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豪兴 《社会》2004,1(11):4-10
费孝通先生是国际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也是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英国,其博士论文《Peasant Life in China》(中文名《江村经济》)被国际社会学界誉为"人类学的一个里程碑"。回国后,费孝通先生致力于中国乡村社会的实地调查,发表了诸多经典的调查报告。他一生致力于社会学中国土本化的努力,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还是获得过"赫胥黎奖"和"马林诺斯基奖"的亚洲学者。 费孝通先生对《社会》杂志的发展曾寄予以极大的关心和希望。他曾为《社会》创刊号寄文,其著名论文《江村五十年》也是首先发表在《社会》杂志上的(1986年第6期)。在即将迎来他95岁华诞之际,本刊特刊发一组有关他学术思想的述评文章。  相似文献   

2.
《费孝通和革命中国的社会学》一书既是今日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的传记,又是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记录。该书从费孝通年轻时在苏州的经历起,一直写到他在1957年由于倡导社会学的重新制度化而被剥夺了其颇有影响的地位。书中追溯了这一“热情奔放的”人物的思想变化:他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是一位不问政治但颇有进取心的学者,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日本侵华和中国国内战争时期),也被卷入中国的政治。五十年代,费孝通成为一名献身于社会科学的斗士,并使自己成了不受政府宠爱的人。通过分析费孝通在上述不同时期的作品,阿库什评述了费的社会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经典文献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依恋故土的民族。热爱家乡,奋发图强是每个中国人共同的感情,一代社会学大师费孝通教授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杰出代表。费孝通教授毕生致力于农村社会的研究,《乡土中国》是他20世纪40年代研究农村社会的力作之一。  相似文献   

4.
陈卓乾的小说《避雷针》(见《小说月报》1984年第8期)以敏锐的观察力、细腻的笔法,揭示了普通的家庭纠纷,提出了对社会学家的呼吁:“……为什么他在研究武汉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就不应该研究一下家庭的发展战略呢?费孝通为社会学恢复了名誉之后,不是有很多人开始研究社会学了么?社会学家就应该统计一下,全市有多少对夫妇,  相似文献   

5.
三,用鲜血和生命开拓的社会调查之路一个人获得多少,往往同他付出多少是成正比的。付出越多,获得也越多,这一点在科学道路上可以说是一条定律。1935年8月,费孝通先生和他的前妻王同惠女士,根据史禄国教授的需求,应当时广西省政府的邀请,去研究“特种氏族”,来到了广西大瑶山(今金秀瑶族自治县)进行调查。这次调查,对费孝通和王同惠女士来讲,不仅仅是作为一桩单纯的科研任务去完成的。对此,费孝通先生在这次调查整理出版的《花蓝瑶社会组织》(1936)的编后记中曾讲到:“我们是两个学生,是念社会学的学生。现在中国念社  相似文献   

6.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老一辈社会学家,在国内外事有盛名在费孝通先生的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学实践中,他分别对中国农村社会、社会结构、少数民族、小城镇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一套以实地调查为主的独特的研究方法同时,他对推进社会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振兴和发展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刊从本期开始将连载概述费孝通先生五十年学术生涯的文章此文系莫晓羱同志研究费孝通社会学实践和理论的一部分,仅限于学术生涯的概述,有关费孝通学术思想的论述方面、本刊将在适当的时候刊出  相似文献   

7.
周飞舟 《社会》2017,37(4):143-187
本文是对费孝通先生晚年思想转向之成因的研究。费孝通晚年的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力倡"文化自觉",由早年注重西方文化变而偏重于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费孝通晚年著作的详细考察,本文认为,费孝通的思想转向是他在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不间断的调查、实践和反思中形成的。这种思想转向是一种"社会科学"的转向,而不是文化立场的转变。本文以四个部分来论述这种转向的发生。前两个部分讨论费孝通晚年谱写的"两篇文章",即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研究、民族和边区开发研究。在这两个领域的经验研究中,费孝通都遇到了社会学和人类学上的挑战,他发现:乡村工业、民族和边区的发展都不只是经济社会政策的问题,甚至也不是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问题,而是和其背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心态和文化有关。如何把握这些心态和文化,是本文的第三个部分,即费孝通晚年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费先生从英国人类学家Leach因《江村经济》所提出的两个方法论问题入手,在生命的最后十多年里展开了漫长而严谨的反思。反思的结果一方面是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新看法,也是对上述两个经验问题的总回答,另一方面是对"文化自觉"理论的方法论补充。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讨论的是费孝通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家,晚年如何身体力行,在"差序格局"中"推己及人",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是为真正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8.
都说宋林飞这几年活得好累好累,熟悉他的人又说他活得太苦,他太认真了,不论是深入农村搞调查,还是在书斋里著书立说。这些年来,他几乎没有节假日,他把别人用来看电视或高谈阔论的时间都用于他勤奋的创作上。他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发表了《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及其出路》、《农村专业户的现状与前景》、《雇工经营定量考察报告》、《当代西方社会学的发展趋势》、《社会风险及其早期警报》等高质量的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现代社会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当代西方社会学》;出版合著《社会统计学》、《现代西方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公共关系学新论》、《公共传播学》、《社会改革控制论》、《中国私营经济》等。费孝通教授在六年前就对他作了如下书面评价:“宋林飞同志近年来在重建社会学的工作上是作出贡献的,他不仅在理论上有比较全面的探讨,有他独到的见解,同时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过许多极有价值的调查。”一九九一年三月初的一个清晨,在南京大学,我第一次见到了宋林飞——这位南大最年轻的教授、社会学系系主任。他看上去至多四十来岁,这不仅指他给人最直观的外貌特征,也指他那几乎是不知疲倦的精神状态。我向他道明了来意,他谦逊地一笑,慨然地接受了我的采访……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在去年十二月召开了一九八一年年会。市委书记、市社联主席夏征农出席了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于光远在会上作了题为“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社会问题,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是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的长篇报告。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会长费孝通教授也应邀在会上作了报告,他介绍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工作和中国社会学目前的发展情况,并就大家  相似文献   

