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燕 《老年世界》2014,(5):31-31
毛泽东捐红烧肉 1935年2月4日是春节,遵义会议刚刚确立毛泽东为全党的领导核心,后勤部门想多弄点鱼、肉庆祝一下,但部队有几万人,谈何容易?毛泽东也只分到一碗红烧肉、一碗米酒和几个辣椒而已。  相似文献   

2.
人们都知道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却很少知道毛泽东的卫士组长李家骥。李家骥是山西盂县大吉村人,13岁参军,16岁从聂荣臻的部队调到党中央所在地西柏坡,不久,担任毛泽东的贴身卫士、卫士组长,跟随毛泽东13年。他忠诚老实,工作任劳任怨,毛泽东特别喜欢他。20多岁的时候,他还不懂得谈恋爱,在毛泽东的亲切关怀下,他找到了对象,结了婚……  相似文献   

3.
马广志 《当代老年》2008,(11):29-29
最早创建的红四军,便是朱德、毛泽东两军会师后,于1928年5月在井冈山成立的红四军。这是红军史上第一个“红四军”,也是第一支打出“红军”旗帜的部队。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参谋长王尔琢。  相似文献   

4.
1935年5月上旬,红军攻占会理县城。部队在会理附近休整几天。在此期间,在红军高级领导层中泛起了一股波澜,流传说毛泽东指挥红军不行,要求撤换领导。凯丰甚至指着毛泽东的鼻子嘲讽他:“你懂什么军事?至多读了几遍《孙子兵法》!”林彪也是要求撤换毛泽东领导权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叶飞是一位威震敌胆、名扬华夏、战功卓著的骁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他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主力部队第十兵团司令员。1955年部队实行军衔制,叶飞即授上将军衔。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与全军统帅毛泽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相见、相识。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密切合作。毛泽东与叶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颇具传奇色彩的统帅和部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江西永新县三湾村,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所在地。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在向长沙进攻途中受挫后,于9月29日到达这里。毛泽东在枫树坪对部队进行了整编:确定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建立士兵委员会。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  相似文献   

7.
毛泽建是毛泽东的堂妹,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5月初,她和丈夫陈芬领导的游击队在耒阳夏塘铺与“挨户团”遭遇,因寡不敌众,夫妻双双被捕入狱。不久,陈芬被敌人杀害。毛泽东得知消息后,急派部队将毛泽建营救出狱,并要她同往井冈山。当时,她已有8个月身孕,为了不拖累部队而  相似文献   

8.
赖晨 《当代老年》2013,(12):27-27
1953年2月19日,毛泽东首次视察组建不久的人民海军舰艇部队,与水兵官兵共同度过4天3夜。他先后乘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长江”、“洛阳”舰从武汉到南京。在这几天几夜的时间里,毛泽东和水兵谈话、握手,像慈父般关心年轻水兵的成长。他用手摸着大家的衣服问水兵们穿的冷不冷,亲自到厨房拿起汤勺,问大家吃得香不香。他一个战位一个战位地探望,还问水兵们团结不团结,闹不闹别扭。大家齐声回答:很:团结,不闹别扭。毛泽东连连点头说,团结就好。  相似文献   

9.
王香平 《老人世界》2014,(11):18-18
毛泽东:“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毛泽东嗜书如命,以史书为最。早在1920年12月1日,毛泽东在致好友蔡和森等的书信中分析袁世凯称帝、段祺瑞执政之所以失败,就是“均系不读历史之故”。他说“读历史是智慧的事”。走上革命道路后,毛泽东更是以史书为伴,他一生到底读了多少史书已无从统计。  相似文献   

10.
1927年 9月上旬,毛泽东在湘赣边境的张家坊脱险后,直奔江西铜鼓县城,领导和指挥正在那里待命起义的部队。这支队伍,主力是由浏阳县工农武装编成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  当时,三团团部驻扎在铜鼓县城肖家祠堂。时值中秋,他们派人寻找毛泽东未果,十分焦急。正当大家翘首盼望时,哨兵举着一张写有“毛润之”三字的手条,跑到团部报告说:“毛委员来了 !”  毛泽东来了 !指战员们顿时活跃起来。三团党代表徐骐和团党委组织委员张启龙急忙跑到大门口迎接。毛泽东见到他们后,简略地谈了他在路上被民团拦截的事,并问起…  相似文献   

