染剪贴褶皱磨蚀诸法的兼融等,其特点在杂而不乱——大都稳定于相对工细的形态,具体到每件作品,则主用某一两种画法,力求多样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9.
[品评] 本文所说的“国粹”,主要指京剧,当然也指文学及其他传统文化。作者自称“门外汉”,既表现出一种自谦,也表明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实际上,作者的“感悟”是很深刻的,也很有道理——从“国粹”中,他领悟到“人们在不懈地追随着时尚并自以为时尚着的时候,很容易物极必反地回归传统。一次蓦然回首,会惊奇地发现,最美的事物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10.
袁熙坤,1944年生人,原籍云南昆明。六十年代曾在云南艺术学院学习。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画,尤长画动物,出版有《熙坤速写》等。  相似文献   

11.
锦州市太和区新民小学深化教学改革,把京剧、书法、中国象棋、陶器艺术等图粹作为校本课程,进行传统教商,让学生从小就了解博大犄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增长了学生才干。  相似文献   

12.
2020年国庆、中秋双节长假期间,位于辽宁省新民市的国家4A级景区文化博览园迎来大批游客,其中园内的园中园——国粹园不仅吸引了很多中老年人的目光,也留住了不少年轻人的脚步,参观者络绎不绝。这座国粹园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一座专门展示和介绍中国京剧历史、表演艺术、流派特色的园林。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名誉主席、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生前参观后曾称:这是全国首创、世界唯一的京剧展园!并对国粹园总策划师李麟童道:你们办了一件功在当代、焦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相似文献   

13.
关于水墨画之发生.唐末荆浩《笔法记》中写道:“夫随类赋采,自古有能,如水晕墨章,兴我唐代.”他评论玄宗朝代的王维的画是“笔墨宛丽”,又评论约与王维同时代的项容“用墨独得玄门”,评论代宗与德宗年间张璪是“俱盛笔默默……卓然不贵五彩.”这些都说明水墨画由此渐趋发展和兴盛的.但晚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评初唐殷仲容“工写貌及花鸟,妙得其真,或用墨色,如兼五彩.”按文献记载.他作水墨画先于王维,作水墨画当以此人为最早.殷仲容作为画家不如说更以书家闻名于世,南宋《宝刻类编》卷二录有他所书碑文七种,其碑年代从唐初太宗贞观十年到则天武后久视元年,活跃年代在王维之前.  相似文献   

14.
正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中秋月圆之时,窗外飘来一曲《梨花颂》的悠扬歌声,不由想起一位远方的朋友——美国西雅图侨领、企业家王丽华女士。王丽华六十年代初出生于北京,文革时随父母下放河北农村,1978年恢复高考后成功考入大学,毕业后在北京科技报社任记者,八十年代中期到美国长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留学,后就职于美国路易斯安娜大学,1995年底和她先  相似文献   

15.
咪拉  韩旭 《北京纪事》2015,(4):54-61
2012年北京京剧院开始探索项目制运行管理机制,先后将项目制的运营管理方式应用于演出管理、市场运营、艺术创作,以及行政事务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舒健:云中漫步
  采访舒健,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现在的身份:梅葆玖的琴师;也不是他的出身:胡琴大家姜凤山的外孙,姜派琴艺的传人;更不是他的辉煌: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维也纳交响乐团、合唱团给他配器伴唱。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对北京京剧院来说,将是充满挑战性和富有意义的一年。新的一年中,"唱响之旅"的200场巡演将继续推进;与梅兰芳大剧院联合举办"每周一星",连续52个星期推送老中青演员高水准的演出;为庆祝党的十八大召开的献礼剧目《中关村》,新编历史剧《孝庄皇太后》《连升三级》《杨七娘》,正在投入紧张的创作与排演中……本期,本刊采访了北京京剧院副院长刘侗和著名武生叶金援,同时附上刘景玉追忆父亲、著名京剧小生刘雪涛的文章。正是一代又一代京剧演职人员的努力和敬业,才成就了北京京剧院如今的光彩。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10,(4):62-63
京剧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只是开场前的鼓乐齐鸣,也许只是咿咿呀呀的唱腔,也许只是华丽美艳的服饰……但对于京剧本身来说,这是百多年来,几代京剧人智慧的结晶,它唱响的不只是一个剧种,而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善、恶、美、丑……京剧,常被人们形容为"国粹",几百年来兴盛不衰。京剧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它的一唱一念、一招一式、一颦一笑,无不富有意韵、耐人寻味。殊不知,这让人百转千回的表演,却蕴涵了京剧演员几年、十几年的"功夫"。  相似文献   

19.
晚清国粹派论孔子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学者,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但经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和利用,又成了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精神支柱。晚清国粹派是一些以保存国粹、复兴古学为己任的国学大家。那么,他们怎样论孔子无疑是个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北京纪事》2013,(3):42-42
<正>众所周知,北京京剧院是由"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和"五大头牌"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九位京剧艺术大师奠定的。2013年1月14日,九位大师的塑像在北京京剧院办公楼"相聚",由大师的家人、弟子传人完成了塑像揭幕仪式。其中,为马连良揭幕的是马先生的女儿马小曼和马派弟子穆雨。谈到这次塑像揭幕,马小曼动情地说:"今天很激动,感谢领导和北京京剧院的同事们,给我父亲落成这个塑像,说明他们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