10.
《社会》1995,(7)
1993年《福建论坛》第8期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农村社会学新篇章──从梁漱溟、费孝通到辛秋水》。同年安徽《学术界》第5期刊登了又一篇重要文章《社会科学也应和自然科学一样有自己的实验场所──谈辛秋水的社会学方法》。这两篇高度评价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辛秋水在社会学理论上创新和突出贡献的文章迅即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所选用,并刊登在该中心编辑出版的93年第5期《社会学》上,这在全国社会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从任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辛秋水终于摘掉了扣在他头I:K达22年之久的“右派…  相似文献   

11.
李友梅 《社会》2005,25(2):25-33
去年11月,我国著名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度过了他的九十五华诞。他 70 多年的学术生涯可以使人们感悟到中国的人类学和社会学成长的艰辛。1979年中国社会学这门学科得以重建时,他已是60 多岁的老人,因为坚信社会学可以成为一门为人民服务的学科,他决定挑起重建社会学的重任。1在这以后的20多年中,他怀着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心,从农村到小城镇,从小城镇到城市,又从城市到经济中心,足迹遍及全国。他“行行重行行”,深入社会生活实际,走在社会经济变化的前沿,提出并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课题。20世纪90年代初,费孝通教授开始把…  相似文献   

12.
九,重返世界学术舞台当中国社会学在悄悄地复苏的时候,国际上的学术界同仁也已经在密切地注视着这一变化。或许他们是想进一步了解刚刚开始打开大门的东方神秘古国;或许他们已开始重新估价中国社会学在国际上将产生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他们对中国恢复社会学作出的最迅速的反映是给费孝通先生授与荣誉奖章。1980年春,费孝通应邀访问美国,  相似文献   

13.
社会在不断更新,人们在不断探索。职业地位和职业声望正作为当代社会的崭新课题而引发着各国学者的强烈兴趣。美国社会学家李·泰勒的《职业社会学》(1968年),特意开辟出“职业的地位与声望”一章。苏联社会学家瓦·彼·马赫纳雷洛夫的《劳动社会学》(1981年),也专题分析了职业地位、声望与职业指导的关系。第十届世界社会学大学(1982年)的《工作的和职业的社会学的理论趋势及其适用性》、《职业的地位与职业的条件》、《职业结构中“工人”和“高级职业”》、《失业和社会阶层重新划分渠道》、《青年人的教育与职业》等论文更是多视线地考察了职业社会中地位和声望的变动问题。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在职业地位和声望研究方面迈出了可喜的初探之步。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对城镇青年就业意识的调查(1981年底至1982年初)、复旦大学分校(现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的上海中学生职业声望调查(1982年)、  相似文献   

14.
经典文献     
严格说来,费孝通先生这一本新译为中文的著作应取名为《中国乡绅与城乡问题》。费先生研究中国乡绅问题也并不仅仅是出于知识社会学的兴趣,而是力图以中国乡绅为出发点来探讨中国的城乡问题。  相似文献   

15.
简讯     
由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邀请的美同芝加哥伊利诺斯州立大学文理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安东尼M·奥罗姆教授(Anthony M·Orum)于十一月初来沪短期讲学。奥罗姆教授主要从事政治社会学和种族问题研究,他的名著《政治社会学——政治实体的社会解剖》是美国80年代初大学通用教材之一。奥罗姆教授认为,政治社会学,也称政治  相似文献   

16.
南斯拉夫L.米特罗维奇博士在南斯拉夫《自治》杂志1983年第12期上撰文评述A·杜恩的新著《社会运动社会学》。本文作者介绍说:阿·杜恩不仅是法国、而且也是西欧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属于六十年代中期在学术上成熟并开创了自己流派的一代法国社会学家。《社会运动社会学》一书包括下列章节:序言:人类创造自己的历史;一、论研究的  相似文献   

17.
扩展中国社会学新境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少杰 《社会》2006,26(2):80-101
费孝通晚年多次倡导,中国社会学要突破实证社会学的单纯科学主义视野,应当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举,在对社会生活开展客观性研究的同时伸张人文关怀。根据这个原则,费孝通主张社会学应当注重对精神世界开展研究,重视文化传统、意会沟通和内在自我等方面在社会生活中的深层作用,要在各民族的古代文明中发现具有不同特点的思维方式和对社会生活的研究方式。费孝通的这些主张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为中国社会学开拓新视野、展开新境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名家茶座     
Emile Durkheim,埃米尔·涂尔干(又译:杜尔克姆、迪尔凯姆),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  相似文献   

19.
费孝通晚年有关中国社会学方法论的思考开启了超越社会学既有传统的崭新空间,这笔精神遗产值得进一步阐释。在费孝通看来,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中深藏着的许多观念性资源,诸如天人合一、将心比心等,都需要做进一步的界定,并应以此作为超越社会学既有传统的支点。  相似文献   

20.
费孝通晚年有关中国社会学方法论的思考开启了超越社会学既有传统的崭新空间,这笔精神遗产值得进一步阐释。在费孝通看来,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中深藏着的许多观念性资源,诸如天人合一、将心比心等,都需要做进一步的界定,并应以此作为超越社会学既有传统的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