11.
吴珍 《老年人》2003,(4):38-39
毛泽东有许多国际上的朋友,斯大林被毛泽东称为中国人民真正的朋友。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亲自赴苏联莫斯科为斯大林70岁祝寿。当天,在斯大林宽敞的办公室,苏共中央政治局全体成员列成一排欢迎毛泽东。斯大林站在最前面,见毛泽东走进来,笑容可掬地伸出双手,表示热烈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斯大林想了很多很多。他由衷地称赞毛泽东道:“伟大,真伟大!你对中国人民贡献很大,你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我们祝愿你健康!”毛泽东十分尊重斯大林,但并不迷信。过去,斯大林对毛泽东所坚持的中国革命道路,有过疑虑和意见,这一点让…  相似文献   

12.
魏鹏 《当代老年》2006,(6):14-15
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后,党中央提出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当时担任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职务的张国焘,依仗人多枪多,向党中央闹独立搞分裂,以河水高涨、草地不能通过等为借口,不但不“北上”,还要求部队备粮“南下”。9月9日下午,前敌总指挥部正在召开干部大会,张国焘密电政委陈昌浩“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并阴谋用武力危害中央。叶剑英看到密电后,佯作上厕所离开会场,出门后飞跑到中央驻地,将电报交给毛泽东,毛泽东即把密电内容写在卷烟纸上。9月10日凌晨,毛泽东、周思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率军委纵队和红一、三军团单独北上,脱离了险境。  相似文献   

13.
走进湘西北职业中专学校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巨大的石雕塑像。绿树花草丛中,展现着一位年轻红军将领叱咤风云、气吞山河的威武雄姿。在塑像的基座上,镌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前总参谋长杨得志将军的题词──王尔琢烈士永垂不朽!于尔琢.这位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就深得周恩来器重的高材生,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1928年4月底,他率部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部队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任参谋长兼28团团长。在创建和巩固扩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他英勇善战…  相似文献   

14.
叶剑英冒险救领袖常云(1949年,泽东和叶剑英)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担任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的叶剑英率领军委、总司令部机关及直属部队从瑞金等地出发西进,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王稼祥、李德等随行。在长征突围中,叶...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2001,(7)
一间窑洞在红军转战陕北的一天深夜,部队进驻一个小村。由于村小房少,毛泽东和十几个同志同住一间小窑洞。房东大嫂走上前,忐忑不安地说:“这窑洞太小了,地方太小了,对不住首长了。” 毛泽东随着大嫂的语调说:“我们队伍太多了,人马太多了,对不住大嫂了。” 三句话对三句话,三个“了”对三个“了”,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一条毛巾 毛泽东的节俭,往往出乎人们想象。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只用一条毛巾,早上洗脸,晚上擦脚。说是毛巾,其实早就没“毛”了,像块麻布片。卫士长李银桥说:“主席领条新毛巾吧,这条毛巾实在太旧…  相似文献   

16.
在毛泽东主席诞辰114年前夕,我参加了一位老朋友儿子的婚礼。这引起了我对毛主席派我当“娘家人”,去参加毛主席女儿李讷婚礼的回忆。它是我一生参加的最深刻、最平凡而又最有意义、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一次婚礼。  相似文献   

17.
董守聪 《当代老年》2007,(10):22-23
在1934年国民政府的阅兵大典上,有一支神奇的部队突然走过了各国公使的视线,这是一支大约有4000人的队伍,却是完全的德国军队装束,配备的也是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全自动式冲锋枪。凡是稍微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这是一支具有极强战斗力的部队。当这支部队向蒋介石致意的时候,据当时的国民政府秘书邵则明多年后回忆:“当时,英国大使面容惊愕,日本大使面色苍白,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六年,是毛泽东度过的最启一年。 元旦当天.全国各大报刊都在头版刊载了他十年前写的两首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标题下方,印着笔迹颤抖的“毛泽东”签名。  相似文献   

19.
易忠荣 《老年人》2007,(6):22-22
我是一名77岁的离休老兵.曾在部队战斗生活了20年。部队生活是我人生最宝贵的一段经历.好多事情经久不忘。其中,我给将军们当教官的那段经历.尤其让我铭记终身。  相似文献   

20.
文青 《老人天地》2013,(12):24-25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